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勇(浙江省縉云縣工藝美術學校)
?
提高美術鑒賞課堂效果初探
楊俊勇
(浙江省縉云縣工藝美術學校)
摘要:高中美術鑒賞課程是學生的學習任務之一,也是教學任務之一。美術教學目標在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判斷力,提高學生的藝術品位。要提高高中美術教學效率,就要激發學生的美術興趣,開展美術鑒賞活動,豐富學生學習材料和視覺享受。主要闡述了如何提高高中美術鑒賞課程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美術;美術鑒賞;教學效果
高中美術教學活動是學校的教學活動之一,雖然它不是高考科目,但卻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不可缺少的科目。作為高中美術教師,我們應當想方設法培養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在教學活動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唯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筆者認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提高美術鑒賞課的教學效果。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有了興趣,才能讓學生更加投入到對其的學習中來,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能夠讓教師更加順利地完成教學目標,同時讓學生快樂地學習。作為美術教師,在教學中采取有效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課前認真準備,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教學的出發點,把完成教學任務作為最終目標。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極具視覺效果的美術作品來吸收學生的注意力,切實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美術鑒賞教學是學生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渠道,豐富的美術作品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展開美術鑒賞活動,將美術作品呈現給學生,讓學生享受視覺盛宴,得到美術的熏陶,深刻體驗到美術的藝術之美。如果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只憑粉筆和嘴巴進行教學活動,是無法清楚地傳達美術之中的藝術感的,無法達到美術教學的效果。因此,作為美術教師,我們應當多展開些美術鑒賞活動,在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情操。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傳統教學模式受到沖擊,很多教學方式和方法都已經不再適應新課改的教學要求,目前各個學校正在建立科學的、合理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建立新型的教學環境。美術鑒賞教學活動是培養高中生審美活動的主要途徑,因而應當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在教學活動中體現他們的教學地位。
高中階段的美術鑒賞教學是藝術教育的一種,提高學生對美術的鑒賞能力可以活躍他們的思維,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聯想能力,讓學生在學習壓力下神經得到放松,心情得到愉悅,這樣反過來更加有利于學生對文化知識的吸收和消化,學習效率會更高。學生的成長環境不同,性格特征不一樣,家庭教養也有所不同,因此,對美術作品的鑒賞也會有所不同。作為美術教師,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個性,開創性地利用美術教材,因材施教才能讓更多的學生感受到美術鑒賞課的魅力所在。
在教學活動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豐富學生的學習材料,為學生提供有力的學習工具。何況美術鑒賞課本來就是視覺欣賞課程,它的教學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多媒體技術將視頻、動畫、音頻集中于一體,它不僅豐富了美術教學內容,還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有助于學生對美術作品的理解,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使用多媒體技術更是新課改深入發展和教學目標實現的重要途徑。
有句話說得好:“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師專業知識的修養和淵博的知識內涵會給學生樹立榜樣,提高美術教學目標。而發揮教師的人格魅力,會讓更多的學生從內心對教師感到欽佩,教師的人格魅力也會感染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對美術的學習積極性。作為一個高中美術教師,一定要定期給自己補充美術知識,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和任務素養。只有相對深厚的美術修養,才可以讓學生信服,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對美術的鑒賞能力和判斷力。
對藝術的解讀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美術作品鑒賞更是對作品的再創造過程,每個人對作品的解讀和欣賞角度不同,所感受到的藝術體驗也有所不同。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培養學生對藝術的再創造性思維。只有充滿寬容和愛,用“以人為本”的態度來教學,才能讓學生投入到對美術的學習中來,發自內心地追求美術的藝術之美。
總之,高中美術鑒賞課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渠道,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和個人修養的重要途徑。作為美術教師,不僅要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更要在教學活動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開展豐富多彩的美術鑒賞活動,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美術鑒賞作品,滿足不同個性學生的審美需求。唯有這樣,才能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品位,讓學生成為具備綜合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陳素明.淺談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學習的藝術[J].學周刊,2011(07).
[2]劉芳.培養學生美術鑒賞力的途徑探索[J].林區教學,2011 (02).
·編輯韓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