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時代的到來,從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環境,使得人們物質、精神層面的追求標準更高、范圍更廣,人們的思維意識顯得更為敏銳、更為高遠。傳統的平面設計方式顯然無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以二維為主的平面設計方式,需要進一步向三維、四維等多維方向發展。基于此,本文重點研究和探討平面設計的多維化發展趨勢,旨在為平面設計多維化發展提供可靠保障。
關鍵詞:平面設計;多維化;發展趨勢
21世紀以來,隨著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快速進步,傳統的媒介已經逐漸被網絡、多媒體媒介所替代。平面設計方式同樣受到多維化模式的沖擊,傳統的以二維為主的平面設計方式,必須得以轉型發展。眾所周知,平面設計集文字、圖片、色彩等為一體,給人們一種強大的視覺沖擊,因此,平面設計具備一定的藝術性和專業性。從審美層面來講,平面設計的設計方式直接關系到最終的人物感染力和視覺沖擊力。所以,在二維化設計方式不能滿足人們藝術追求的前提下,研究多維化平面設計方式顯得意義深遠而重大。
一、平面設計與多維化概述
(一)平面設計概述
所謂的平面設計,實質上指的是運用計算機、信息以及多媒體技術,將文字、圖像等有機關聯起來,融入藝術手段,進行藝術設計與創作。平面設計與日常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來自于日常生活,作為對生活的藝術化手段。可以說,平面設計來源于生活,卻又優于生活。
(二)多元化概述
所謂的多維化,即就是從一維、二維、三維逐漸變化而來的多層次、多角度、多方位視覺特征。多維化作為幾何領域的一種特殊現象,維度的大小,直接決定著視覺特效和表現能力。從某種層面來講,多維化不僅涵蓋了幾何方面的知識,而且囊括了設計者的設計思維、思想和理念等抽象的東西。平面設計過程中,隨著維度的不斷增大,外界對設計過程的影響力越小,設計人員的思維將不受制約和限制,在寬松、自由的環境中,設計人員方可盡情發揮,設計出符合人們多元化視覺追求的藝術作品[1]。由此可以看出,多維化直接關系到平面設計的質量和效果,是平面設計未來主要發展趨勢。
從幾何學層面來講,多維度運用與平面設計過程中,改變了傳統平面設計的方式和手段,提高了平面設計的維度,將各類視覺元素有機融入到平面設計過程中,從二維逐步上升到三維、四維等,通過對二維化的進一步形象概括,突出完整的視覺效果,有利于多元化特征的實現。
從視覺元素層面來講,平面設計涵蓋了文字、圖像、色彩等多維化元素。為了滿足多元化視覺沖擊,需要通過多維化表現方式來增強平面設計的視覺特效,有利于平面設計視覺功能的實現。
從信息表現層面來講,基于信息時代環境下,平面設計方法更為靈活、多元化,綜合了多種媒體空間的整體優勢。通過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的有效運用,實現了平面設計由靜態化逐漸過渡為動態化,一方面體現出平面設計方式的多維化;另一方面呈現出平面設計媒介、空間的多維化。
從信息傳播模式來講,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推廣和普及,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得以高度運用,充分拓寬了信息傳播的渠道和途徑,為人們提供了更為豐富和多元的視覺感受,通過信息傳播來達到人們心目中的潛在標準,從而提升了人們對平面設計的滿意度,有利于人們對藝術追求需求的滿足。因此,信息傳播方式的多元化,從一定程度上豐富了人們的視覺感受,對于平面設計整體性提升而言,具備一定的現實意義。
二、平面設計多維化發展影響因素
研究表明,平面設計多維化發展主要影響因素有兩個:一是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們藝術審美方式的逐步轉變,對平面設計多維化需求的進一步強化,平面設計輸出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激光、熱壓等新技術的產生,為平面設計提供了更為多元、豐富的的設計素材,為平面設計視覺效果提供了根本保障。平面設計人員不再以傳統的機械設備與電子耗材來進行作品設計,而是通過多維化角度去進行新作品的構思和設計,運用更為豐富、多元化的設計方式,達到平面設計的整體成效;二是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給平面設計提供了更為豐富多樣的設計方法[2]。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人們傳統的學習、生活、工作方式,加速了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互效率,同時提高了人們的審美理念和藝術追求標準。在此背景下,人們對藝術作品的認知力不斷提升,能夠分清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藝術作品,什么平面設計作品才是自己的視覺追求。如此一來,平面設計工作者為了滿足人們的視覺藝術需求,無疑面對巨大的挑戰和壓力。傳統的平面設計方式已經無法滿足互聯網社會下人們對平面作品的基礎需求,設計人員自然需要通過運用多維化設計手段來豐富人們的視覺感受。可以看出,造成平面設計多維化發展的主要因素為科學技術的進步與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同時是時代藝術發展的主要趨勢。
