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善興
摘 要:企業文化是員工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形成的群體意識,企業文化建設離不開員工的積極參與,但由于員工認識水平、能力不足和制度建設滯后等方面的原因,對企業文化建設造成了負面影響,要通過建立認同機制、勝任機制、融入機制、激勵機制和長效機制,才能形成員工參與企業文化建設的良好機制。
關鍵詞:企業文化;員工參與;機制建設
本文著重就企業文化建設中企業員工參與的原因、存在問題以及參與渠道、方法,結合江化公司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實踐和經驗,探討建立員工參與企業文化建設的長效機制,從而發揮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中提供支撐和保證作用。
一、企業文化建設需要員工的積極參與
企業文化的建設與形成,本質是企業員工在生產經營中不斷創造和實踐的過程。企業文化的發展隨著企業的向前發展而不斷完善和豐富。因此,企業文化建設需要員工的積極參與,才能取得實際效果。近年來,江化公司把企業文化建設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工程,通過導入企業文化戰略工程,在理念識別系統、行為識別系統、形象識別系統和聽覺識別系統方面建立了具有江化特色企業文化體系,在此基礎上,著力進行企業文化的推廣和培育,在加強員工隊伍建設,建立健全企業規章制度,營造企業文化氛圍,傳播企業形象方面作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員工是企業發展的主體力量
企業文化是企業全體員工的文化,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實現文化認同基礎上的員工行為自覺。企業的價值觀必須融入到廣大員工的思想觀念,才能在樹立企業形象、規范員工行為中得到體現和反映,才能得到廣大員工的認同。如果離開了員工的參與,忽視員工的作用,缺少員工的自覺性和積極性,那么再好的企業文化因為沒有付諸于員工的實踐活動,也難以發揮應有的文化力效果。中外知名企業各具特色的企業文化和成功經驗,無不啟示我們,企業文化建設需要更多的員工共同參與、共同發展、共同努力。
(二)企業文化是員工長期創造和升華的結果
任何企業的文化都是企業員工創造的,它是企業在長期的生產經營過程的積淀和員工先進思想的升華。建設企業文化的核心就是要培育和創造出符合企業實際、催人向上的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等深層的精神文化,以此來轉變觀念、陶冶情操、指導行為,形成鼓舞全體員工為實現企業目標而奮斗的強大的精神動力。江化公司在原有企業精神——“從嚴求實、團結奮進”基礎上,通過挖掘和創新,提煉設計了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等25項理念識別系統。如企業宗旨:“服務客戶、利益員工、回報股東、貢獻社會”;企業精神:“合成力量,萃取精華”;企業作風:“規范、精細、迅速”。這些理念文化,既有時代特征,具有企業個性和特點,這是公司員工共同智慧的結晶。
二、當前企業員工參與企業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一)企業思想認識發生偏差
由于市場競爭激烈,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為了生存,往往把精力集中放到生產經營上,沒有把員工文化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有的企業認為企業文化主要是企業家的文化,企業文化建設是對企業家文化的總結和提煉。在開展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僅僅依靠個別部門開展工作,忽視員工的參與度,員工只是被動地接受和服從,缺乏自下而上的溝通和反饋,員工沒有參與到企業文化建設中來,企業文化存在脫節、“兩張皮”現象。有的企業雖然設計了完善了企業文化體系,但僅僅熱衷于把企業文化設計出來,展示出來,通過文化展示改變社會形象,卻缺乏對員工進行深入的宣傳教育,提高員工素質,使企業的精神文化沒有得到廣大員工的廣泛認同和接受,沒有轉化為員工的群體意識和整體行為,企業文化建設的作用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
(二)員工參與的制度體系建設滯后
