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雙娃(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穆寨街道辦事處農業綜合服務中心,陜西 西安 710609)
?
牛瘤胃積食的診斷與治療分析
宋雙娃
(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穆寨街道辦事處農業綜合服務中心,陜西 西安 710609)
摘 要:牛瘤胃積食病因復雜,為常見牛病,牛大量進食粗纖維飼料或易鼓脹飼料導致瘤胃擴張,容積增大,致使內容物阻塞或停滯,功能障礙,引起毒血癥或脫水等,診療不及時,直接導致養殖戶經濟損失,需予以重視,加強早期診斷治療。此文主要對牛瘤胃積食診斷與治療作出分析。
關鍵詞:牛瘤胃積食;診斷;治療
牛瘤胃積食為育肥牛飼養常見病,瘤胃中粗飼料聚積過多,使得瘤胃充盈,且胃壁擴張,導致機能障礙。此病好發冬春季,管理失誤為主要原因,多次或一次飼喂大量豆谷及飼料,導致牛消化不良,患病。牛瘤胃積食診斷與治療方法是以下分析重點。
1.1病因
此病可分繼發性和原發性,繼發性多因其他疾病繼發感染導致,例如牛瓣胃阻塞、真胃炎、瘤胃遲緩、創傷性網胃炎及熱性病等,導致牛瘤胃食滯;原發性多由過量采食草料引起,過多采食易膨脹飼料,更易患病,例如谷類飼料、豆類和精劣飼料;此外,牛因饑餓暴食精飼料,加上暴食后運動不良,飲水不足,消化能力差,導致發病[1];飼料突然更換,將適口性較差的飼料更換為口感較好、優質的飼料,也易引起瘤胃食滯。
在過多攝入飼料這一刺激下,牛神經體液的調節明顯紊亂,致使瘤胃收縮力擴張、遲緩、麻痹和減弱,真胃幽門部在非正常刺激下痙攣,內容物停滯,引起瘤胃積食。分析顯示,牛過量攝入較難消化的精飼料或粗飼料,瘤胃積食,引起胃壁擴張,且容積變大,麻痹瘤胃壁肌層,降低纖毛蟲活性及纖維分解菌,或者殺滅纖毛蟲活性,菌群共生失調,加上瘤胃腐敗內容物不斷增多,在有毒產物及發酵產氣等刺激下,胃黏膜壞死及發炎,導致瘤胃炎。病牛瘤胃滲透性明顯增強,出現脫水,血液中CO2結合力下降,且PH值相應下降,導致乳酸蓄積,引起酸中毒;病牛血循環障礙,降低肝臟的解毒功能,吸收腐敗產物,導致循環虛脫及自體中毒。
1.2癥狀
大量采食后數小時,出現癥狀,并引起酸中毒。初期病牛精神不安,比較焦躁,頻繁的回頭顧腹;出現食欲廢絕、流涎不止、反芻消失、呼吸急促和噯氣癥狀;腹部明顯膨脹圓碩,內容物堅實黏硬,按壓不留痕跡。腹部聽診時,蠕動音消失或減弱,腸音沉寂或微弱,并有便秘,其糞便較硬,為餅狀;少數下痢。直腸檢查瘤胃擴張,且容積后移增大,內容物黏硬。瘤胃叩診,中下層為半濁音或濁音,瘤胃上層有少量氣體積聚,呈鼓音。晚期病牛病情發展快,急劇惡化,瘤胃積液,肚腹脹滿,呼吸促迫和困難,每分鐘脈搏>120次,每分鐘呼吸>60次,伴眼球下陷,結膜發紺,臥地不起,全身衰弱,引起自體中毒及脫水,導致循環虛脫及昏迷。
1.3診斷
根據牛過食發病,且瘤胃充滿內容物,堅實或黏硬,腹圍增大,且呼吸促迫,腹痛明顯,可予以確診。
2.1促進內容物運轉
禁食,按摩瘤胃,每隔半小時1次,一次5~10 min。也可取大量溫水,灌服后按摩,效果佳;或取500~1 000 g酵母粉,每日2次,內服,化食。灌服木香導滯丸或反芻健胃散,木香導滯丸成分茯苓30 g、澤瀉15 g、大黃60 g、麥芽60 g、木香20 g、黃連15 g、六曲45 g、枳實45 g、白術20 g、黃芩20 g等;反芻健胃散用量300~600 g,開水沖調。
