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進
摘 要:工會作為企業員工和企業領導之間交流溝通的橋梁和紐帶,肩負著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基本責任,同時對于企業的穩定發展也有重要作用。社會形勢的不斷變化,市場經濟的改革,帶給企業新的理念及模式轉變,同時也給企業的工會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為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及科學建設,就需要討論在新形勢下對于企業思政工作的開展對策。
關鍵詞:新形勢;企業工會;政工工作
企業黨組織作為企業戰斗力的基本保障,是企業工會中的核心組成部分。其擔負著企業在對外宣傳、聯系、組織職工等方面的重要職責,同時,企業黨組織的正確領導會有效提高員工的凝聚力,從而對于企業競爭力也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在社會大環境不斷更新變化的今天,企業要想能長期穩定的發展下去,并在行業內占據領先地位,就必須不斷完善傳統的工會工作形式,將工會工作與企業的經營進行有機結合。讓工會在企業的發展中真正實現其價值,提高企業綜合實力。
一、新形勢下企業工會工作面臨的問題
(一)企業工會建設力度不夠
不少企業依舊固執的認為企業工會只是一個形式化的部門而已,在日常工作的開展中,只是一再注重企業在經濟利益方面的發展,而忽視工會的重要作用。企業沒有樹立起工會存在的重要意義,直接導致工會工作在長久以來都沒有得到相應的支持,從而難以實現維持和發展。
在企業中,工會人員中很少有專業人才,一般都是離退休職工兼任工會工作,由于人員的不專業在極大程度上阻礙了工會工作的詳細安排和規劃進度。沒有工作的進度和安排,工會工作要想順利開展基本上是不可能實現的任務。同時也沒有相應的資金和人員的投入建設,使得工會在企業中形同虛設,難以發揮專業職能。
(二)工會職能難以得到發揮
和計劃經濟時代的工會有很大差別,傳統的工會在企業日常的管理中有很高的政治地位,且對于企業日常的監管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目前,由于企業對于工會的認識性不高,導致工會得不到正常的維持和發展,這樣就容易出現部分工會干部和人員沒有較高的工作熱情度,不利于工作高效開展落實。對于職工在工作中出現的困難,也難以找到適當的途徑進行傾訴,同時更不易于問題的有效解決。工會制度也就如同“聾子的耳朵”一般,在企業工作管理中可有可無,沒有存在感。
(三)工會定位不明確
我國《工會法》有明確的規定:“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工會在維護全國人民總體利益的同時,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就目前來看工會的組成人員相對單一,是由工人自發、自愿所組織的社會團體,其職能就是維護勞動者的最基本權益。在我國的法律界定中,對于工會的界定是比較廣泛,工會的管理任務涉及到工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謂是面面俱到。對于職工所負責的方面十分完善,這本應對工人來說是一件好事,但是,在事實的工作開展中,工會由于承擔了過多的任務,同時這樣的完善卻未能得到相關機構的輔助,反而對于維護勞動者權益的方面力不從心。
二、新形勢下加強企業工會工作建設的重要性
工會是工人自發組織的群體,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開放平臺,對于職工群眾的權益保護方面有著重要作用。由于社會發展進程的變革,經濟體制也在進行不斷地深化,現代企業呈現出多層次、多樣化的架構。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企業工會就需要轉變傳統的觀念,摒棄以往的老舊思想,調整工作的方針,改良工作方法,積極調動工會各方面的職能。切實將工會工作落實到企業職工的生活中,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讓職工更有效率的投入到日常工作的開展進行中來。
三、新形勢下工會政工工作開展的相關對策
(一)堅持“以人為本”,明確職工的主體地位
企業職工在工會思政工作的開展進行中占據主體地位。新時期面臨新的歷史任務,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高效搭建企業與職工的溝通平臺和橋梁。在開展思政工作時,首先,要站在企業職工的角度出發,充分體現其主體地位,對于其的困難要給予理解和幫助。其次,工會應聽取職工在工作中出現的實際意見和需求,使思政工作不脫離實際,從而落實解決辦法。最后,要加強與職工在情感上的溝通。當職工在生活工作中出現問題時,能第一時間向工會尋求幫助,并得到合理的解決方案。依托情感因素感化職工,推動工會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健全工會工作機制,加強思政工作和企業生產經營的聯系
在思政工作開展之余,要密切加強與實際生產經營的聯系力度。保證思政工作的開展可以有效的滲透到企業管理中。
1.時刻跟隨黨組織的腳步,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借助于職工工會、共青團等群眾團體,建構完善的思政工作體制。黨委作為統一領導機構,工會負責落實,群眾進行配合,形成立體式的組織領導機構。
2.完善考核制度。建立起完善的考核管理制度,把思政工作的目標納入考核機制的每個環節和部分。從計劃的制定開始,就加強對其的監督管理。避免出現思政工作流于形式的現象出現,強有力地落實思政工作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
3.建立激勵機制
對于工會工作熱情度的激發,主要還需要激勵制度的改良。適當的采用激勵形式加以刺激,能充分調動思政工作開展的積極性,從而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4.明確群體組織關系,建立自上而下的思政工作運行機制。借助思想政治的教育對于群眾人心的凝聚,增強企業的向心力。按照企業的管理制度來嚴格約束自己的行為,實現思政工作和企業經濟工作的協調發展。
(三)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加強企業與職工之間的交流與溝通
對于群眾思想教育工作的開展,也需要考慮到方式方法,不可一味蠻干,這樣只會適得其反。結合科學發展觀、密切聯系實際的情況,不采用傳統的說教式及灌輸式。根據職工心理特點進行分析研究,對于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多采用正面引導,側面教育的方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管理辦法。
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實者要打破傳統思政工作的桎梏和約束,積極創新工作方法。可以采用建立論壇和微信群的方式,擴大職工傾訴的途徑和渠道。同時,還可以增設意見箱,加強民主接待工作,讓職工切實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企業,進一步加強溝通。
四、結語
嚴峻的社會經濟環境,導致企業也面臨很大的挑戰。為實現長期以來的發展目標,企業就不得不對自身的各項工作進行改革和完善。工會工作作為企業發展燈塔,改革工作首當其沖。轉變傳統的工作形式,更新創新工作觀念,不斷加強人員隊伍的建設和對于干部的培養工作,從而實現為職工服務的根本目的。提高企業在職工心中的權威性,增加職工對于企業的信任感,為提高職工的工作積極性而努力。同時,通過實現政工工作與企業發展的有機結合,使得企業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苗靖明.淺談國有企業如何做好工會工作[J].現代企業文化,2014(29):11-13.
[2] 何娟娟.企業工會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和必要性[J].科技資訊.2012(16):102-108.
[3]陳英.國有企業工會工作面臨的挑戰與優化建議[J].企業導報,2015(7):117-118.
[4] 袁桂芹.淺談如何使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最大成效[J].科技視界,2013(12):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