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勝哲++張立峰

[摘 要]高等數學課程作為工科院校的一門主要基礎課程,對后續課程的學習具有很大的影響。以大連海洋大學為例,從高等數學課程建設情況出發,客觀地分析在新形勢下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從教學內容、優秀生班教學、微課程建設、開設面向高年級選修課等方面提出在新形勢下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高等數學;教學改革;公共數學基礎課
[中圖分類號] O13;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02-0109-02
一、研究背景
高等數學課程作為工科院校的一門主要基礎課程,對后續課程的學習具有很大的影響。為了高質量地完成高等數學教學任務,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和因材施教的價值取向,大連海洋大學對2002級工科本科專業學生進行了分級教學的嘗試工作,并于2003級—2014級的工科本科專業成功實施了分級教學工作。目前,除高等數學C課程以外,全校的工、管、理、文科的高等數學課程均實施分級教學。
隨著國家高招政策的不斷調整,自2008年遼寧省開始并不斷擴大平行志愿錄取方式實施范圍,考入各高校的學生成績逐漸呈現出扁平化趨勢。在新形勢下開展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以適應人才培養的需要成為當前最為緊迫的任務。基于此,大連海洋大學高等數學課程教學團隊在學生、教師、兄弟院校范圍內開展了廣泛的調研、座談和走訪,并結合多年來教學研究和實踐的成果,提出了在新形勢下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對策和建議。
二、新形勢下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所面臨的問題
(一)高等數學課程教學內容不合理
隨著各專業培養方案的不斷調整,總體學時不斷縮減,高等數學課程的學時也相應的減少,導致部分教學內容設為選講內容,甚至不講。但是,在對高年級(大三和大四)學生調研和與專業教師交流過程中,我們發現部分專業對高等數學部分選講內容和部分不講內容是有需求的。原有的分級教學模式無法解決此問題。
(二)分級教學區分度不高
隨著國家高招政策的不斷調整,自2008年遼寧省開始并不斷擴大平行志愿錄取方式實施范圍,考入大連海洋大學的學生成績逐漸呈現出扁平化趨勢,考生的極端分化很少出現,生源同質化特點鮮明,目前的分級教學劃分后A、B班的區分度不高。
(三)高等數學課程學生考試的及格率呈現下降趨勢
自2003年開始實施分級教學以來,現對工科本科專業高等數學課程兩個學期的期末考試成績進行整理分析。
2003年-2013年第一學期工科本科專業高等數學課程期末考試及格率變化情況如圖1。從圖1中折線圖可以發現從2010年開始不及格率呈現明顯下降的趨勢。
2003年-2013年第一學期高等數學期末考試不及格率
圖1:2003年-2013年第一學期高等數學期末考試不及格率變化圖
2003年-2013年第二學期工科本科專業高等數學課程期末考試及格率變化情況如圖2。從圖2中折線圖可以發現自2009年開始及格率維持在70%左右的較低水平上。
圖2:2003年-2013年第二學期高等數學期末考試及格率變化圖
通過對2003年-2013年第一學期和第二學期高等數學課程期末考試成績的分析可以發現,自從2008年遼寧省開始實施平行志愿錄取方式,對我校的公共數學基礎課的學習成績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原有的分級教學模式的效果已逐漸減弱。
三、新形勢下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對策與建議
(一)加強公共數學基礎課與專業之間的銜接
1.參照高等學校非數學類專業數學基礎課程教指委制定的“工科本科數學基礎課教學基本要求”,并結合大連海洋大學高等數學課程實際情況,對高等數學課程的知識點劃分為必講和選講兩個部分。
2.加強調研工作。通過與專業之間深入的溝通和調研,明確各專業對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需求;通過對后續課程進行調研,明確后續課程對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需求。
3.以專業(或相近專業)為單位,按照自然班編排教學班。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在必講知識基礎上,補充針對專業需求的選講知識點,滿足各專業學生后續課程的學習需要,切實發揮公共數學基礎課在專業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
