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江蘇省南京市江寧高級中學)
高中籃球教學中體育自主學習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
劉偉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高級中學)
體育自主學習是體育與健康課程中所提倡的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也是當前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趨勢。目前高中體育自主學習開展較普遍,但是所取得的效果不盡如人意,著力從籃球教學方面關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方面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歸納和總結,然后針對問題一一提出改進措施,其改進措施主要是結合自己的實踐教學及與同仁的交流而匯總的,以提高高中體育自主學習的有效性。
籃球教學;體育自主學習;問題;改進策略
自從新課程改革以來,提倡體育自主學習的呼聲從未減弱,但是落實情況與理論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在開展體育自主學習時出現了許多的問題,便出現了一系列“渾水摸魚”的現象。從而讓老師感到開展自主學習的難度和逐漸失去的信心。本人針對高中籃球教學進行歸納后,發現在高中籃球課上的自主學習還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下面本人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著手進行探討。
目前,大部分教師在新理念的沖擊下,也在課堂中融入新的學習方式,然而在實施中傳統的體育教學觀念牽絆了教師的步伐,加上一些其他的客觀原因,很多教師在課堂上還是按照舊的灌輸式進行教學。比如,在教授籃球行進間傳接球技術時,教師講解示范后便讓學生自己練習,學生覺得是老師放手讓他們自由練習,教師沒有去設定目標,沒有采取激勵措施,最終一節課下來,學生的行進間傳接球便成了“處處走步”的違例傳球。本身教師的出發點是好的,想體現學生自主學習,但是沒有采取有效方式和手段來監控,導致一節課教學目標沒有完成,學生對籃球行進間傳球技術沒有掌握。作為體育教師,在當前形勢下,要提高綜合素質和革新傳統體育教學觀念,絕對不能將體育自主學習局限于紙上談兵,這樣很難有實質上的進展。或者有的體育教師認為籃球課也就是讓學生打打籃球,投投籃,學生自己隨便練習就行。體育自主學習的一個明顯的特征是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如果想開展好體育自主學習,尤其是在籃球課上,那么,體育教師的評價方式也要與之相匹配,比如,在學習籃球行進間傳接球時,教師要變換不同的評價方式,在進行教學比賽時,若是進攻時應用了行進間傳接,則相當于投中一次,則加兩分等等。在籃球課上的自主學習時,教師不要正中學生下懷,“給學生一個球,教師靠邊站”,不要把自主學習變成了“天高任鳥飛”的現象。在進行籃球體育自主學習時,由于受項目的特點影響,學生喜歡自由打籃球比賽,學生分散在多個籃球場,教師一眼望去看不到自己的學生,無法監控到學生的練習過程,監控措施也不周全,最終使得教學效果低下,學生的心難以收回,每個班都有幾個體育骨干或者體育小組長,教師可以發揮他們的作用,分成小組,體育骨干是小組長,同時要監控本組的練習情況。
當下的學生有著聰明的腦袋,可以說懂得很多,對電子產品的接觸較多,對體育的認識較為廣泛,但是對體育課的重視程度卻不夠高,也是受高考制度的限制,很多學生喜歡沒有體育教師的體育課,覺得體育課上就是該放松,自認為會擺幾個籃球動作,便以為自己就是“灌籃高手”了,所以教師和家庭要改變學生這種“眼中有魚,腦中無漁”的狀態。
首先,學生要增加對體育課的認知度。如果學生對體育課的認知存在嚴重問題,教師就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而在開展籃球體育自主學習時教師很被動,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確自主學習目的,把學習體育的重要性強調出來,不只是讓學生自己打比賽或者自己投投籃,而應明白任何球技魅力的背后都是要有基本技術的練習才行,不要好高騖遠。
其次,學生要提高在自主學習時的自我監控力。因為年齡因素,學生基本上是未成年,由于自我控制力不強,所以不能按照目標去完成內容,尤其是在籃球課上,學生看到籃球就興奮,看到籃筐就有想灌籃的沖動,從而忘記了這是在體育課堂上,然而在這個問題上還是需要體育教師的引導及加大監控力度。發揮體育骨干的作用,讓每個學生在自主學習時盡量能做到“心中有桿秤”的最佳境界。
首先,穿插新技術,適當改變競賽規則。教師在上籃球課時,可以穿插新技術,適當改變競賽規則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有時課堂上會有種現象,就是學生不喜歡練習基本技術,而是喜歡激烈的籃球比賽。一般情況下,教師基本上是“逼”著或者是“連哄帶騙”去讓他們練習基本技術,教師應改變花樣,如在學習行進間上籃時,如果一節課反復地讓學生練習一個動作,他們就會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師可穿插新的技術,或者告訴他們在進攻時采用行進間上籃命中則是算三分,沒有命中就算一分。
其次,發揮主體性,相互督促加平時分。新課標中的亮點之一就是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傳統體育教學的模式基本上都是按照教師講解分析動作、示范動作、學生練習,的閱讀成果進行展示。在活動過程中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以及閱讀技巧會大幅度提升。
3.課上做好鋪墊,激發興趣
因為文章必定有其知識背景,如果學生不了解其背景,僅僅開展被動的閱讀,閱讀的過程中很難進入狀態或者對文章的意思無法全方位地理解,作為教師如果遇到學生不理解閱讀背景的情況,應該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以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和積極性。
4.訓練學生“說”的能力
作為一門語言課程,英語課程的設置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交流。因此,可以充分地利用英文報刊對學生英語“說”的能力進行培養。《英語周報》中有一些和社會熱點話題相關的范文,如英語周報高考版出現的:空巢老人話題,“讀名著,學英語”話題,中學生身體健康引起的學校、社會多方面擔心的話題等。這些話題給出的文章通俗易懂,便于記憶,有利于學生語感的練習,同時這些話題也逐漸成為高考英語作文、閱讀等命題的熱點。這就要求教師充分利用這些話題和材料,鍛煉學生復述的能力,讓學生強化知識的同時走出聾啞英語的桎梏。
總體而言,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英語報刊具有很大的優勢。作為英語教師應該對英語報刊的優勢充分地利用,輔以合理的引導,保障學生具有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具有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渠道,綜合提升學生英語的整體水平。不僅如此,教師也應該重視學習效果,幫助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和反思。通過各種方式的促進,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定會有很大的改觀。
[1]葉媛.淺析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中實行“活動單導學”模式[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5(20).
[2]劉藝玲.乘著歌聲的翅膀,翱翔于英語的天空:論英語歌曲在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11).
[3]楊圓圓,李繼濤.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生英語,2015(44).
[4]葉媛.淺析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中實行“活動單導學”模式[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5(20).
·編輯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