周 杰 于 洋 李佰琴(吉林省集安市頭道鎮中學)
班主任如何加強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設
周杰于洋李佰琴
(吉林省集安市頭道鎮中學)
學生心理教育一直是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的一大主要問題,在初中教學中心理教育不容忽視,心理健康與否不僅關系著學生的學習成績及進步發展,更是班級凝聚力形成的關鍵。闡述班主任如何加強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為孩子的身心健康打下堅實基礎。
心理教育;初中生;班主任
對于每一位初中的班主任來說,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我們教學過程中的難點,要想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教學質量,打造高效課堂,使每一位學生都在健康的環境中學習進步,就迫切要求我們老師和學生積極配合,保證每一位學生心理健康,努力創造一個適合學生學習成長的健康環境。為了學生的身心健康,我們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在日常的初中教學過程中,可能會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都不利于學生的進步發展,我們必須竭力制止。在當今時代的很多家庭中,我們班級中很大一部分學生是獨生子女,父母把所有的愛都灌注在他們身上,甚至變為溺愛,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會一手包辦,導致學生沒有獨立應對困難的能力。在學校里,往往重視的是學習成績,并沒有著重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班主任老師必須要改變這種現狀,可以利用課下時間和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進行溝通,深入了解每一位學生心里的真實想法,如果發現影響學生健康發展的思想,必須要將這種思想扼殺在搖籃中。
班主任還必須要和父母之間做溝通,每隔一段時間去學生家里做一次家訪,并將正確的關心愛護孩子的方式告知父母,杜絕孩子因為父母的溺愛而喪失應對困難勇氣現象的發生,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起到的引導作用不容小看,只有老師、父母和學生三者緊密聯系一起,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之路會越走越順。
初中生是一群處于13-16歲的青少年,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心理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他們正值青春年少時期,很多學生開始變得叛逆,而且升入初中的學生,隨著年級的升高,所學課程也變得越來越多,難度也逐漸加大,很多學生心理可能適應不了現在所經歷的一系列變化,很多問題開始逐步顯露出來,等待著班主任老師去解決。
我們只在課下與學生交流了解他們的心理問題是遠遠不夠的,班主任老師還應該在每個星期安排一節課作為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給學生講授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知識,或者帶領學生去室外活動,做一些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游戲,并鼓勵每一位學生去積極參與,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心理健康,還有利于學生團隊意識的形成。
很多班主任可能本身不是專業的心理教育從事者。在初中教學過程中,大部分班主任肩負著某一門課程甚至是兩門課程的教學任務,班主任的教學任務繁重,既要教授自己所負責的課程,又要兼顧班級內大大小小的事情,保證班級團結向上,不出意外。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基本上不能全心全意只顧學生的心理健康,我們必須努力改變這種現象。為了改變這種現狀,班主任應當積極參與心理健康培訓課程和接受專題講座的有效指導,強化班主任的心理健康專業知識,為班主任對初中生做心理健康教育節省時間,這樣既可以做好學習任務,又可以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可謂一舉兩得。
在初中教學中,很多學生可能不愿意把心事和遇到的困難告訴老師,他們很多人都是從心里畏懼老師,排斥老師,這個時候我們老師要與學生打成一片,做到平易近人,與學生建立和諧友好的友誼關系,只有真誠地與學生做朋友,學生才會愿意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告訴老師,所以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老師要利用自己所了解到的學生心理的真實想法,再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心理健康教育去幫助初中生糾正錯誤。
在高速發展的當今時代,社會需要的不僅是一個成績優秀的學生,更需要的還是一個各方面素質優秀,尤其是心理素質較強的學生。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是不可缺少的核心人物,他們肩負著每一位學生身體及心理健康的任務。當然,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順利進行也離不開班級中每一位學生及其家長的努力。當我們的班主任、家長和學生共同攜起手來的時候,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會進展得越來越順利。
[1]祝琳.推動班主任專業化的心理學對策[J].科技信息,2013(22).
[2]張帆.三峽庫區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與心理彈性現狀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重慶醫科大學,2013.
[3]王海燕.基于學校—家庭—社會三方協作的中學生不良心理行為糾正問題探析[J].科技信息,2012(31).
·編輯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