三、平面設計的多維化發展趨勢
(一)多維化被廣泛運用于平面設計中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多維化印刷品的日益豐富,平面設計環境較之前有了質的改變,平面設計作品設計過程中,不僅與設計方法有關,而且與設計環境密切相關,設計環境決定著平面設計視覺效果,也是作品主題得以彰顯的主要因素。信息時代的到來,使得人們對藝術作品追求標準的進一步提高,人們的視覺感受更為獨特,這對于平面設計工作者而言,無疑是巨大的壓力和挑戰,運用傳統的二維設計方式,顯然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視覺追求,不利于人們對平面設計滿意度的提高[3]。基于此背景下,多維化的設計方式應運而生,并且作為今后平面設計的主要設計方式,也是平面設計作品滿足預期成效的重要保障。
(二)多維化被逐步實現在案例設計過程中
多維化被運用于平面設計中,最能突出其效果的是運用于案例設計中,唯有此,方可為人們帶來不一般的視覺沖擊。例如:智利一家知名廣告公司在進行一則公益廣告創作的時候,將多維化設計方式有效融入到案例設計過程中,體現出貧困地區兒童生活、上學困難的創意畫面。設計人員通過多維化設計方式,合理運用色彩藝術,呈現出一副兒童被囚禁在籠子里的畫面,這種多維化視角十分深入人心,呼吁整個社會對兒童的關注和保護,進而達到案例設計的目的。與此同時,在案例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十分重視觀眾的感受,倘若利用傳統的二維設計,則無法突出更為顯現的效果,多維化的設計方式,其視覺感應效果更為強烈,通過立體化方式向人們陳述了案例的主體思想,強大的反差效果,成為平面設計作品的點睛之筆。再如:北京某平面廣告設計公司,在《民工孩子的奢侈品》這部作品中,同樣采取多維化設計方法,將民工孩子們的書包與一系列奢侈品放置在一起,通過亮與暗的線條勾勒出一副對比鮮明、強烈反差的平面圖,此案例的設計目的是為了激發社會道德良知,呼吁社會對民工生活及其孩子教育問題的關注。由此能夠看出,在平面設計過程中,特別是進行案例設計的時候,需要運用多維化方式,展示出不同的視覺效果,達到視覺沖擊的目的,給人們一種親臨現場和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來觸碰到人們內心最柔弱的地方,形成強烈的社會共鳴。
(三)多維化與信息網絡技術的有機融合
隨著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平面設計過程中,更多的運用到信息、多媒體等技術,這一系列先進技術的有效運用,實現了平面設計由二維化逐步轉向多維化,整體受眾感受和視覺效應發生了本質性變化,其中最為明顯的變化為靜態事物的動態化。信息時代下的各種技術型產物,一方面豐富了平面設計的方式;另一方面滿足了人們對平面設計作品的各類視覺需求。與此同時,通過多維化技術的有效運用,將平面設計過程中的各類元素有機聯系在一起,受眾作為平面設計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受眾的參與為平面設計多維化創設了先決條件[4]。在各類公益類廣告設計過程中,通過多維化平面設計,不但能夠向人們展示出一副完整、協調的靜態圖畫,而且能夠激發人們內在的感受,形成動態化效果。基于此,本文筆者認為,平面設計過程中,只有將各種技術有機聯系在一起,并發揮出最大職能和作用,滿足多維化設計基礎需求,方可設計出多元化、多樣性的平面作品。平面設計的多維化將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多維化與信息網絡技術的有機融合作為發展趨勢的主要表現形式。因此,需要得到平面設計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并將其納入日常工作范疇。
四、結語
綜上所述,平面設計作為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平面設計集文字、色彩、圖像為一體,向人們傳遞出作品的深層次內涵,帶來真實的視覺感受。信息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多媒體技術的出現,為平面設計提供了更為豐富的設計方法,從而打破了傳統二維化設計局面,使得平面設計向著多維化方向發展,這將是平面設計多維化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
【參考文獻】
[1]張寶平.“用視覺在表達”—對當代中國平面設計的思考[J].新聞愛好者,2009(22)
[2]張玲.文字的魅力—淺析文字在平面設計中的作用[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0(19)
[3]胡海燕,逯海勇.平面上的空間發展—議多維化平面設計[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1(10)
[4]黃林成.試論平面設計的創作手法及其重要性[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26)
作者簡介:張若暉,碩士研究生,河南職業技術學院環境藝術工程系講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教學、廣告設計、平面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