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蘭青(浙江省義烏市群星外國語學校)
談高中英語課堂中的互動式教學模式
龔蘭青
(浙江省義烏市群星外國語學校)
在新課程教育改革大力盛行的浪潮中,教育者越來越意識到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在各學科實際教學中,注入式、填鴨式依然是課堂的主要教學模式。教師控制了整節課的活動權利,學生極少有機會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與教師、同學之間的互動更是少之又少。以高中英語為例,談互動式教學在其中的有效應用,希望以此來促進學生對英語學習活動的主動參與。
互動式教學;任務化;多媒體技術
傳統的高中英語教學,教師只偏重于英語語言知識的講解,忽略了師生間、生生間的交流互動。學生的身份是語言知識的被動接受者,這使得學生學習個性的發展受到了抑制,學習主觀能動性受到了限制。鑒于此,身為高中英語教師,我們應該轉而實施具有“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合作”為特征的互動式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對課堂學習活動的參與度,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生生的互動過程。
下面,筆者就結合多年來的教學工作經驗,對高中英語課堂中的互動式教學談一番個人感悟和看法。
高中英語課堂上語言的交流和學習者之間的互動都可以通過“任務”來實現。在英語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把英語教學過程任務化,即將英語教學目標整合到具體的英語學習活動中,以具體教材內容和學生學習能力為依據來確定和布置學習任務,使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充分地進行交流、合作和互動,這是互動型英語課堂的重要載體。
比如,在學習Great scientists這一單元時,我讓學生迅速瀏覽課文并選出課文的主旨大意,將事件按照發生的順序重新排列,并給學生布置了以下學習任務:詳細閱讀課文找出以下問題的相關答案:(1)Why did Cholera cause so many deaths?(2)What were the two theories explaining the disease?(3)What did he do to defeat the disease?并要求學生在回答問題過程中概括出John Snow所使用的科學分析法的具體步驟。這樣,我通過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學生會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與同伴進行交流,完成任務之后向老師闡述答案時又實現了與教師的交流,是對互動式高中英語課堂的良好體現。
小組合作學習,即學生以小組或者團隊的方式去完成共同的任務,此種學習形式,是生生間進行互動的完美體現,它有利于學生人人都參與學習全過程,人人都嘗試成功的喜悅。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我們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合作學習,實現師生、生生間的互動與合作,使英語課堂中的交流互動真正有效,為構建互動型的高中英語課堂提供充足的保障。
比如,在學習Music這一單元時,在和學生一起總結了不同音樂的風格特征之后,我將學生進行了分組,然后說道:“We are going to listen to eight kinds of music,here are the pictures for them,listen to them carefully and then work in group choosing the proper picture for each other.”然后開始給學生播放音頻,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給每段音頻的音樂類型找到相對應的圖片。這樣,我就給生生之間提供了充分交流與合作的機會,使英語課堂中的交流互動變得真正有效,并充分提高了學生對英語學習活動的參與度。
如今,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現代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工具進入了各學科的教學課堂。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它可以是呈現英語教學內容的媒介,同時也是學生與教師、同學以及學習材料進行接觸的媒介,是增加師生間互動交流的重要渠道。因此,身為高中英語教師,我們可以有效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提供與教師、同伴進行相互交流和互動的機會,使之成為師生進行互動的有效渠道,為互動型高中英語課堂的構建創造有利條件。
比如,在學習Earthquake這一單元時,我就要求學生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在課前搜集與地震有關的資料,如本世紀的大地震、唐山大地震、地震的前兆、地震中的逃生等等,課堂上,讓學生圍繞“地震”這一主題,并結合自己在課前所搜集到的資料,互相闡述自己心中的想法,并展開想象活動(如果地震了,你只能拿一樣東西,你會拿什么),組織學生對這一問題進行交流討論。這樣,就增加了師生間進行互動交流的渠道,學生會逐漸樹立主動參與的課堂意識。
綜上所述,我們要改變以往高中英語課堂中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實現與教師、同學之間的有效交流和互動,促進互動型高中英語教學課堂的構建。
李太博.高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中的教師提問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9.
·編輯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