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琳(江蘇省無錫市蠡園中學)
談初中音樂課堂中“興趣點”的利用和激發
鄭琳
(江蘇省無錫市蠡園中學)
目前,初中音樂教育存在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氣氛沉悶壓抑、教學效率低等問題。為了更好地實現音樂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就需要教育者積極采取各種措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立足于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現狀,主要分析了初中音樂課堂中“興趣點”的利用和激發。
初中音樂;課堂教學;興趣點
設置音樂課程的目的,就是為了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豐富學生的生活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課程受到越來越高的重視。
1.學生主體地位未得到尊重
很多初中教師因循守舊,沿襲著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只會一味強制性地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而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主體性地位,致使課堂氣氛壓抑沉悶,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
2.學生偏愛流行音樂
流行音樂讓認知水平較低的初中學生著迷,并錯誤地認為教學中的傳統音樂抑或是民族音樂太過于刻板、太舊,學習這些音樂沒什么用處。
3.師生對音樂課程不夠重視
很多師生認為音樂課只是一門放松科目,不是很重要。這些師生沒有認識到音樂教學的真正目的和價值,因此,對音樂課程持一種很不重視的態度,更不要說對這門課程產生激情和興趣了。
4.教師專業水平較低
一名好的音樂教師,必須精通音樂專業知識和技能,并能夠通過科學的教學手段將這些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然而,很多教師的教學技能和專業知識不夠科學和全面,有待提高。
1.正確認識音樂課程的價值
教師要認識到,音樂課程并不是一門無關緊要的課程,這門課程對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豐富學生的情感和生活、提高學生的道德情操和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等有著積極的作用。此外,教師也要幫助學生糾正他們對音樂課程的錯誤認知,讓學生端正對音樂課程的態度。例如,在學習《希望與你同行》相關內容之前,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明確教學目標,讓學生意識到學習音樂的價值,促使他們形成對音樂課程的正確認識,從而認真對待這門課程,產生學習興趣。
2.豐富教學手段,活躍課堂氣氛
教師需要根據教學需要不斷創新教學手段,新穎的東西會引發學生的興趣。比如說,針對剛升入初中的新生,音樂教師在第一節課往往都會要求學生做一個自我介紹。這種老套的教學手段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興趣。此時,教師可以設計一種別樣的教學方式,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對小組成員進行介紹,如通過歌曲來將小組成員的信息都唱出來等等。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比如,教師在講蘇教版初中音樂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西南風情》這一課的時候,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西南風情的視頻或者圖片等等,讓學生猶如身臨西南之境,能夠將感情深深地激發出來,帶著濃厚的興趣去學習知識。
3.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教師要將自己由課堂教學中的主導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幫助者,要讓學生自己安排自己的學習,讓學生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信任,能夠在學習中充分展現自己的個性。例如,在學習《歡樂的啦啦歌》相關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供學生自主思考,通過恰當的引導,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思維。這種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音樂的快樂,能夠有效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4.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評價
對學生而言,教師的認可和贊揚能夠大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鑒于此,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適時地對學生進行鼓勵。比如,在學習《龍的傳人》相關內容時,教師倘若發現學生取得了一些進步,就可以對學生說:“你真棒,學得真快,老師很喜歡你”之類的話,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認可和重視,進而對音樂課程更加感興趣。
5.豐富教學內容
教材只是對教師的教學思路起一個引導作用,教師要抓住教學主線,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比如說,教師在講蘇教版初中音樂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故鄉的云》這節課的時候,可以聲情并茂的朗誦一段關于抒發思鄉之情的文章,將學生的思緒帶入到一種思鄉的氛圍當中。接著,教師可以詳細講解一下這首歌曲中的樂器,并配以動作表演,帶給學生一種新鮮感,讓學生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學習欲望。
6.帶領學生賞析優秀音樂作品
優秀的音樂作品可以有效地感染學生,讓學生體會到音樂的美,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分析鑒賞能力,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多安排一些優秀音樂作品讓學生來鑒賞。例如,在學習《我是中國人》相關內容的時候,可以挑選一些優秀的京劇作品供學生欣賞,以陶冶他們的情操。
教育的成敗關鍵在于是否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在最佳的學習狀態下進行學習。初中音樂教師要認真對待音樂這門課程,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善于鼓勵學生,充分尊重和信任學生,讓學生能夠在興趣的促使下,去研究音樂,去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
[1]蔡樹英.以“學生興趣點”引領校本課程教學探索[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0(11).
[2]王興發,王文強.例析挖掘學生“興趣點”的有效方法[J].中國學校體育,2010(10).
[3]唐波.關于“語文的興趣點”的思考[J].語數外學習:語文教育,2013(06).
·編輯 姚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