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開美
(云南師范大學藝術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4)
?
淺談騰沖劉家寨皮影戲的傳承與發展
徐開美
(云南師范大學藝術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4)
摘要:騰沖劉家寨皮影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形成了自己的鮮明特色,是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騰沖固東劉家寨皮影戲班是云南目前唯一僅存的戲班子。但現在面臨著后繼無人,觀眾劇減的處境,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現代媒體的沖擊,皮影戲的發展日漸衰落。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騰沖人,從小耳濡目染聽騰沖的洞經音樂配上劉家寨的皮影戲,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看的表演,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樣的表演越來越少,我很急切想要找到一個挽救它的方法。為了使劉家寨皮影重現往日輝煌及得到不斷發展,分析皮影戲所面臨的各方面問題,提出相應的保護措施和解決問題的關鍵,使騰沖劉家寨皮影戲能更好的傳承與發展下去。
關鍵詞:騰沖;皮影戲;現狀;保護傳承
皮影戲在中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它集中了中國幾乎所有傳統的造型藝術和表演藝術的精華,在上千年的輾轉流傳中,皮影戲以其獨特的表演形式,精美的影人雕刻藝術,留傳于民間成為各地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娛樂形式。騰沖,古稱騰越,位于滇西邊陲,西部與緬甸毗鄰。騰沖是著名的僑鄉、文化之邦和著名的翡翠集散地。由于地理位置重要,歷代都派重兵駐守,稱之為"極邊第一城"。在騰沖縣騰北重鎮固東鎮的劉家寨,有一個戲班至今仍保持經常性地演出活動,它成為云南唯一活著的皮影戲班。劉家寨的皮影戲是騰沖皮影戲的代表,也是騰沖后期皮影藝術的傳承地和流傳源頭。在100多年的發展演變中,成績斐然,大大豐富和發展了騰沖本土的文化藝術。
(一)騰沖劉家寨皮影戲發展簡史。
劉家寨皮影戲是騰沖民間喜聞樂見、流傳已久的藝術形式。主要分布在滇西的騰沖地區,從明代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皮影戲在當地稱“燈影子”“皮人戲”,還有的稱其為“土電影”。據當地皮影老藝人口碑相傳,皮影在明初由來自江南 、湖廣、四川等地屯軍邊疆的移民帶到騰沖。劉家寨皮影戲是從鄰鄉甸苴鄉張老闊、李老白戲班學來的,他們二人將皮影戲發展的很紅火,劉家寨的皮影傳到目前已經有第四代了,也是現在劉家寨皮影戲班的班主叫劉永周。
(二)騰沖劉家寨皮影戲唱腔流派和特點。
騰沖皮影戲的唱腔分為兩種,一種是“東腔”,是綺羅皮影戲班把洞經音樂漸漸溶入唱腔和音樂中,伴奏器樂增加了弦、笛和嗩吶,演唱大多以唱滑音為主。另一種稱為“西腔”,以劉家寨皮影戲班根據當地方言俗語加人民間小調、洞經音律等形成的固定唱腔。如今,隨著綺羅皮影戲班的不復存在,“東腔”幾乎沒有人唱了?,F存的主要是劉家寨戲班唱的“西腔”。在“西腔”中又分為女腔、走馬腔、悲板哭腔、悲板哭喊云腔等調式。
(一)傳承面臨的問題。
1.多元化的現代娛樂方式涌現,導致受關注程度低、缺乏觀眾群體。
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特別是農村文化生活日益豐富起來,電影電視以及娛樂節目進入到每家每戶之后,皮影戲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皮影戲的觀眾除了一些老年中年人之外,大多數年輕人都不愛看,觀眾越來越少?,F在的年輕人只對手機、電腦感興趣。越來越多的娛樂方式使得皮影戲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傳統的皮影戲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著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這也是它適應如今快節奏社會最大的障礙。
2.傳承的危機。
雖然騰沖劉家寨皮影有過輝煌的歷史,但目前皮影戲的現狀很不容樂觀。當年的制作和表演藝人如今年紀都很大了,這門精湛的技藝眼看著就要快失傳。隨著老一代藝人的漸漸退出以及故去,會制作及表演皮影戲的民間老藝人逐漸減少了,并且加上皮影戲的制作過程很繁瑣,以及學習制作的難度大,操作技術要求高,現在的年輕人對皮影戲的興趣不大,他們并不愿意從事這種既要吃苦但報酬又不多的行當,樂意從事皮影戲的人越來越少傳承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3.政府保護制度不完善。
皮影戲已成了一個瀕危劇種,并非危言聳聽。影戲作為一項古老而又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處于瀕危的現狀,已經引起了有關部門的注意,加快了對它的搶救和保護。但保護程度仍然是相當薄弱的。騰沖作為一個偏遠的小縣城,劉家寨皮影更難以引起政府部門的足夠重視。
(1)發展途徑和對策及保護措施
建立皮影戲專屬網站,加大宣傳力度,培養皮影觀眾,提高全民對皮影的保護意識。
當今信息傳播覆蓋范圍比較廣泛的就屬互聯網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互聯網上建立騰沖皮影的專屬網站,全面徹底深入地對騰沖劉家寨皮影戲進行普查,將普查資料認真進行歸類、整理、存檔、并把其資料放在皮影戲網站上。另外,電視也是現代主要的信息傳播工具,應借助電視媒體擴大劉家寨皮影戲的影響力。
(2)政府對皮影戲的保護措施及途徑
騰沖劉家寨的皮影戲是一項非常優秀的文化遺產,然而卻面臨這失傳及發展困難等種種困境,在這樣的情況下,光靠民間皮影藝人的努力及社會給予的支持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得到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為了喚起大眾對皮影戲餓深切關注,政府應通過舉辦各類對皮影戲保護的活動來宣傳皮影戲以及增強大眾對皮影戲的保護意識。皮影明信片不僅可以宣傳騰沖劉家寨皮影,提高皮影的知名度;還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外地游客到騰沖可購買作為紀念,也是贈送親友的不錯選擇。因此,政府發行皮影明信片是保護皮影的有效方法。
4.民間對皮影戲的保護方法和渠道。
首先要培養影戲戲接班人,認定接觸的傳承人,其次放寬條件,取消性別限制,另外需要對皮影戲進行不斷改進和創新。加強國際和區域間的交流和合作也是保護皮影戲的必要途徑,在國際上,組織表演藝術團隊到各地進行巡演,尤其是皮影發展較好地區,如唐山、浙江等地,可就皮影的表演藝術、制作技巧等進行交流,吸取他們的優點,取長補短。
作為云南乃至整個西南至今為止唯一保持不間斷演出活動的民間皮影戲,保護劉家寨皮影文化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文化工程,所以對其搶救保護,不僅是復興中華文化的需要,也是文物保護的需要,更是民間藝術傳承發展的需要。只有堅持實施科學正確的方法與措施,才能通過全社會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較完備的非物質遺產保護體制,使珍貴、瀕危并具有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的皮影得到有效保護,并得以傳承和發揚。
參考文獻:
[1] 汪蓉.羅寧.騰沖邊邊上的誘惑[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7
[2] 何馬玉涓. 騰沖的皮影戲[M].《民族藝術研究》,2006.6
[3] 馬定寬.關于騰沖皮影產業發展的思考.騰沖文化產業網,2007.06.26
[4] 杜韻紅.騰沖劉家寨皮影藝術.《今日民族》,2003.5
作者簡介:徐開美(1990.3-),女,云南,云南師范大學藝術學院,音樂與舞蹈學聲樂表演方向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J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1-00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