我國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員工參與制度體系還處于初級階段,尚未形成完整體系。沒有科學的評價標準,這樣就很難對員工參與到企業文化創建中的效果做出準確的判斷,員工參與企業文化機制就難以形成。有的企業員工參與企業文化建設的機會不多,渠道不夠。有的雖然也制訂了一些有關員工文化建設的制度,但激勵機制不到位,缺乏吸引力,員工參與企業文化建設的積極性不高。員工參與企業文化建設的深度和廣度,主要處決于企業的認識程度和員工的自覺性,因而各個企業的員工參與情況存在不平衡的情況。
三、建立和完善員工參與企業文化建設機制
針對目前企業文化建設中員工參與的現狀和特點,結合江化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的具體做法,我認為,建立和完善員工參與企業文化建設機制,需要從以下五個方面著手:
(一)提高員工參與意識,建立企業文化建設認同機制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搞好員工文化首先必須提高認識,增強企業領導的文化自覺性,應該看到,企業文化是企業領導人和全體員工在實踐中共同創造的,只有深入員工心中的企業文化才是有強大生命力。良好的企業文化必須營造一個和諧向上的環境,讓員工認同企業和員工是一個命運共同體,這是搞好員工文化建設的重要條件。
(二)提升員工參與能力,建立企業文化建設勝任機制
員工素質和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參與企業文化建設水平的高下,要把員工素質提高和能力的拓展與企業文化建設結合起來,在立足于推動企業文化在一個高的起點和層次上運行和發展上,努力提高參與者的素質。一是要制定企業的人力資源規劃,結合員工職業生涯設計,有針對性地對員工進行培訓和培養,不斷提高員工隊伍的素質;二是要根據企業生產經營工作實際,積極開展各項活動,組織員工參與其中,發揮員工的潛能。三是要鼓勵那些有專長的員工發揮自身的技能優勢,為企業文化的建設提供合理化建議。
(三)拓寬員工參與渠道,建立企業文化建設融入機制
我們知道,演員表演需要舞臺,同樣員工參與企業文化建設也同樣需要一定的平臺。如果沒有好的渠道,即使員工參與意識再強,自身素質和水平再高,員工參與就無從談起。企業文化本身是一種內在的價值理念,要通過一定的載體才能體現出來。除了組織員工開展勞動競賽、技術練兵、技能大賽等一些具有特色的集中評比活動以外,企業還可以利用開發新項目,增加新任務,為員工設定富有挑戰性但經過努力能夠完成的目標,用壓擔子賦予員工更多責任來提供員工發展機會。在活動載體設計中,企業黨、政、工、團要積極配合,履行好職責,特別黨員干部更要在其中發揮作用。
(四)增強員工參與動力,建立企業文化建設激勵機制
要把參與企業文化由企業和領導要求轉化為員工的自覺行動和內在需求,就要想方設法提高員工參與的動力。動力是做好工作的關鍵,如果員工沒有動力,員工出于上級要求也只是被動應付,出工不出力,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要提高員工的參與動力,就要建立健全相關的激勵制度和措施。要建立和健全有競爭力的薪酬激勵制度,健全人才隊伍建設,讓能者有發揮的空間,讓想干事的人能找到展示的平臺。實踐證明,在企業內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體現員工共建共享共榮的激勵機制,有利于倡導企業理念,增強榮譽感,促進員工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
(五)制定員工參與制度,建立企業文化建設長效機制
每一個員工都是企業的一分子,企業文化參與機制的最好體現,就是每個員工都能發揮其作用。要制定完善相關制度,確保員工參與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得到有效落實。首先是作為企業的領導者和管理者,要把員工參與作為機制建設確定下來,確實廣開言路、暢通渠道,為企業文化建設注入源頭活水。其次,要完善企業的規章制度,用制度把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工作內容、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固定下來,并進行學習宣貫,讓基層員工知道那些是該做的,那些是不該做的,要達到什么目標要求等等,這樣員工有“法”可依,可以理直氣壯地參與企業文化建設。再次要制定有效的考核機制,進行必要的獎懲。要把企業文化核心理念貫徹到經營管理中,變成具體的規章、制度、措施,讓員工自覺踐行,就必須制定有效的考核機制進行約束,可通過評先、物質獎勵、批評、罰款等手段獎優罰劣,促進企業文化建設不斷擴大覆蓋面,從管理上達到促進員工參與企業文化建設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曉敏.國有企業文化建設必須突出員工文化[J].企業與文化,2008(3):15-23.
[2]劉繼武.武漢企業文化建設的長效機制[J].冶金企業文化,2009(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