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娜(晉中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在讀碩士研究生)
?
試析教育中的“后起之秀”現象
王娜
(晉中職業技術學院山西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在讀碩士研究生)
摘要:全面探討了教育中的“后起之秀”現象,分析該類型學生學習落后的原因和學習進步的原因,對促進“后起之秀”的涌現提出了切實的建議。
關鍵詞:后起之秀;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學習動機
教育中有這樣一種現象:有的學生在小學低年級時學習不佳,到高年級后卻奮然崛起;有的學生在小學時學習落后,上初中后卻年年進步,以優異成績考入高中;有的學生中考成績離達線分數尚遠,但經過高中學習后,在當年高考或復讀一年后就能考入大學,甚至后來考上了研究生,成為社會中的佼佼者。這種在學習過程中的前期落后、到中后期才在學習方面表現優秀的現象,我稱為“后起之秀”現象。這種學生在每一個學校、每一個年級都有,是教育中的常見現象。
排除智力因素,學生落后的原因主要有:
1.家庭環境缺乏學習氛圍
由于家長本人素質有限或工作繁忙,不能創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學生沒有耳濡目染的文化氛圍,導致入學前缺乏足夠的學習準備,入學后缺乏來自家庭的勵志、糾錯和因材施教,導致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較差,學習態度不端正等,以致知識水平、心理發展水平、學習技能不適應學習,造成學習落后。
2.學習動機較弱
學習動機是指向學習活動的一種內部動力和重要支持性條件,學生缺乏明確、持久的學習動機,必然導致學習活動陷入盲目、自發和外力控制的狀態,久而久之,學生自然難以形成學習愛好。
3.學校教育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激勵
在班級授課制和重教輕學的教學觀念下,教師很難做到因材施教,很難時時把握所有學生的學習狀況,指引學生的學習方向,落實學生的學習要求,造成一些學生學習問題累積成學習阻礙,一時難以突破;甚至有些教師以不良教育方式打擊了學生的信心和自尊心,使學生在壓抑、自卑中不能振作奮發,學習天賦被暫時抑制住了。
1.學生個性思想逐漸成熟,覺悟提高
一個人的性格、品質、見識對學習發展無疑具有重要作用。反思教育經驗,我們發現了一個共同特點:“后起之秀”的“吐秀”年齡是在十二三歲或十六七歲這兩個關鍵年齡點上。這兩個年齡點,恰恰是學生剛剛進入青少年或青年的轉型期。這時的學生,在身體、性格、意志、情緒、思想、態度、行為等方面正發生巨大的轉變,自主性、獨立性增強,對生活有了進一步的思考,一旦和學習產生積極的結合,就會爆發出棄舊圖新的決心和行動,作為“我要學”的內因,在促進學生奮發進取中起著關鍵作用。
2.周圍人物的影響或事件的刺激
學生恰逢其時地受到某種積極教育力量的巨大影響,這些積極教育力量歸納起來主要有三類:
(1)事件的影響。如,升學、家庭變故、社會鍛煉等,這些事件本身對人的心靈或命運軌跡具有重大影響,促使學生進行思考、改變。
(2)人物的影響。如,感召力強的教師、優秀同學、社會精英等,他們的某一成就、經歷、話語,映照個人實際情況時產生共鳴、啟示,激勵學生自覺樹立目標,奮起直追。
(3)精神養料的影響。如,一本好書、一件獎品等,都能引導學生逐步發現自己,下決心改變自己。積極向上的刺激使學生獲得新鮮的思考材料、示范樣本,在心靈的震撼中樹立起改變自己的決心和目標。
3.具體環境的改變
在新環境里,以前學習經歷中的不良影響減少,可以重新開始,新環境的積極影響會內化學習心態,而學生總是想學習好、愿意努力的,于是,心理狀況會因為自身努力變得更適應新環境,在相互適應中推動學習進步。
4.有一定的智力天賦
學習是一種對智力依賴很高的活動。不論是“頓悟”還是“漸悟”,不論是壓力還是啟示,也不論是情境還是內容,較高的智力會使學生更深刻地領悟自身的定位,更積極地調整自身的狀態,更堅定地勤奮努力,更科學地釋放自身的潛能。一旦努力學習,他們的思維方式、學習方法、學習心態等都能很快投入,講究效率,重視技巧,在追趕前進同學的過程中堅持不懈、超越自己。
5.學會學習
