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聃
摘 要:近年來,隨著不斷發展電力事業,電力企業得到迅速進步和提升,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國離不開電力,線損管理工作是電力企業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同時也是目前電力企業需要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挑戰,本文主要分析了供電企業的線損分析及管理對策。
關鍵詞:供電企業;線損分析;管理對策
供電企業在對人們日常生活和生產供應電能的時候,會出現一定線損問題,研究和分析供電企業的線損分析及管理對策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線損的含義及分類
線損就是電力企業在分配、運輸、管理等過程中形成的損失。總電量中線損電量占據的百分比就是線路損失率,也就說線損率。依據種類來說線損可以分為以下幾種,管理線損、理論線損、定額線損、統計線損等。管理線損是電力企業在供電的過程中,因為人為因素,計量設備誤差等因素導致出現線損,屬于可控線損。理論線損主要就是電力企業在分配、輸送電能的時候,通過電網供電設備參數、電網負荷情況決定的正常的、不可避免的理論計算電能消耗,又叫做技術線損。
二、供電企業出現線損的原因
(一)分布負荷不合理
(二)線路維護不到位
(三)配電變壓器容量不匹配
(四)無功補償缺乏
(五)用戶竊電問題
三、供電企業的線損管理對策
(一)降低線損的技術措施
1.優化電網結構
合理改造電網,完善電網配電布局,改造或及時更換半徑過大供電線路、卡脖子線路、線徑比較細線路、迂回線路、淘汰型電能表等,不斷優化網絡結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線路的損耗,為進一步發展提供依據。
2.選擇合理的變壓器
電網配電變壓器的容量以及型號會極大程度上影響電能損耗,應大量應用S9變壓器,并其在一些經濟比較發達區域合理應用非晶合金節能型配電變壓器。選擇變壓器容量的時候,需要合理匹配負荷和容量,防止形成大馬拉小車的問題,促使僅具備60~70的變壓器負荷率。
3.完善無功補償
無功設備有機結合動力用戶低壓側補償以及10kV變電站高壓側補償,依據結合分散補償和集中補償的形式來有效增加功率因數,達到降低損耗的目的,在調整20KW及以上用戶電力功率因數的時候,應該不斷完善和建設無功補償設備。
4.檢查是否存在失流、失壓的系統內關口表
及時上報到相關部門現場互感器倍率小、接線錯誤等情況,以便于及時作出調整和停電計劃,改進相關部門實施的跟蹤進度,協調有關部門實施停電整頓工作。
5.大力推進新技術應用
(1)安裝配變監測設備,及時監控配變負荷、功率因數、三相負荷平衡度,實現遠程讀取考核總表;(2)對于不能實現遠程讀取表止度的計量點安裝 GPRS 裝置; (3)電纜線路或老城區隱蔽線路,采用戶變核對裝置進行核對;(4)實現營銷信息系統和配網 GIS 系統的連接,實現所有異動從配網 GIS 發起并形成流程傳到營銷系統來修改;(5)加強倒電器竊電,破壞多功能電子表計數器等高科技竊電技術應對措施的研究。
(二)降低線損的管理措施
1.加大線路維護力度
每年有計劃安排進行維修,不能預留維修死角,需要嚴格依據檢查制度定期巡查線路,每月檢查一次10kV及以下電網線路;確保具備清潔的線路瓷瓶,及時清理干凈線路周圍高桿植物,盡可能降低漏電電壓,以便能夠有效降低線損。
2.優化調度管理
在管理電網線路損耗的時候,不斷優化運行調度形式,保證可以合理分布電源和負荷,確保能夠在最優情況下運行個功率因數、各電壓等級電網,從而達到降低損耗目的。
3.完善抄、核、收工作
在管理中,不斷提高抄表人員整體素質和責任心,達到能夠同步變電站電網關口抄表、大用戶總表的目的,避免出現錯抄、漏抄等問題,避免因為人為原因導致出現線路損耗。
4.加強用電檢查力度,避免偷竊電行為
在管理電網中,經常開展用電檢查工作,及時檢查互感器變比、卡賬等是否正確,是否出現私自提高臨時用電量、戶外用電等,對于管理不合格的位置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盡可能降低線路損耗[5]。有效結合社會輿論和法律方式,對反竊電工作給予一定重視,嚴厲打擊竊電行為。
5.夯實計量管理工作
不斷健全電力計量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表計封鉗的力度。經常檢查計量設備,查看是否能夠正常運行計量表,是否能夠良好接觸電流互感器,避免錯誤連接互感器和表計,有效提高表計和互感器測量準確性[4]。
四、降低臺區線損實例:
目前,供電企業營銷部負責的線損指標主要有線損率計劃偏差值、線損率環比變化值、中低壓(10千伏及以下)有損線損率同比下降率、分臺區線損管理比例、臺區日線損合格率等。
以某供電企業為例,降低臺區線損的主要方法是在臺區計量終端安裝集中器,完成數據采集以后,通過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后臺軟件對終端數據進行計算,統計并且發現存在異常的臺區區域,經由供電所排查,每月編制分線分臺區線損分析月報,對線損超標或異常的臺區應進行排查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從而達到臺區降損的目的。
排查分析要點是:1.查看系統內臺區關口表是否存在失壓、失流等情況,倍率是否正確。2.確認線路、大用戶計量裝置是否有異常;3.確認新增用戶是否采集正常;4.確認所轄配網及低壓網絡是否有變動,如有變動,GPMS、營銷186系統、用電信息采集系統與現場是否相符合,隸屬關系是否正確;5.確認該臺區本月是否有臨時搭接電源,用戶電量未計入; 6.確認該臺區本月是否有計量異常或竊電需追補電量;7.對所轄線路、臺區電量突減等用電異常的用戶進行現場檢查,確認是否有計量問題或用戶竊電;8.檢查是否有線路、設備維護不當引起的漏電現象; 9.確認線路、 臺區是否供電半徑大,電源點未設置在負荷中心; 10.查營銷系統計量表計檔案信息是否與現場不符。
五、結束語
總之,本文分析了線路的含義和分類,研究了線路損耗的原因,針對上述原因從管理損耗和技術損耗兩方面提出解決措施,有機結合實際案例具體分析線損的實際情況以及管理對策。
參考文獻:
[1]廖偉玲.縣級供電企業線損管理現狀及改進措施[J].技術與市場,2013,20(11):172-173.
[2] 羅文輝.淺析供電企業的線損管理工作及降損措施[J].河南科技,2014(16):252-253.
[3] 時曉輝,李霞芳.淺談如何有效提高供電企業的線損管理[J].科技與生活,2010(22):176,24.
[4] 王慶彬.加強供電企業的線損管理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5):91-91.
[5] 廖遠鵬.淺析供電企業的線損管理工作及降損措施[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35):4116-4116.
[6] 張晶,田寧.試論供電企業的線損管理及降低線損對策[J].中國電子商務,2012(17):24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