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麗麗
摘要:隨著全球一體化,電影作為一種文化形式,已經跨越地域限制,字幕翻譯作為一種新興翻譯方式應運而生,字幕翻譯的語言研究不僅僅有重要的語言學價值,也具有文化價值,本文主要以《功夫熊貓》的字幕為主要研究對象來探討其語言學價值和文化價值。
關鍵詞:功夫熊貓;字幕;翻譯;文化
一、字幕翻譯的研究特點及現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文化的訴求也日益增多,中外文化的碰撞也日益頻繁,普通的民眾對于國外優秀影視作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多,這時字幕翻譯就起著至關重要的橋梁作用。
(一)字幕翻譯的特點
1.時效性,隨著越來越多的字幕組的涌現,為了爭奪字幕翻譯的資源,各個字幕組在翻譯上都是爭分奪秒。
2.流行性,現在的字幕翻譯中不乏各種流行語和網絡語的身影,而這些詞語的使用也正彰顯了一個時代的特征。
3.本土性,字幕翻譯說到底還是服務于本土,所以字幕翻譯會更加貼合本國的思維和文化表達模式。
4.精簡性,字幕翻譯不同于傳統的文學翻譯,字幕的長度要受到時間的限制,所以字幕翻譯要力求簡潔。
(二)現狀及趨勢
除了國有的幾大電影制片廠負責影片譯制工作外,各個自發組織的字幕翻譯組織也占據了很大的份額,但是國內幾大字幕組的現狀卻十分尷尬,因為字幕組內的翻譯基本上都無報酬,負責翻譯的一般都是在校大學生和一些英語愛好者,他們通過進行無償字幕翻譯來獲得第一手的資源,這樣問題也就產生了,字幕翻譯者的英文水平層次不齊,或者對歐美文化不甚了解,就很容易產生翻譯上的錯誤,字幕翻譯的過程中,文化是萬萬不可忽略的一個重要環節。
二、電影的跨文化傳播
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電影藝術已經不僅僅以一種單純的藝術形式存在,而是作為一種文化的載體開啟了文化傳播的功能,人們可以通過電影來了解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特色,所以電影的屬性是多重的,它不僅僅是一種大眾傳播媒介,一種藝術形式,一種影像語言,還是一種文化意識形態。每一部電影都深深地印有制作者的文化傾向,具有其特有的文化特色,2008年的《功夫熊貓》是一部具有中國特色的喜劇電影,以中國的功夫為主題,成為2008年最賣座的電影之一。如此喜人的票房使人們認識到美國價值觀念的成功跨文化傳播,也表明了觀眾對于含有豐富文化特色的影視作品的接受性。電影在進行跨文化傳播時,不僅僅是發揮它的娛樂服務,觀眾也會從電影中獲得更多文化、價值和生活等方面的信息。
三、《功夫熊貓》翻譯字幕中的文化差異
(一)運用網絡詞匯,彰顯時代特色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詞匯以其所特有的幽默性和夸張性成為一個時代特有的標記。
a.I am such a big fan.我是你的頭號粉絲!
分析:fan在英文中是“迷,愛好者”的意思,“粉絲”一開始是fans的音譯,后來在網絡上日益演變成為“歌迷,影迷”的意思,不難看出,翻譯成“粉絲”才更加入鄉隨俗,更加契合中國文化。
(二)運用中國習語,營造舒適語境
字幕翻譯為了迎合觀眾的口味,營造舒適的語境,譯者常常會選擇入鄉隨俗,采用歸化法進行翻譯。
a.He travelled the land in search of worthy foes.他浪跡天涯,獨孤求敗。
分析:英文臺詞指他到過很多地方尋找值得交手的對手,譯文為了增添幾分俠氣,則運用中國武俠小說所特有的中國武俠小說語言,獨孤求敗是金庸小說中的人物,金庸描述為:“縱橫江湖三十余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抗手,無可柰何,惟隱居深谷,以雕為友。嗚呼,生平求一敗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獨孤求敗乃是一等一的高手,此處譯為“獨孤求敗”也就更加契合了影片中大俠的形象。
b. Wait,wait,wait! 刀下留人!
分析:原文意思是等一等,然而譯者譯為“刀下留人”,這樣短短的四個字,在各種武俠劇中卻是常常出現,也算得上是中國武俠劇中的一個特色,此處譯者進行這樣的處理可以使整部電影的武俠氣息更加濃厚。
(3)獨特口語詞匯,展現中式幽默
a.He was so deadly in fact,that his enemies will go blind.他的致命招數無人能擋,敵人都被他的正義之光閃瞎了眼。
分析:原文意思是他事實上很厲害,以至于敵人都要瞎了,譯文中巧妙地運用中國式口語詞匯“閃瞎了眼”,還有字幕組翻譯為“閃瞎了24k鈦合金狗眼”,雖然有些許夸張的成分在里面,但也正反映了當下的中國式幽默,正好契合了電影的喜劇主題,如果聽到這句臺詞能博您一笑,也不枉譯者一片苦心。
b.Never before had a panda been so feared,and so loved.有史以來最使人敬畏,又最令人銷魂的熊貓。
分析:原文意思是在此之前還沒有哪只熊貓能如此讓人害怕又讓人愛戴,譯者將“令人害怕”翻譯為“銷魂”也是一種中國式幽默的說法,細細品味,不難發現,一只又胖又笨的胖熊貓能讓人害怕確實令人發笑,此處用“銷魂”也確實表達出了一種喜劇效果,比起“令人害怕”,“銷魂”則更讓人忍俊不禁,也許這也是中國式口語詞匯的幽默之處。
四、結語
作為文學翻譯的一部分,字幕翻譯有著自己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就要求翻譯者要從多方面考慮,尤其是在處理兩種不同文化的跨文化傳播,以及文化的契合度,翻譯者是溝通兩種語言的橋梁,也是溝通兩種文化的使者,兩個民族能不能完成跨文化的交流,就考驗到了譯者是否能夠考慮多方面的因素。雖然說電影是一種商業性的投資,但是電影獨特的文化作用也不能被忽視,電影作為一種文化的載體,實現了文化的傳播,隨著國內觀眾對外國電影欣賞水平的提高,能否既保持了外國電影的原汁原味,又能夠入鄉隨俗地契合本國文化,這是對于字幕翻譯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參考文獻】
[1]陳穗珊.談電影《功夫熊貓》的美式幽默與字幕翻譯[J].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2012(11):138-140.
[2]李雙娟.從《功夫熊貓I》看字幕翻譯的文化翻譯觀[J].電影文學,2012(09):147-149.
[3]李欣憶李童悅子.字幕組及其翻譯之現狀探析[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4(06):19-20.
[4]唐衛華.論電影的跨文化傳播與字幕翻譯[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11):346-348.
[5]姚廣治.淺談外語片影視字幕翻譯現狀[J].英語廣角學術研究,2012(04):25-27.
[6]朱瀟.《功夫熊貓》字幕翻譯中的跨文化傳播因素[D].山東師范大學,2013(06):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