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玉萍
摘 要: 在大力推行回歸教育本位的背景下,作為長期奮斗在教育教學一線的一名教師,越來越開始重視和推崇高效課堂。真正的高效課堂應該從教師與學生,也就是教與學入手,研究主導和主體及二者的關系。教師的教就是把知識在學生身上同化,以我昭昭使其昭昭的過程;學生的學是主動的、積極的、快樂的,這樣教與學的有機結合就構建了高效課堂。
關鍵詞: 高中化學 高效課堂 “氣體摩爾體積”
“高效課堂”是指在課堂一定的時間內獲取最大教學效益的教學活動。它的宗旨是一切以學生為中心,一切以快樂為根本。它的指導思想是教師教學效益、效率的提高和學生學習效益、效率的提高,從而最終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它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先學后教,綜合滲透,全面發(fā)展”。下面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以《氣體摩爾體積》一課為例,談談構建高效課堂的體會。
一、明確目標,依托導學案,為高效課堂打好前站。
為了真正落實“先學后教,教學合一”的教學理念,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堅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學會,我們要提前制定“導學案”。導學案的編寫力求做到目標明確化、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所有問題的設置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力爭做到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不同的環(huán)節(jié)都有自己能夠解決的問題。課前讓學生帶著明確的學習目標溫故,為知新打下扎實基礎;課上讓學生帶著由淺入深的問題自主學習或小組合作漸漸快樂地遨游于知識的海洋,隨后設計了不同梯度的習題,讓每位學生都能感受到學習的充實、付出勞動的愉悅。課前導學案的充分準備,真正實現了教師帶著學生走向書本,學生帶著問題走向教師,為打造高效課堂,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組織課堂,利用導學案,為高效課堂打好攻堅戰(zhàn)。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恰當引入。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將一種情景引入課堂不僅可以使學生對將要學習的知識產生興趣,更重要的是可以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化學教學中,常常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產生憤悱的狀態(tài),激發(fā)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相互交流。例如在《氣體摩爾體積》教學中,在師生共同復習物質的量與粒子數、物質的量與質量的計算關系后,我引入體積這個物理量。學生立即提出疑問:物質的量與體積是通過哪個物理量建立聯系的?具體的計算關系是什么?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順利進入本節(jié)課的研究主題——氣體摩爾體積。此外,也可以從生產實際出發(fā),聯系新聞事件創(chuàng)設情境,還可以通過實驗引入。總之,不論從哪個視角、哪個方面創(chuàng)設情境,都會強烈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活躍學生思維,從而為課題的最終解決創(chuàng)造條件,為高效課堂打下基礎。
2.自主與合作,科學探究,實現高效。
朱熹曾經提出:“大疑則大進,小疑則小進。”學生帶著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因勢利導,有效組織其相互交流和討論,激發(fā)學生深入探究。例如:在本課教學中,我設計了三組遞進式的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進行探究:討論一:(1)通過課前對電解一定量的H■O得到H■和O■的物質的量的比,結合課堂上對實驗的觀察得出什么結論?(2)觀察課前對比1mol物質體積的計算結果,能得出什么結論?很快學生的討論結果是:相同條件下,固態(tài)、液態(tài)的摩爾體積不同而氣態(tài)的摩爾體積大致相同。伴隨結論學生又產生新疑問:為什么會這樣?順勢利導我立即提出以下問題,討論二:(1)從微觀粒子角度分析決定物質體積大小的因素是什么?(2)上述三方面因素中影響固體、液體摩爾體積的因素是哪些?影響氣體摩爾體積的因素是哪些?(3)能否從這兩個方面解釋在相同條件下為什么固體、液體摩爾體積不同?而氣體摩爾體積幾乎相同?在學生理解了影響氣體摩爾體積因素的基礎上我設計了如下問題,討論三:(1)通過上述素材,在相同情況下,影響氣體微粒間距離的因素是什么?綜合影響氣體體積的因素共有哪幾個方面?(2)如果在一定的溫度、壓強下,分子個數相同氣體的體積會是什么情況?說出你的理由。(3)如果是氣體單質、氣態(tài)化合物、混合氣體都會是這種情況嗎?學生通過對這三組問題的探究、交流,真正實現在活動中學習,在主動中發(fā)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創(chuàng)新,從而實現了學習高效。
3.適時評價,激勵探索,體現高效。
課堂評價是激勵學生積極參與、深入探索的重要途徑,也是激發(fā)學生深入思考,增強自信的有效途徑。教師的評價,應該從學生知識掌握程度和學生獨特個性、情感等方面入手,并且評價要把握良好的度。對學生的精彩之處,要不吝嗇贊美之詞,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對學生不足的地方,評價要恰到好處。
課堂要面向全體學生,在教學中我采用分層次教學,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適時組織評價。例如:在本課教學中,不論是問題探討還是習題鞏固都有一定梯度,讓不同層次學生都在表揚和激勵中獲得成功體驗,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在各自的起點上都有提高,從而真正實現高效課堂。
4.練習反饋,悟道求新,打造高效。
高效課堂要講練結合,適時練習既能促進學生相互啟發(fā)、開闊思路、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又能讓大多數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的信心和動力。在習題的選擇上一定要注意其針對性與啟發(fā)性,也要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例如:在本課的導學案中我將精選的習題分成三個層次,C層:判斷題:(1)標準狀況下,氣體的摩爾體積為22.4L。(2)在標準狀況下,1mol任何物質的體積都是22.4L。(3)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任何氣體粒子之間的距離相等。(4)在標準狀況下,22.4L的H■和N■的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約為1mol。該題面向全體學生,檢測學生對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程度。B層:在同溫同壓下,A容器中盛有H■,B容器中盛有NH■,若使它們所含的原子總數相等,則兩個容器的體積比是:A.2:1B.1:2C.2:3D.1:3。該題面向大多數學生,考查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程度。A層:在體積相同的兩個密閉容器中分別充滿O■、O■氣體,當這兩個容器內氣體的溫度和密度相等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兩氣體的壓強相等B.O■的質量小C.兩氣體分子數相等D.兩氣體氧原子數相等。該題面向一部分學習能力較高的學生,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等能力。這樣的習題訓練,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實現了學習的高效益,打造了高效課堂。
總之,課堂是否高效取決于教師對課堂的理解和把握,對學生的了解和引導;取決于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度,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教”與“學”有機結合,才能真正實現高效課堂教學。通過孜孜不倦的努力,讓課堂成為知識的超市、充滿生命的狂歡;讓課堂被民主、合作、和諧、欣賞浸潤,這里的每一顆心靈都被溫情懷抱,這里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