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開吉
(桂林市臨桂區兩江中學 廣西桂林 541106)
高中班主任工作方法探析
蘭開吉
(桂林市臨桂區兩江中學 廣西桂林 541106)
高中班主任不僅是課程的實施者,也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因此高中班主任比其他的任課教師擔負著更重要的職責。高中班主任利用各種教育方式給學生進行管理,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構建一個和諧的環境。高中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中需要采用創新性的方法,才能成為新時期合格的班主任。
高中 班主任 工作方法 探析
高中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直接參與者和實施者。班主任只有對班級進行科學管理,才能提高管理的工作水平;保證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正常進行;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當前很多高中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存在很多問題,主要體現為專制化管理缺乏人本管理方式,給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造成了極大的影響。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將會影響班級管理質量和管理效率。[1]
1.班級管理制度背離人本觀念
一些高中班主任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管理制度缺乏人本觀念,班主任只關注學生的考試分數,而對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培養沒有重視。所以高中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書呆子,缺乏實踐能力。同時班主任的管理也缺乏個性差異,管理手段不能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很難起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2.高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對學生的主體地位認識不正確
一些高中班主任并沒有認識到班級管理是班主任和學生共同活動的一項工作;在實際管理中,班主任獨攬大全,沒有給學生管理的權利。例如,在進行班級管理過程中,很多班主任在制定班級管理規劃時,很少傾聽學生的想法,使得班級管理規劃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學生在這樣的管理模式下很難提高自己的積極性。學生在班級管理中處于一個被動的位置,只是一味的聽班主任的教導,班級管理工作難以成功開展。一些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時,只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根本不注重學生的感受。這樣長久下去,學生就會對班級失去認同感,師生之間的關系就會變得疏遠。[2]
3.高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忽視學生的個性培養
高中班主任只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培養和心理問題。班主任應該明白,自己的職責不僅僅是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還應該關注學生的心理問題和個性培養,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相反,如果班主任只是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那樣即便是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了,也會很可能存在很多心理問題。這就很難被班主任發現,是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的。
高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管理方法的使用是比較重要的。針對當前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給學生帶來的巨大影響,急需高中班主任改變管理方法,這樣才能促進班級的健康發展。
1.高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如果學生在班級中沒有落實主體地位,學生在學習時就會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接受班主任的教育時也會產生逆反心理。因此落實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是進行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以學生為本是每個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都要遵循的原則。這是因為班級管理工作面對的對象是學生,班主任只有處處為學生著想;以學生的利益為重,才能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每個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尊重和關注,班主任應該明確這一點,充分了解學生的需求,進行人性化的管理。例如,一些高中生犯錯誤的時候,班主任首先應該尊重學生的人格,不要當眾批評學生;可以在課下,首先對事情的來龍去脈了解清楚后,再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然后用以批評為輔助手段,讓學生清晰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這樣的教育方式才是高中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在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后,班主任還需要鼓勵學生改正錯誤。學生有了班主任的鼓勵,才會增強改變錯誤的決心。這對培養學生積極的人格也有著極大的幫助。以學生為本還體現為一個方面,班主任在管理中應該有愛心,像家人一樣呵護學生、愛護學生,能夠真心地傾聽學生的心聲,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上的難題。這樣的班主任在學生的心中不再是嚴肅的,難以接近的;這樣的師生關系會是平等和諧的,將會有效地促進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3]
2.高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實行個性教育
每個高中生都有自己獨特的人格特性,所以高中班主任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不能用統一的評價標準去衡量每一個學生;
應該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以最大限度挖掘學生的優點;認同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
這樣的個性教育是很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的,也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心理需求。例如,當班主任和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進行談話時,如果直接對學生進行嚴厲批評,很容易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班主任可以開展個性教育,通過和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特長。有的學生喜歡唱歌;有的學生喜歡跳舞;有的學生組織能力比較強。班主任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給他們展示的平臺。通過讓學生參加這些活動,讓學生看到自己身上的優勢,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
3.高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采取有效的激勵方法
一些高中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錯誤的認為嚴厲批評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方式。實踐證明,這種管理方式是很難提高管理質量的。例如,有的學生在學習時沒有端正的學習態度,而班主任為了讓學生改變不端正的學習態度,在班級上當眾對學生進行點名批評,進行嚴厲的斥責,嚴重損害了學生的自尊心。這樣的管理方式不僅沒有幫助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讓學生產生了憎恨班主任的心理,管理效果是不理想的。高中班主任應該認識到,班級管理工作是一項需要班主任和學生共同參與的管理工作。班主任應該采用各種有效的激勵方法,鼓勵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給學生一些班級管理的機會,讓學生輔助自己進行班級管理,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班主任還要制定有效的激勵機制,了解學生的需求;通過滿足學生的需求制定有針對性的激勵機制;以此提高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工作的熱情,增強學生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責任意識。
高中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是需要人性化的管理方法的,也是需要科學的管理方法的;這樣的班級管理才是具有藝術性的,才能成為學生學習和成長路上的指導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劉霞.高中班主任管理有效性的探索[J].時代教育,2013年24期.
[2]馬國民.淺談如何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9年11期.
[3]姜永清.如何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J].科技創新導報,2011年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