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華
摘 要: 小學語文教育中,理論知識與情感教育應該并存,這個階段的學生在自我控制力、思維能力方面都處于發育時期,對于周圍的一切新鮮事物都存在強烈的好奇心,教師要關注學生的這些特點,合理滲透情感教育,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基礎和健全人格,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本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 小學語文 情感教育 實施策略
情感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充分開發學生的潛能。人本身就是富有情感的動物,善與惡都是通過情感區分的,因此情感教育不僅是學生情感的延續,而且是對學生情感的認可。作為基礎學科,小學語文教育中應該積極融入情感教育,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全面分析和理解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并在平時教學中自然滲透這些教育,完善和豐富小學語文教學內容。
1.小學語文情感教育的概述
情感教育實際上與人類智力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通常情況下,人們將衡量智慧的指標稱之為智商,智商高就被認為聰明。但是這種結論,經過大量的實踐驗證,發現它是十分片面的,很多小時候比較聰明的孩子,由于在成長過程中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在學習態度方面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因此長大之后并沒有成為出類拔萃,智商卓群的人。這些例子告訴教育工作者,情感教育之于人類智力發育的重要性。很多著名的教學家都認為,從學生情感入手,培養學生良好的情緒、情感和意識,不僅可以提高學生抵御困難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抗挫折能力,還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一旦養成了這樣的習慣,經過后期努力,就可以成為非常優秀的人才。在我國素質教育全面普及的情況下,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傳統教育中忽視學生情感教育,只針對知識灌輸的教學方式是不科學的,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積極作用,是不可缺少的環節之一,應該在小學語文教育始終貫徹情感教育。
2.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有效對策
2.1利用教學情境,建立學生的情感體驗。
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已經十分常見,情境教學的優勢是可以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將一些難以理解的知識直觀化和具體化,還可以將語文知識中所蘊含的情感因素更加簡單地表現出來,開展情感教育需要借助這種教學手段來實現、表達。情境創建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展開,通過幻燈片展示和音樂背景的烘托,能夠更好地將學生的情感激發出來,并將他們的思維帶入情境中,從而實現理性教學與感性教學的融合。
比如:李白的《靜夜思》,教師在講解時,如果能夠使用多媒體設備將“月夜思故鄉”的鏡頭進行播放,同時配合基調深沉、節奏舒緩的曲子加以襯托,學生通過觀看這樣的影片,內心對思鄉的體悟會更深。很多時候,教師無需多言,學生已經完全可以幫助理解文章內涵,懂得其中隱藏的情感脈絡了。語文教育的本質不是要讓學生拿到多高的卷面分數,而是要讓學生真正從語文課堂上獲得心靈的慰藉和情感的滿足,這對于學生寫作、想象力的提高和情感的豐富都是非常重要的。
2.2豐富教學內容,滿足學生情感的探究需要。
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欲望,是加強學生情感教學的一個有效途徑。教師首先要找到切入點,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語文課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十分密切,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要最大限度地采用學生固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作為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從而激發學生主動探究和學習的興趣,最終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
比如,李紳的《憫農》,簡單幾句,將對農民辛苦勞作和對糧食珍惜的情感全部表達出來,但是學生初次接觸,通過這樣簡單的句子很難體會到作者的良苦用心,也會迫切想要知道這首詩中蘊藏的情感內涵。這個時候,教師首先要聯系生活實際,告訴學生我們平時吃的糧食,都是農民伯伯頂著烈日風雨,用辛辛苦苦的勞作換來的,并將其制作成多媒體播放,通過這樣的方式,將簡單的教學內容加以豐富,教導學生珍惜糧食,不浪費,不挑食,從小樹立勤儉節約的好品質,滿足了學生對于未知情感的探知需求。
2.3通過競爭合作,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
競爭合作,是指在教學活動中通過引導學生比學趕超,營造團結緊張、奮發圖強的心理氛圍,提升學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講授《橋》《金色的魚鉤》《倔強的小紅軍》之后,學生們對這幾篇課文還有些意猶未盡,教師利用這個機會,要求學生課外收集資料,聯系時代背景,分析老班長、老支部書記、陳賡這幾個不同時代的英雄形象,寫一篇心得體會準備到下一堂課上交流。這個決定很快在各組激起千層浪,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討論聲此起彼伏。同學們互動協作,各組很快準備好發言稿,選定了代表,躍躍欲試了。“評委團”也湊在一起展開討論,很快他們臉上現出會心的微笑。很明顯,合作點燃了學生創造的沖動,激活了學生的潛能。在這次嘗試中,學生個個熱情高漲,在合作討論中加深了對三位不同時代英雄形象的理解。在競爭合作中,既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能力,又培養了他們的團隊精神,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情感是人類作為珍貴的東西,也是人類與動物之間的本質區別,從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情感環境,培養學生積極、正面、健康的情感,這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巨大的現實意義,良好的情感,包含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對親情和友情的珍愛,等等。語文學科內涵豐富,教師充分借助教學手段,挖掘語文學科蘊藏的教學資源,不斷提升孩子的情商,幫助他們建立獨立的人格,不管是先天智力條件好,還是相對落后的孩子,通過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可以實現縮小這些孩子在智力上的差距,全面提升語文教育的整體水平,達到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
參考文獻:
[1]肖永斌.淺議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科學中國人,2014(08).
[2]施曉春.重視情感教育提高課堂實效[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