能成為“后起之秀”的學生,無一例外是后來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學習方法,把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很好地結合起來,勤學巧練終有成。這也證明了學習成功是不分時間先后的。
根據分析,“后起之秀”就是“合力”要素盡可能多地出現在某個學生身上的結果。作為教育中的一種常見現象,如果能更早地發現“后起之秀”而悉心培養,如果能培養更多的“后”者起來吐“秀”,是非常有意義的事。筆者提出幾條自己的見解,求教于方家內行。
1.尊重學習落后的學生,采取針對性措施,做好學習準備
學生存在學習差異是正常的,學習困難的學生并不甘于落后,只有尊重他們,才能更好地喚起他們的自尊心、上進心。尊重他們的最好做法,就是了解具體難處,或從身心發展的成熟方面,或從學科知識的基礎方面,或從建構知識的策略方面,通過談話、輔導、實踐、訓練等方式,使他們更好地進入學習過程。我建議采取“日清周結”的方式,教師把每天的學習任務量化,固定時間,讓學生以復述、相互問答、演示、解題等途徑,分層掌握所學知識;采取“心靈通道”的方式,教師對學生進行心理、思想咨詢,關注學生的發展,這樣提升了學生整體的素質,“后起之秀”們當然也在其中了。
2.落實好與家庭教育的合作,發揮家庭中積極因素的作用
在上進、勤勞、有教養的家庭中,學生耳濡目染,形成的意志堅強、樸實進取、踏實負責等品質滲透在學習中,意義深遠。學校應該主動配合、引導、幫助家庭教育,使家庭充滿學習氛圍,學生在學習上獲得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合力的推動后,自然進步更快更大。
3.激發學習動機,重視學習策略、方法的指導
激發、保持強烈的學習動機能大大促進學習的有效性。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豐富材料呈現方法、利用遷移原理等策略,可以激發學習需要,喚起求知欲;引導學生正確歸因,使其體驗成功的喜悅,培養信心,可以使學生焦慮適度,建立自我有效感;合理安排學習任務的難度、時間要求和清晰性等,促進學生樂于學習;及時反饋學習活動的進展情況,對錯誤進行針對性的具體分析,在掌握目標導向的原則下使用表揚與批評、獎勵與懲罰。
學習落后的學生想追上大隊伍,最需要學習策略、方法,教師應該有意識地指導學生探索出每一階段的學習策略、方法,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要真正轉變教法,為學生創建合作學習、探索學習、自主學習的平臺。要堅定這樣的教育信念:每個學生都有學習能力,都應受到尊重,都會做出貢獻,作為一個持續學習者,總有機會表現出潛力、成績。
4.激發學生的信心、勇氣,使學生堅持不懈地學習
學校采取措施提高教師的素質,鼓勵教師進行自我修養,追求“人師”的境界;改革體制以利于學生學做真人,重視思想品質教育,把學會做人作為學會學習的根本,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水平,從而發揮出主體性,做學習的主人。
5.營造學習氛圍,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學校要多開展各種學習活動、文體活動,多成立學生團體和興趣小組,多辦講座以介紹先進的觀念、技術和社會的發展,建設好圖書館、多媒體學習環境。這些看似平常的、課堂教學以外的事情,蘊藏著無數激發學生學習意識的教育內容,是學校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后起之秀”的學生令人欣慰。但是否有的學生落“后”以后就沒有“秀”起來呢?肯定為數不少。但只要針對原因,在教育中能更好地重視如“丑小鴨”一般的落后學生,發揮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合力,激發他們的潛能,因材施教地落實好素質教育,就能使每一個學生都發展起來,盡可能優秀起來!
參考文獻:
羅靜.后起之秀[J].素質教育博覽,2010(19).
·編輯趙飛飛
作者簡介:王娜(1976—),女,河南省沈丘縣人,晉中職業技術學院公共教學部講師,山西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在讀碩士研究生,從事古代文學和山西歷史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