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寫生也是一種體驗,也是一種繪畫創作。油畫寫生中最具體的表現語言——造型,是創造物體視覺形象的根本語言之一,寫生中的創造不是單純地去模仿甚至是抄襲大自然,而是畫家對自然景象的一種取舍與提煉。每一個從事油畫創作的都應該有過寫生的經歷,這也是繪畫創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關鍵詞:風景寫生;油畫創作;繪畫
一、福建云水謠(2011.11)
這是記憶中最深刻的一段寫生旅程,不僅因為它是本科生涯中第一次外出寫生,唯一一次有著本科寢室四年的小伙伴一起陪同的寫生旅途,更是因為這幅 《云水謠》——第一次讓我體會到畫作有人喜歡并愿意收藏,能夠展現它的藝術價值與獨特魅力。
青山秀水建福城,詩情畫意賦民謠。福建云水謠,白云綠水,人間仙境。安寧祥和,世外桃源。現在依舊記得朝日初生,一路東行,夕陽落暉,安然抵達。雖已是十一月底了,但福建給人的感覺依舊是暖暖的。我在這里的第一幅風景寫生便是《云水謠》,記得在開始作畫之前看到一位老先生在此細心作畫,我站在后面看了很久,也算是一種學習,那種對繪畫的鐘愛之情完全可以從畫面中傳達出來,我也算是受益匪淺。來到這里,你會深切地感受到福建土樓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土樓便是福建的一大特色,大家在繪畫之余集體參觀了土樓,我想這是一筆我們值得保護與傳承下去的文化瑰寶。當然,云水謠更是因張藝謀拍的同名電影而出名,現在來往的游客也是絡繹不絕。
二、湖南常德(2013.5)
能夠來到自己的故鄉——常德進行寫生,我想我是激動的,也是快樂的,因為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周圍的土壤都是自己習慣的,甚至可以聽到自己熟悉的家鄉話,在無形之中便加深了對這里的熱愛,因為對于現在的我來說回到故鄉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一切知覺中都含有思維,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直覺,一切觀測中都包含著創造。”[1]《故鄉風景》——五月的常德是綠油油的,你會發現眼前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綠色,這是需要我們智慧的眼睛和靈動的雙手去描繪奇妙、美麗、生動的大自然。在這個季節的時候,我們可以會深刻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靈動,因為放眼望去,全是一片綠,但是仔細觀察,會發現又有各種各樣的綠,或許,這就是繪畫的魅力所在,可以在面對大自然的時候用畫筆直接在畫布上揮灑,正如達芬奇所說,“畫家是替最高貴的感官——眼睛服務”。[2]
常德寫生可以說是一段幸福的的寫生經歷,也出了一些好的作品,作為一名家鄉人,我希望以后能再回家鄉進行寫生創作,同時能通過我的油畫作品宣傳家鄉的美好景色以及常德的文化。
三、廣西陽朔(2013.12)
本科階段最后一次外出集體寫生,也是自己初次來到廣西桂林遇龍河畔,依稀記得那一次恰逢南方風景畫派十年在遇龍河舉辦集體寫生活動,畫家戴士和、白羽平、陳和西等數十人名家齊聚在此進行繪畫,學習名家作畫并且深有體會。這也是初次見到這么多的國內的名家進行現場的寫生創作,他們對繪畫的熱情直接地通過畫布表達出來,這是我們需要學習和借鑒的地方。
咱們熟知,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陽朔可以說是山清水秀、峰奇洞峭。當然,來到這里我們趁寫生之余也好好地游了漓江,親身體會到大自然的饋贈是多么的美好,這便更加激發我寫生時的靈感。
色彩是繪畫語言中最具表現力和沖擊力的藝術語言之一,這也就要求我們在寫生時需要重視色彩的表達。《遇龍河》——曾經有人看到這幅風景立即問我說是不是在陽朔畫的?他說看著畫,自己仿佛他回到了當時身在廣西的時候,一時感慨良多。或許,這也是讓畫家所欣慰和感動的,因為,一幅畫,能夠打動人心,我想也是值得了。
四、河北唐山(2015.10)
研究生期間第一次外出集體寫生來到唐山沙石峪,秋天是一個碩果累累的季節,我們看到了上面掛滿了柿子甚至快要不堪重負的杮子樹林,還有棗子、葡萄、板栗等各種果實以及淳樸的勞動人民。在這里,我嘗試著每天早起,帶上一份美好的心情去發現大自然的美,其實這時候的唐山已經算是比較冷了,但是每當太陽出來的時候,便忍不住外出尋找美景,也是在這個時候,才體會到尋找的樂趣,也許偶然也是尋找的一部分。
寫生不僅是繪畫的基礎,更是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寫生可以鍛煉一個人的敏銳感受力以及良好的思維素質。感受力是一種理解和認識,它的價值在于把客觀現實中的第一自然轉化為藝術作品中的第二自然,第二自然中包含著畫家的學養,思想和技術的發揮,表現出畫家的世界觀與審美觀的智慧。
寫生《唐山一隅》這幅畫作,是某一天清晨,自己一個人嘗試著去探索,走到一條巷子的盡頭眺望的時候,發現前方在樹木的遮擋下隱約地可以看到一條小橋,就是隱約的小橋吸引了我,于是有了這幅畫作,盡管它并不足以完全體現唐山的美,但是看到這幅畫,心靈都會覺得平靜下來,因為面對這樣一番的大自然,可以拋開塵世的一切煩惱,深呼吸,你會發現你已身入其境。
五、結語
油畫寫生每一個繪畫的人都會有過外出寫生的經歷,我想這將是我們記憶深處的一段美好回憶。
作為一名繪畫專業的學生,油畫寫生作為繪畫基礎練習的同時,也是掌握繪畫技巧的必要過程與手段,是最主要、最鮮活、最現實也是最有效地造型訓練方式,并在現行繪畫實踐中普遍實行。[3]在寫生的過程中,你可以無限地親近大自然,無限地放松自己。之所以說寫生是創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因為只有在外出寫生的時候,才能看到大自然的一切事物最本質的狀態,無論是色彩還是造型都是直接明了的,我們需要在這最直接的狀態中提升對創作的理念。
【參考文獻】
[1][美]魯道夫·阿恩海姆.視覺思維[M].滕守堯,譯.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7
[2]賈曉偉.美術二十講[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3]胡志敏.油畫寫生中的創造意識及其建構[D].西南大學,2013
作者簡介:萬琴,北京理工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研究方向:寫實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