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晨雨
(湖南科技學院 湖南永州 425100)
小學音樂教育管理現狀及對策研究
梁晨雨
(湖南科技學院 湖南永州 425100)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推行,對音樂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階段,小學音樂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實施者,應該掌握音樂課程的基本理念,促進學生向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本文從小學音樂教育管理理論基礎入手,在研究音樂教育存在主要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小學 音樂教育管理 現狀 對策研究
1.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在小學音樂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育理念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科學合理的教育理念是做到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人為本是新課標要求下音樂教育的發展理念,不僅注重學生的成長,同時關注學生的獨特性和自主性,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音樂教育的過程中應該積極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地思考,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1]
以人為本是基本的教育教學原則,學校在制定教學計劃的過程中,要做到以學生為中心,處理好學校、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將教學、管理和學生生活有機結合,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使學生的身心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以人為本就是要尊重每一個小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規律,對其實施價值引導和理念鍛造,整合學校目標和學生的價值取向。在小學音樂教育中,首先要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主動完成所學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應該始終秉承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2.全面均衡發展的理念
全面發展是我國對中小學教育提出的基本目標和價值理念,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諧、高品位的音樂環境是提高小學音樂教育質量的重要條件。在小學生全面發展中德育培養具有重要的地位,道德素質的培養應該從小抓起,培養學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格,堅持理論與實踐有機統一結合,在教學過程中灌輸教育理念,智育和美育在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音樂教育對于提升學生的智育具有重要的作用,進行智育的過程,實質是發展學生認識和創造能力的過程,音樂教育還具有提升學生意志能力的作用,能夠發散學生的思維。音樂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記憶力、觀察力、注意力和審美能力,提高學生對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在此基礎上發展學生的特殊技能,比如舞蹈、主持、演唱等。[2]
1.小學音樂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根據相關調查研究數據表明,小學音樂教育的主要問題有:音樂教學設備不能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良好的作用,有的小學教師缺乏教學經驗和知識理論,不能夠充分地利用教學設備。音樂課程的內容單調空洞,不能夠引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夠根據學生的真實感受,合理的設置音樂課程的教學內容。師資力量的匱乏和教師專業素養的低下也是目前我國小學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小學音樂教育管理在各個維度方面存在的問題有:(1)不重視師資培養,我國小學義務教育的辦學標準是,上崗教師應該具備相應的教師資格,并且對各個學科配備專職的教師進行實踐或者是理論的教學。由于小學音樂課程不是小學階段的重要課程,不會影響升學率,因此許多的小學不重視音樂教學。對小學音樂教師師資的培養時間不多,導致小學音樂教師只注重音樂基礎教學。(2)教學業務管理不規范,為了深刻貫徹新課標的要求,教師應該秉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激發出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充分挖掘音樂作品所蘊含的美感,運用情景教學的方式使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感受音樂的魅力,培養學生的審美認知能力。做到因材施教,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小豬的英語學習,用音樂教學活動的過程和成果。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在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各種教學工具和教學手段。在開學初期,教師應該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設計相應的教學內容,使音樂教學業務管理井然有序的進行。(3)小學課程設置中音樂課程被輕視化。根據我國課程標準的要求,小學音樂課程在設計的過程中,應該結合當地的民族傳統文化和人文地理環境,使之具有區域性和民族性。音樂教育還應該配合音樂課堂教學和日常生活的感染,促進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的形成。根據相關調查研究發現,小學課程設置管理中音樂課程被輕視化,這種現象會降低學生的審美觀念,影響學生的德育教育。(4)音樂教學設施使用率低下,小學音樂教學中的主要設施有:鋼琴、風琴、打擊樂器、彈撥樂器等,根據國家對音樂課程標準配備的要求,這些音樂設備應該配套齊全,為音樂課程的教學提供良好的輔助作用。但是目前我國小學音樂教師大多數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對這些音樂設備的使用率不高,降低了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2.解決小學音樂教學管理問題的措施
(1)重視小學音樂師資培訓,學校應該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注重對小學音樂教師的培訓工作,并進行日常考核管理。組建高素質的音樂教學管理隊伍,要求上崗的音樂教師不僅具有良好的專業技能,同時還需要鍛煉自身的管理技能和工作能力。(2)課程設置與當地特色緊密結合,課程設置編制的原則是以人為本,目的是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應該在進行課程設置的過程中,引進當地文化的特色,并將其納入到音樂課程教學中,使學生能夠學習到優秀的民間音樂文化。(3)提升教學設備的使用效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的利用教學資源,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音樂教學設備的利用可以使學生能夠直觀的了解和感受音樂的魅力,這對于培養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具有積極的意義。
總而言之,小學音樂教育管理涉獵的范圍較廣,同時對于培養小學生的德育素養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音樂教育管理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根據目前我國小學音樂課程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應該重視小學音樂師資培訓,課程設置與當地特色做到緊密結合,提升教學設備的使用效率,加強音樂教師教學業務管理工作等,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1]王安國.我國學校音樂教育改革與發展對策研究[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4,(4):3-12.
[2]閆俊麗.貧困地區小學音樂教育現狀的調查與思考——以山西省興縣為實例的小學音樂教育質性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