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云飛
(簡陽市簡陽中學 四川簡陽 641499)
淺析新課改下高中理科學習策略
付云飛
(簡陽市簡陽中學 四川簡陽 641499)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的教學模式發生了很大變化,教學水平得到了明顯的提升。高中教育是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它關系著學生的日后發展,是促進智力和知識增加的絕好時期。而高中理科學習,是整個高中的重要內容。因此,本文將針對新課改下高中理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給出具體的解決措施,以供參考。
新課改 理科學習 存在問題 學習策略
新課改的出現,為學生的學習環境帶來了巨大改變。它要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現實情況,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實現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的教學目標。高中的理科教學,理論性較強,需要學生有較強的思維邏輯能力,這就導致傳統教學中的課堂環境枯燥無味,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將這樣的問題進行解決,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加入到教學活動中來,就成為了當前高中教學中的主要問題。[1]
1.目標不夠明確
從現在的高中理科教學目標問題進行分析,教師大多數還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將教學目標設定為學生學習目標的根本要求,在焦旭過程中。著重對高考內進行講解,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的掌握。忽略了根本的教中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學習能力的增加。使得教學活動在實行的過程中不能從學生能力培養的角度出發,影響了學生的自由發展,限制了學生思維的開創,影響了新課標的有效實施。[2]
2.教學方法過于陳舊
很多高中理科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實際踐行新課改的目標要求,依然手持課本,開展傳統的教學模式,實行灌輸式的教育,不能以學生為課堂主體,讓學生死記硬背。這樣的教學方式,阻隔了學生與知識的近距離接觸,不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加大了學生對理科知識的理解難度,從而限制了學生的發展和進步,不能達到新課改的教學需求。
3.教學考核過于被動
高中的學習生活,受到高考制度的影響,很多教學的過程中,都以考核的方式對學習的學習現狀進行評估。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理科知識的有效驅動。僅僅將考核方式放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方面,不能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評測,這適合是在對學生宣告,只要學習成績好,其它不用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綜合能力的發揮和擴展。高中理科綜合素質考核機制還不夠完善和健全,影響了學生的進步和發展。
1.明確教學目標
切實實行國家教育教學的改革,首先需要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具體的解決,明確教學目標。目標是行動先導,只有目前明確了,才能給方案的實施指明方向。因此,教師應該明確高中理科學習的教學目標,注重學生的訓練,培養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能夠明確運用相關知識對生活中的問題進行解決,從而促進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秉承別這樣的教學目標和理念,對教學活動進行實際開展。例如:教師在講解高中化學中的“二氧化碳”知識時,首先應該明確這樣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認識二氧化碳,了解它的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在進行講解化學性質的同時,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所以可以將教材中的一些實驗進行演戲,然后讓學生自己上前進行操作。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在將課程快結束之前,問問學生為什么很多人在進入一個深坑或是山洞之前要點一個火柴,又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進步等。通過這些問題,促進學生的積極思考,將現實生活中常見的問題進行解釋,拉近化學與學生的距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要相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應該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培養。在具體的實行過程中,需要教師結學生的發展狀況和興趣方向,考慮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對教學活動進行具體的設計。通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烘托課堂氛圍,促進課堂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講解高中物理“慣性”的內容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利用計算機技術,在課前尋找一些關于慣性的提片和視頻:在游樂園坐過山車的過程,在日常擠公交的時候。然后在課堂講解前進行播放,學生總是對自己切身體驗過的事物興趣更濃,因此,這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感受到物理知識灌輸于它們生活的每一處細節,從而使他們更加愿意學習物理知識,提高課堂效率。[3]
3.改變教學方法
要想切實實行新課改的教學目標,需要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對吸收成功案例教學法的優點,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環境,進行不斷的實踐教學,在不斷的嘗試中尋找一條適合學生發展的道路。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在講解生物中的“甲基綠和吡羅紅染色劑”實驗的知識時,可以帶領學生走進實驗室,對實驗過程進行了解,然后可以按照教師給出的實驗方法與過程,以小組為單位的進行實驗。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動手能力的增加。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的參與其中,多學生實驗的錯誤操作進行改正。在實驗結束后,教師要讓每個小組進行討論,說一說實驗結果的原理,然后給出一定的答案。最后,還要讓學生對實驗過程進行解決,做出自我評價。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總結能力,還能讓他們對子我進行反省,對知識進行吸收,促進自身的不斷完善,實現以學為課堂主體的教學目標。這樣的教學方法還有很多,例如:小組合作,辯論賽,游戲教學等。
在新課改的教學目標下,對高中理科教學現狀中的現存問題進行解決,給出具體的改善措施。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明確教學目標。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創新,實現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的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發展。
[1]陳旭. 新課改下高中理科學習策略研究[J]. 亞太教育,2016,06:29-30.
[2]黃巍巍. 新課改下高中化學教學策略的探索[J]. 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09:81-82.
[3]趙毅. 淺析新課改下高中生物的教學策略[J]. 學周刊,2012,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