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兆林
(重慶市萬州區清泉中學,重慶 404100)
?
探討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譚兆林
(重慶市萬州區清泉中學,重慶 404100)
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化,高中數學教育逐步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只有在平時的數學教學過程中真正把提高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落到實處才能激發學生潛能。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方法
高中學生,通過小學、初中數學學習,有了一定的數學基礎和自學能力,現在我們來談談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產業結構調整,加入WTO、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諸多機遇和挑戰。數學教育在這種國際國內背景下要求我們在繼續搞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基礎上,數學教學要著重培養學生高層次數學思考能力和創新精神,目前相當一部分學生解決常規問題比較熟練,而解決非常規問題的能力比較弱,數學創新思考能力不足。所以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處于迫切需要狀態。所謂“創”就是打破常規;“造”就是在打破常規的基礎上產生具有現實意義的東西,如:方法、理論、產品、事物等。“新”是隨“造”出。時代的發展需要我們培養更多更好的創新人才。現在的高中學生就是祖國未來的建設人才,因此需要我們在數學教學中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人才具備的重要素質之一。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相比,有其自身的特色,也就是在知識的廣度、深度上面發生了新的變化。比如在講解二次函數部分時,封閉區間求值問題、函數值域計算、排列組合以及概率方面的問題時,需要學生在具有創新能力之后,才能剛好學習知識,提升數學學習效率.在學習上出現全方位的轉變,才能從被動轉為主動,并能真正做到會學,提升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新的課程教學標準指出,應該充分重視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創新精神。在傳統高中數學教學模式下,數學知識是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講授給學生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并不處于主要地位,可以說對學生未來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既不能鍛煉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的能力,也不利于學生解決各種數學問題。為此,高中數學教學中加強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對高中數學教學意義重大。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一套獨立于情境的符號,而是存在于具體情境和可感知的活動中,人的學習應該在情境化的活動中進行。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采用情境教學法,更能讓學生置身于可感的情境與活動中,這樣更能激起學生的主體參與,使學生展開主動而積極的探究活動。
(一)創設問題情境。
亞里士多德說過:“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常有疑點,常有問題,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創新。”富有懸念性的問題可以將學生帶入求知的憤悱狀態,使學生在好奇心與求知欲的驅動下產生參與探究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二)創設生活情境。
數學與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開展生活化教學是現代教學的必然要求與重要模式,將數學與生活聯系起來,可以讓學生充分感知數學與現實的密切關系,以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事物與現象來引發學生參與數學探究的激情,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與主體參與。
(三)創設實踐情境。
學以致用,這是教學的重要目標。對于數學學習而言,只有將所學知識用于指導數學實踐,數學的學習才是最有意義的。通過實踐情境的創設可以將學生的視野由教材引向生產生活,突破傳統教學中課堂與教材的限制,將學與用結合起來,達到真正地活學活用,而不能機械死板地套用公式與定理。
(四)創設故事情境。
故事是學生的最愛,將枯燥抽象的數學教學與幽默生動的故事結合起來,更能化解數學教學的抽象性,增強教學的直觀性與形象性,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與定理寓于趣味故事片中,這樣更能引起學生的關注,引起學生的主體參與、主動思考與積極思維,更能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展開創造性學習。
(五)創設操作情境。
高中生本身具有很強的動手操作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解放學生的大腦與雙手,發揮學生動手能力強的特點,為學生創設操作情境,讓學生在做中主動求知。這樣的操作情境,更能激活學生的思維,閃現創新的火花,讓學生突破教學常規,進行富有個性的創造性學習。
在實施新課程標準的改革背景下,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學校教育資源開發校本課程與活動課程,能夠為高中學生創設一種身心渝悅、自我表現與自我成就的學習環境,充分施展學生的個性特色,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進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造性思維。一方面,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學校應充分利用師資、軟硬件基礎設施,開發出適合本校特色和學生自身發展需求的校本課程,以滿足高中學生的個性需求,促使學生憑借創新能力與創新精神去探究與追求高中數學領域的更深層次同樣,數學學科競賽可以促使數學尖子生踏上創新之路,而且數學教師還應該對后進生實施學法指導,以充分挖掘后進生學習數學的潛能,實現他們在現有基礎上的創新。另一方面,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數學史話、數學與棋藝、數學家介紹等與數學相關的活動課程,也可以讓學生在理性的數理邏輯中享受到文學美、思維美的樂趣,還可以通過動手實驗讓學生在做中學。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在用中學等方式來培養自身的創新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發展的不竭動力。而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更是離不開我國的教育,離不開每一個園丁含辛茹苦的培養。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應該為培養創新型人才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為了培養國家的未來的棟梁之才,就應該為萃萃學子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打造出一個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還要善于體會學生的學習心理,從個體出發,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善于與學生溝通,培養良好的師生情感基礎。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努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誘發學生思想的火花,獲得解題的靈感。要善于利用時機,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孫紅艷.淺談在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03).
[2]戴紅榮.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0(S2).
[3]楊葉海.如何加強數學教學中學生創造思維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8(04).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1-02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