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鳳霞(吉林省延邊州延邊第三中學)
?
初中數學情境教學法芻議
郭鳳霞
(吉林省延邊州延邊第三中學)
摘要:簡單闡述了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以便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數學;情境教學法;應用
中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主觀思想、數學知識基礎,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容易引起質疑,而且在教學細節中,我們常常會忽略教學主導性的回歸、學生心理狀態平衡等,因此,需要通過情境教學,將被疏忽的教學環節重新歸納到恰當的位置、細節處,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恰當的問題設置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將數學問題生活化,才能引發學生的多維度思考,從而有效地幫助學生更加高效、便捷地理解知識難點,解決知識難點,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調節課堂教學氣氛的作用,能夠使枯燥乏味的數學課堂變得生機勃勃,因此,在保證問題設置生活化的基礎上,還要注意:(1)在教材允許的范圍內,將問題設置得較活潑、自由,彰顯生活氣息。(2)要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包括學習水平、學習能力、生活經驗等),保證學生有能力理解并解決所設置的問題。(3)問題設置要有針對性及代表性。舉個例子,傳授“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全等三角形的圖案或者建筑物的某部件,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如,將問題設置為:你們日常生活中所常見的全等三角形圖案有哪些,畫出來,并且展開想象,說說它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作用。巧妙的問題設置,是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的,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如學生可以回答:將橋梁上的全等三角形支架撤除一根,則會引發整個支撐力的下降,會使橋梁傾斜甚至坍塌。
活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處在一個積極、有活力的學習氛圍之內,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及改善高中數學教學質量。數學對于初中生來說,較為枯燥、深奧,大多數學生難以真正理解、學習和掌握,再加上傳統的灌輸式數學教育方式,學生對初中數學的學習更加失去了興趣,甚至產生了極度的厭煩,因此,需要轉變教學理念,改變教學方式,全面推行情境教學法,積極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即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為提升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價值打好基礎。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當全面推行落實情境教學法,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編輯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