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義平
摘要:通過問卷調查,大學生始終是文化潮流的弄潮兒,始終關注著音樂創作的發展與變化。他們認為音樂不僅是文化現象的體現,同時也是時代與社會變革中的產物,是與每一個人都密切相關的。所以在高職院校大學生中進行音樂素養教育,對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造就創新人才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大學生;音樂素養;音樂教育
為真實了解大學生的音樂素養,為音樂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我設計了一份調差問卷,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關注音樂的不僅是音樂專業的學生,非音樂專業的大學生們也對音樂現表出了更高的熱情。很多大學生體會到了音樂對人的情緒和行為所產生的微妙影響,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不僅要學好專業,懂得一門藝術也很重要。
一、大學生喜歡的音樂類型
(一)列舉你最喜歡的音樂作品類型。70%的人寫的是歌曲,如民歌,其中包括《映山紅》、《小河淌水》,《孟姜女》歌劇,還有喜歡一些古典音樂,流行歌曲,其中包括《貝多芬的憂傷》,還喜歡一些鋼琴曲,其中包括《月光曲》奏鳴曲,《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二)你能講幾個熟悉的音樂故事?34%人對此方面不是很了解;66%接受調查的大學生能講出熟悉的音樂故事,如:《白毛女》。
(三)你喜歡聽傳統的戲劇嗎?如果喜歡你喜歡聽哪一種?44%不喜歡戲劇,56%喜歡;一部分人會唱:豫劇,越調,川劇;黃梅戲,京劇,《花木蘭》、《楊門女將》、《天仙配》等。
二、大學生喜歡的音樂形式
(一)一年來參加過的群眾性音樂活動的形式、內容。42%沒有參加過群眾性音樂活動;58%參加過其音樂形式包括:班級合唱,紅歌比賽,元旦晚會,班級晚會,校園歌曲大賽,雙歌比賽,歌手大賽;迎新晚會等。
(二)一年來參加過的學生自發組織音樂活動的形式、內容。28%沒有參加過自發組織的音樂活動,72%參加過,其中大部分形式包括:班級晚會,紅歌賽,大合唱,KTV,其活動內容以唱歌為主,也有其他才藝展示。
(三)如果你有充分的選擇和組織以及其他充要的條件,你希望開展的音樂活動是什么?12%人不知道;88%希望開展如:合唱;演唱會;歌唱比賽;歌舞劇;慶祝類的;迎新晚會等形式。
三、不同問題調查、結果
(一)你經常參與的音樂活動有哪些?
42%不經常參加音樂活動;58%經常參加。
(二)你認為流行音樂和傳統經典音樂最根本的不同是什么?
8%不知道;92%的人知道。
(三)你參加過大學生公共音樂課程學習嗎?如果參加過,你希望通過該課程學習獲得哪些有關音樂方面的幫助?如果參加過你希望課程做哪些改變,才更符合你的實際需要?
34%人沒有參加過;66%參加過。希望通過公共音樂課程了解音樂作品創作的背景,多欣賞少將理論;了解音樂風格,體驗一下音樂的演奏,錄制音樂的現場;懂得最基本的音樂知識,樂理知識,希望更生動,更易理解;多欣賞,多介紹,多放一些音樂視頻和純音樂教會真正的欣賞音樂。
(四)你經常參與的音樂活動有哪些?
42%不經常參加音樂活動;58%經常參加。
(五)你喜歡聽傳統的戲劇嗎?如果喜歡你喜歡聽哪一種,能不能唱上幾句。
44%不喜歡戲劇,56%喜歡;一部分人會唱:豫劇,越調,川劇;黃梅戲,京劇,《花木蘭》《楊門女將》《天仙配》等。
(六)你認為音樂對你生活的積極影響有哪些?
6%的人接受調查但是沒有覺得有積極影響;94%接受調查的局的有積極意義:你認為中國傳統音樂和中國現代音樂的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四、大學生音樂素養調查結果分析
(一)音樂對大學生的積極因素
1.12%認為沒有積極價值;88%接受調查的大學生認為有積極意義;以下積極作用及意義:
2.在心情煩亂時,可以舒緩情緒,尋求心境的安寧;
3.聽聽輕音樂有助于睡眠,激發斗志;
4.聽到優美的曲調,使人心胸更開闊。
5.休閑娛樂,幫助休息,放松心情,陶冶情操,調整一下狀態;鼓舞人心,
6.可以緩解壓力,營造氣氛;
7.勵志音樂對人在情感消極的時候很有鼓勵;例如:《我相信》這首歌在很多時候都會放,很能鼓舞學生們的斗志,奮進的力量,使大家賦予正能量;
8.在心情消沉時聽一些輕快,勵志的音樂可以得到緩解;
9.音樂可以凈化心靈,使人心情變好。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大學生始終是文化潮流的弄潮兒,始終關注著音樂創作的發展與變化。而今關注音樂的不僅是音樂專業的學生,非音樂專業的大學生們也對音樂現表出了更高的熱情。他們認為音樂不僅是文化現象的體現,同時也是時代與社會變革中的產物,是與每一個人都密切相關的。很多大學生體會到了音樂對人的情緒和行為所產生的微妙影響,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不僅要學好專業,懂得一門藝術也很重要。
五、對大學生的音樂建議
音樂給人以正能量,希望大家不要單純的聽那些流行音樂,而是根據音樂的背景及內容學習一些音樂內涵,體會到傳統音樂和民族音樂的用處,和表達感情之處,音樂所要表達的政治內涵和要求。在音樂方面,我們更要發揚創新的精神,不僅要學習音樂旋律的優美,更要學習音樂所要表達的內在感情和深刻內涵!
音樂素養是我們大家學習音樂的全方面素質教育,它是一門獨立的專業學科,是音樂基礎課,必修課。一個會學習音樂的人,不懂得音樂素養就等于是一個不靈活的人,他就不能去理解音樂、懂得音樂、表現音樂。所以,音樂素養是對大學生本身的素質有很大的幫助,而且還能增強對音樂的感悟、理解和創造能力我們應該對音樂興趣培養。音樂素養要實踐起來,以興趣教學為主,可以通過節奏游戲,多種音樂素養的練習等方法,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要防止枯燥的理論教學,在聽音練習上要以感受樂音為主;在音樂欣賞上要以陶冶情操為主。只要教學方法得當,可以增強學生學習音樂素養的興趣,提高學習進度。
大學的關鍵時期,也是完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重要時期。大學生在這個時期對周圍的一切現象都具備了分析和鑒別的初步能力,但音樂,作為一種大學生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在我們的大學校園中無處不在。音樂似乎都可以以正式、非正式的形式存在。我們平時走在路上,也總能看到戴耳麥、背吉他的大學生。音樂已融入了他們的生命,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音樂對大學生思想情感的影響是通過有組織的在時間上的流動來塑造藝術形象,表達思想情感,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藝術。
音樂可以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可以促進大學生健康向上。在大學中,適當地開設音樂課程,引入優美健康的音樂,調節一下緊張的學習氣氛、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音樂修養和審美情感等各個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音樂素養在的培養上,我們要下大功夫,全面提高大家的素質方面,尤其是音樂素養。
音樂素養教育有利于發展人的創造性思維和能力。因為審美活動能夠開拓思維,激發幻想,培養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進而激發人的創造才能,塑造全面發展的人所應具有的良好心理和獨特個性。而音樂素養教育過程就是審美過程,所以在高職院校大學生中進行音樂素養教育,對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造就創新人才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