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元平(重慶市黔江區新華中學)
?
分層教學之于初中計算機學科教學的開展
楊元平
(重慶市黔江區新華中學)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初中生對計算機的掌握程度普遍有所提高,但由于學生成長環境的不同,不同學生對計算機的接觸時間、操作能力和掌握程度都有很大的差異,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育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采取新的教學手段,分層教學作為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對提高初中計算機教學質量有一定的作用。
關鍵詞:分層教學;初中;計算機;教學
信息技術在當今的時代飛速發展,計算機的應用程度和普及程度也在飛速提高,在新的時代要求下,初中生計算機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培養方式也應該與時俱進,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針對不同學生對計算機各種操作的掌握程度進行講解,幫助每個學生完成課堂任務,高效達到教學的目標。
1.對學生進行分層
實行分層教育的第一步是對學生進行分層。為了提高初中計算機教學質量,在初中計算機課程的開展之前,學校應該統一組織計算機能力測試,根據測試的結果把每個班的學生分為A、B、C、D四個組,每個組為一個層次,從A組到D組,學生對計算機的了解程度和操作能力依次下降。
2.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
對學生分層之后,教師應該明確課堂上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過程,完成初中計算機課程要求的教學目標。以講述用PowerPoint軟件制作多媒體作品為例,通過之前各節課程的引入,計算機掌握程度高的學生學習PowerPoint需要較短的時間,在學生熟悉基本操作后,教師可以教學生如何美化界面等;對于計算機掌握程度低的學生,教師應重點培養學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并指導學生對以前的知識進行復習。
3.增加課堂上的交流時間
計算機課程靈活性強,在上機操作課堂中,學生會遇到很多問題,因此教師應加強和學生的交流,盡量在課堂上解答學生的疑惑,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統一進行講解,一部分學生掌握基本操作方法后,教師應鼓勵學生之間互幫互助,鼓勵操作熟練的學生指導進度較慢的學生,既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信任和交流,也能提高課堂的效率。
社會對信息技術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若繼續采取統一教學的方式,計算機操作能力強的學生會在課堂上浪費時間或分心,操作能力弱的學生會產生自卑感,進而造成課堂效率的低下。分層教學正是針對這一問題,以“因材施教”為宗旨,提高每個學生的發展空間。
初中計算機課程是學生掌握計算機技術的入門課程,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的影響深遠,分層教學作為一種新興的高效教學方式,有一定的推廣意義,對鼓勵學生學習計算機、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率方面能起到顯著的作用。
參考文獻:
江莉.淺談新課程下的初中計算機教學[J].新課程:上旬,2013 (08):171.
·編輯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