2.2消食化積
取常水6 000~10 000 ml、500~1 000 ml植物油或液體石蠟油、50~100 ml酒精、15~20 g魚石脂,內服。也可取0.01~0.02 g新斯的明或0.05~0.2 g毛果蕓香堿,給予其皮下注射,達到前胃神經興奮、促進內容物排除作用。在中藥上,選擇豬膏散、方大承氣湯等,豬膏散成分白芷10 g、滑石30 g、甘遂15 g、牽牛子30 g、地榆皮12 g、續隨子20 g、甘草25 g、官桂15 g;方大承氣湯成分芒硝150~300 g、大黃60~90 g、枳實30 g和厚樸30 g,開水沖調,給予灌服。
2.3病因治療
取100~200 ml氯化鈉溶液,靜脈注射,也可取溫食鹽水,對瘤胃進行洗滌,后使用促反芻液,促反芻液選擇10~20 ml安鈉咖注射液、100 ml氯化鈉溶液和100 ml氯化鈣溶液,靜脈注射。
2.4晚期療法
給予晚期病牛反復洗胃,取2 000~3 000 ml葡萄糖生理鹽水,0.5~1.0 g維生素C,20 ml安鈉咖注射液,并適當應用抗生素,實施靜脈注射,一日2次。使用強心補液,加快新陳代謝,保護肝功能,預防脫水。
2.5對癥處理
①如血液堿貯存下降,發生酸堿失衡,應取300~500 ml碳酸氫鈉,靜脈注射,也可選擇200~400 ml乳酸鈉靜脈注射,如失衡較嚴重,應取2~3 g維生素B1靜脈注射,解除酸中毒,增強丙酮酸鈉氧化脫羧。堿性藥物反復注射,易引起堿中毒,表現為全身抽搐和呼吸急速,此時應取15~300 ml稀鹽酸,內服。②為抑制乳酸,可給予其土霉素或青霉素內服,每隔12 h一次;如瘤胃鼓脹,需穿刺放氣,減輕病情。③選擇中藥消導方,輔助療效。消導方選擇木香導滯丸、曲蘗散、消滯湯和保和丸等。木香導滯丸成分茯苓30 g、澤瀉15 g、大黃60 g、麥芽60 g、木香20 g、黃連15 g、六曲45 g、枳實45 g、白術20 g、黃芩20 g等;曲蘗散成分青皮30 g、甘草15 g、蒼術30 g、枳殼30 g、麥芽45 g、陳皮30 g、六曲60 g、厚樸30 g、山楂45 g;消滯湯成分菜菔子30 g、山楂30 g、芒硝30 g、麥芽60 g、大黃20 g、六曲30 g;保和丸成分茯苓30 g、山楂60 g、菜菔子30 g、陳皮30 g、半夏30 g、連翹30 g和六曲60 g。④對于病情較重的,應給予瘤胃切開術,將內容物取出,取溫食鹽水,給予瘤胃洗滌。
牛瘤胃積食不僅對牛健康和生長有危害,還直接影響養殖戶經濟及長遠發展,必須對其診斷與治療高度重視,從各方面實現及時診斷及有效治療,減輕不良影響。筆者查閱資料后,分析牛瘤胃積食診斷與治療方法,極具價值。
參考文獻:
[1]董志剛,徐新柳.牛瘤胃積食的診斷與治療[J].江西畜牧獸醫雜志,2015,03:50-51.
(編輯:張淑鳳)
中圖分類號:S858.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99X(2016)06-0039-02
作者簡介:宋雙娃(1985-),男,陜西臨潼人,助理獸醫師,主要從事動物防疫與檢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