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春雷
(江蘇徐州市銅山區漢王鎮中心中學)
小組合作,打造初三化學高效課堂
翟春雷
(江蘇徐州市銅山區漢王鎮中心中學)
化學是初三新開設的一門課程,教學時間短,教學內容繁多,教師更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追求更高的教學效率,打造高效課堂。小組合作教學法是一種不錯的嘗試,并且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結合教學實踐來談一談如何打造初三化學高效課堂。
小組合作;初三化學;高效課堂
新課程改革標準提出了“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即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小組合作既迎合了這一要求,又能夠讓每一名學生都融入課堂中,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小組的劃分是實行小組合作的前提和基礎,并且小組的劃分絕不是按照座位來劃分那么隨意,而應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基本原則:組間同質,即小組之間的整體水平大體相當,以保證在舉行競賽一類的活動時你追我趕,形成激烈的競爭,使其共同進步;組內異質,即小組內部成員無論在興趣程度還是性格差異上,都體現出百花齊放、百花爭鳴的特點,有利于促進學生之間取長補短。這就要求教師首先在教學之余,對學生情況做到一定的了解,心中有數才能有的放矢;其次,在小組的管理上,不妨分權至人,爭取為每一名學生都設置一個崗位,比如,每個小組設有小組長、副組長、監督員、記錄員等等,各司其職,人人都具有使命感和責任感,并且實行職位輪換,引導學生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最后,保證小組合作在教師的引導下有序進行,教師既不可完全放任自流,又不可過分干涉。
在傳統的化學課堂上,教師為了趕進度,將課堂變成自己的“一言堂”,全然不顧學生接收到了多少信息,教師費了很多力氣,可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學生本是學習的主體,也是課堂的主體,即使班級授課制人數多,教師無法照應到每一名學生,但小組合作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只要教師肯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與空間。首先,在教學設計上,適當地增加一些諸如小組討論等環節,引導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課堂;其次,以正面鼓勵為主,實施發展性評價,鼓勵學生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最后,勇于嘗試,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例如,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習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然而,在教學中,很多教師往往容易忽略這一環節,采用口頭講述、多媒體演示或進行示范等方式一帶而過,其實通過對學生的了解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對實驗的熱情很高,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前提下,不妨帶領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讓他們親自動手去做實驗。這樣帶來的效果遠比教師空洞乏味的講授或演示要好得多。比如,在講授完“燃燒與滅火”這一課時,我帶領學生來到化學實驗室做了“燒不焦手帕”“玻璃棒點燈”等實驗,學生樂于參與,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鞏固了所學知識點,讓學校的實驗室不再成為擺設。
所謂的小組合作,并不是看上去的課堂熱熱鬧鬧而已,而是引導學生在這樣一種積極探索的氛圍中,每個人都能夠有所收獲。當然,小組合作的進行也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之下,這就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把握分寸,既要有效地掌控課堂,實行良好的課堂管理,又要從真正意義上促進每一名學生的個人發展。首先,教師要通過參加專業培訓等活動不斷地完善自身,提高教師個人素質,提高認識,緊跟新課程改革標準的思路,領會其精髓;其次,建議各學校認真落實集體備課,特別是針對組內的年輕教師,實行“一對一”的師徒關系,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以及如何突破一一明確,避免上課沒有章法,同時也有利于同學科老師集思廣益,共同進步;最后,制訂明確的課堂紀律。初三學生正值青春期,身心發展都很活躍,特別是像小組合作一類的教學環節,如果不能有效地管理,課堂很有可能變成一盤散沙,違背了教師的初衷。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學伊始就制定明確的課堂紀律以及獎懲措施,在教學過程中嚴格執行,即使最初進展緩慢,但要堅信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要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接下來的工作就會順利許多。
例如,在講授“自然界中的水”這一課時,我設計了如下的課堂導入:你已知道水是一種什么物質?它有什么性質?你能列舉出一些在工農業生產和生活中的實例嗎?我引導學生小組之間進行討論與交流,但其中有一個小組發生了分歧,并且激烈地爭吵起來,影響了課堂秩序,了解原因后,我及時地制止,并引導學生要學會尊重別人,尊重別人的同時也就是在尊重自己。
總而言之,小組合作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并且勇于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敢于創新,針對自己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做出合理的調整與完善,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愛上化學、愛上化學課,打造真正意義上的高效課堂!
[1]趙學梅.激趣導入學化學,合作探究促提高:淺談初三化學高效課堂的創設[J].林區教學,2011(2).
[2]李嘉.點陣數碼筆在化學教學中應用的實踐研究[J].化學教與學,2016(2).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