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吉林省輝南縣樣子哨鎮大椅山中學)
用初中班主任的領導行為營造良好班級氛圍
王康
(吉林省輝南縣樣子哨鎮大椅山中學)
班主任是班級學習和生活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教育者,班主任的領導行為對良好班級氛圍的形成不可忽視。結合概念以及班級氛圍的影響作用,在此探討利用班主任的領導行為營造良好班級氛圍的策略。
初中;班主任;領導行為;班級氣氛
隨著社會的穩步發展,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問題越來越重視,從擇校發展為更具體的資源要求,即選擇優質班集體和優秀班主任。因而班主任如何用自身的領導行為來營造一個良好班級氛圍,為學生創造優質教育軟環境,是需要班主任著重思考的問題。
領導行為是指領導者能夠通過自己的行為來引導、影響別人跟隨自己,使他人在自己的領導下能建構個人的內在驅動力。一般是通過領導者的領導特性、個人品質、行事風格和語言表達等多方面來影響他人,幫助團體取得良好發展,實現團體內的積極互動,完成團體目標。
班級氛圍是指學生所在班級整體的特征,通俗來講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班風、學風。作為班級的整體心理反應,它對班集體的每一位成員都有著無形的束縛力,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和學習行為。班級氛圍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不同的班級氛圍使不同班級在班級整體上有著明顯的區別。
班級是每個學生學習成長的主要環境,他們每天都能受到班級氛圍潛移默化的影響。正如西晉文學家傅玄所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班級氛圍帶給學生的影響也是這樣的,良好的班級氛圍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用集體氛圍帶動全班學生向更高的學習目標前進,進而刺激每一位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意識、競爭意識和集體意識,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各方面產生重要促進作用。反之,不良的班級氛圍會導致學生的消極情緒,整個班級的混亂氛圍會使學生沒有群體意識,感到孤獨,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惡性循環之下導致個人學習成績、社會適應能力等總體下滑。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更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因而,班級氛圍對初中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班主任如何通過個人的領導行為促進班級良好氛圍的建設,從而使處于這個集體的每個學生從中受益,是班主任這個班級管理者、引導者和教育者需要著重考慮的事情。
1.班主任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
學生和老師一樣,都有其獨立的人格尊嚴,師生是平等的,班主任要把尊重學生這個口號化為行動,落實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上。只有尊重才會帶來平等,在長期的影響下,平等又會演化為信任。正如古人所言的親其師而信其道,通過班主任的領導作用,整個班級里學生信任老師,班主任才能深入學生內心,準確把握初中生的心理變化,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這樣還會帶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相信任和尊重,促進學生之間交流、互動,使大家在彼此尊重的氛圍下實現學習生活的長遠進步。具體來說,班主任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即班主任不只是道德傳播者,還是引導者,在學生犯錯時不居高臨下地批評,而是平等地進行觀念引導;班主任不只是傳授者,還是促進學生掌握知識的引導者,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班主任不只是學生問題解決者,還要引導學生面對問題主動思考和解決。班主任充分發揮自己的領導作用,使學生能感受班主任對學生人格的尊重,促進平等、互助的良好班級氛圍的形成。
2.樹立多元化、科學的評價觀
班級里每個學生的總體狀況都不相同,每個人的學習能力不同,對知識的吸收、理解程度也不盡相同。面對學生客觀存在的差異性,班主任要樹立多元化、科學的評價觀,承認并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不以同一套硬性標準來要求、評價所有學生。因此,班主任需要因材施教,根據個體差異創造適合不同學生的評價、教育體系,幫助學生在各自的現有基礎上實現不同層次的進步,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自己進步的喜悅,而不是陷在與他人的比較中難以自拔。班主任是要教育所有學生,而不是選擇好教的學生來教。班主任只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對每一個學生進行多元化的科學評價,才能在這樣的氛圍中讓所有的學生都找準前進的目標和方向。
3.尊重男女成長階段的差異
從小學過渡到初中階段,男女生之間的性別差異日漸明顯,女生整體表現相對比男生要好,因而男生在班級里的表現差強人意,班主任要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注和寬容,用自己的言行引導男生合理表達自己的想法,避免班級內部出現女強男弱或者意見一邊倒的現象。班主任用自己的言行去領導班級成員,使學生在尊重男女性別差異的基礎上,給男女雙方在班級事件上同樣的表達、決策權力,實現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
總之,班主任要用自身的領導行為,從點滴生活中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促進集體內學生的健康發展和長足進步。
[1]羅律.初中班主任領導行為與班級氣氛的關系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2.
[2]譚敏娟.試析初中班主任領導行為與班級氣氛的關系[J].教育教學論壇,2014(27):11.
·編輯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