(二)加強高等數學優秀生班建設
大連海洋大學應加強高等數學優秀生班建設,充分發揮高等數學優秀生班對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平臺作用,切實對學生在后續課程的學習、參加各類競賽及考研起到前期鋪墊作用。對高等數學優秀生班建設有如下三點建議:
1.將現有的面向工科專業的優秀生班的120人學生規模擴大到招180人,分成2個90人班型,這樣可以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果,使教師與學生能夠做到充分的交流,提高教學質量。
2.優化教學內容。在第一學期教學內容為課堂教學的補充,主要體現在廣度、深度和難度,教學目標為夯實學生數學基礎,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第二學期教學內容在加強數學知識的廣度、深度和難度基礎上融入數學建模內容,提高學生對實際問題的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
3.將高等數學優秀生班的開課時間提前到高等數學開課后第三周左右,將優秀生班的教學與課堂教學進行有效的銜接。
(三)加強線上學習社區建設,實現學生“有引導”的自主學習
以2013-2014年度為例,大連海洋大學高等數學課程第一學期和第二學期分別有28.9%和29.3%的學生在學期末考試中不及格,雖然部分學生在參加學校組織的二次考試中及格了,但是仍有大部分學生不及格。學校通過開設高等數學課程重修班,使考試未通過的學生可參加課程重修。如何提高此部分學生的學習成績及提高這部分學生在第一次參加高等數學課程考試的通過率是課程教學過程中面臨的實實在在的問題,也是全面提高高等數學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
基礎數學教研室于2014年嘗試著以網絡平臺為載體進行學生在線輔導工作。經過指導教師的認真組織,建立的QQ群(群名:海洋大學高等數學之家)為大連海洋大學大一學生提供了一個數學學習的交流的平臺,在學生自主學習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在線指導和答疑作用,不僅僅是教師與學生之間,而且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也非常順暢。
(四)加強高等數學課程微課程建設
目前學生基本上每人一部手機甚至多部手機,學生對手機的依賴程度是非常高的,而且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手機的現象也是非常普遍,有少數學生在玩游戲,看電影,有部分學生用手機拍攝教師所介紹的重點內容或拍攝教師的教學過程。我們應在如何發揮手機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積極作用方面開展研究和實踐工作,而不是一味地沒收或強制性保管。
基礎數學教研室在2014年開展了微課程制作培訓工作。每位教師都嘗試著制作了一些微課程視頻,積累了制作經驗,同時有兩位教師在教學質量監督保障處的幫助下制作了較為專業的微課程參加全國微課程比賽和全國高校數學微課程教學設計競賽。
基礎數學教研室目前正在針對高等數學課程的重要知識點、解題方法及典型習題解答制作系列微課程教學視頻,并不斷地提供給學生,豐富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資源,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成績。
(五)開設面向高年級的高等數學選講選修課
高等數學課程是大連海洋大學學生在大學一年級開設的課程,但在學生考研過程中數學科目的總分為150分,其中高等數學課程教學內容占56%。學生從大一學習高等數學課程到考研時間間隔為2年半,在這段時間學生幾乎沒有系統性地學習高等數學課程,為了能夠配合大連海洋大學學生考研,可通過選修課形式,將高等數學課程內容進行精講,滿足學生考研復習的需要。
四、結束語
隨著學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國家高招政策不斷調整及近年來學生高等數學成績及格率呈現下滑現象,大連海洋大學高等數學課程教學團隊有計劃地開展了一系列深入的、科學的調研工作和走訪工作,對學生、教師、兄弟院校及歷年來高等數學課程期末考試成績進行調查,并對目前高等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進行了客觀地梳理,開展了深入的研討,最后對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提出一系列對策和建議,為學校在公共數學基礎課改革的決策提供輔助參考。
[責任編輯:鐘 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