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小花
摘 要: 長期以來,如何更好地上好一堂課都是令老師感到頭痛的一件事,成功地導入一門新課,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吸引他們更深入地對課文進行研究。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有必要仔細考慮導入新課的方法,從而讓學生更深入地學習。
關鍵詞: 初中英語 導入新課 教學策略
“萬事開頭難”,如果將一堂45分鐘的課堂劃分為三部分,最重要的一部分應該是如何導入新課,成功地導入一門新課,可以讓學生迅速了解即將學習的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學好這節課內容。因此,采用何種方式進行課程的導入就成為上好一堂英語課的關鍵。
一、尋趣味案例,拉近課文與生活距離
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給學生講一個生活中有趣的故事或者案例,這個案例多與即將學習的內容相關,這樣當學生對教師講授的內容產生興趣并發現即將學習的內容有一定聯系的時候,就會感到課文與生活之間的距離是那么的接近,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比如在講授 “A trip to Hong Kong”一文時(牛津版八年級下),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作者一家去香港迪斯尼樂園游玩的事情,以書信的形式展現出來。為了讓學生在學習課文前能夠感到課文與生活之間的近距離,教師可以在上課前這樣引導學生:“Have you ever been to Disneyland or other amusement park?”教師詢問班級同學有沒有去過迪斯尼樂園或者其他的游樂園,班級中大部分學生都沒有去過迪斯尼樂園,但都去過amusement park(游樂園),于是紛紛回答道:“Yes.”教師發現大家都去過,于是拿出幾張去游樂園的照片繼續引導學生:“I went to Disneyland three years ago,Here are some pictures I took at Disneyland.”教師拿出來幾張在迪斯尼樂園游玩的照片與大家一起分享,同時讓大家一起探討自己游玩的游樂園與迪斯尼游樂園的不同,大家在探討過程中拉近了學習與生活的距離,教師再進行課文講解時,只需一句:“我們今天課文的主人公也去了迪斯尼。”即可讓學生迅速進入到課文學習中。
二、提懸疑問題,讓學生主動閱讀課文
學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因此我們在講課前如果能夠給學生提一些生活中具有懸疑性質的問題,學生聽后肯定會對這些內容感到非常好奇,這種好奇心會迫使學生急于獲取問題的答案,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引導學生主動地對課文內容進行自主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比如在講授 “Gulliver in Lilliput”一文時(牛津版八年級下),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格列佛在小人國的奇遇故事。為了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學生:“If one day you were tied and cant move.Suddenly a group of aunts come.What should you do?”教師沒有直接講課,而是給大家一個假設,假如一天你被綁在一個地方不能挪動,突然來了很多螞蟻圍攻你,你應該怎么辦?這樣一個問題非常具有懸疑性,有些在生活中見識過螞蟻力量的學生認為非常恐怖,他們有的說:“螞蟻看似不厲害,但是成千上萬的螞蟻能將大象吃掉,假如是我,我一定會盡全力逃脫出來的。”學生紛紛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見時機成熟,說道:“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中的主人公就遇到了一個類似的情節,甚至比這個還要恐怖,想了解的自己去看下課文吧。”教師吊足了學生的胃口,學生紛紛主動地閱讀課文。
三、選真實物品,更直觀理解課文形象
每單元的英語課文都會提到一個生活中常見的內容,面對這些內容,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是讓學生通過想象或者看圖片的方式進行了解,這種方式會讓學生感到學習內容離自己非常遠,或者有一種極為抽象的感覺,當學生帶有這樣的心理情感進行英語學習時,是不利于學習的。相反,如果教師能將一些真實的物品帶到課堂中進行課文導入,將更利于學生直觀地理解課文。
比如在講授 “My cousin and DIY”一文時,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DIY的故事,即自己動手制作一些生活用品。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DIY,教師可以在上課前拿出幾件自己動手做出的DIY作品,并這樣引導學生:“上課前我給大家看幾樣東西,第一個東西是一個墻上迷你收納,大家仔細看看這個收納像什么?”這個收納是教師用不穿的牛仔褲做的,于是學生回答道:“像牛仔褲。”教師繼續引導道:“對,確實很像牛仔褲,大家可能感到比較奇怪。其實它就是我用不穿的牛仔褲制作而成的。”學生一聽說是教師自己做的,對這個迷你收納更加感興趣,教師可以借此繼續引導道:“這種將生活中不用的東西進行重新設計有一個很響亮的名字,叫DIY,就是Do it yourself,大家只要勤動腦,都可以成為一位DIY設計師,咱們課文中就有一位DIY大師,跟我一起去見識一下好嗎?”學生對課文的積極性立即被調動起來。
總之,如何導入新課是令很多教師感到頭疼的一個問題,引入新課不僅要讓學生對課文內容產生極大的興趣,還要讓學生養成獨立學習的好習慣。為此,我們在進行英語教學的課程引入過程中,一定要從生活中尋找各種案例,使其更好地為課程引入服務。首先我們應尋找趣味案例,盡力拉近課文與生活之間的距離;其次可以提出一些懸疑問題,讓學生愿意自主學習,最后可以選取一些真實物品,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課文內容。
參考文獻:
[1]朱紅梅.試析初中英語教學中新課導入藝術.中學生英語,2012,12.
[2]王建美.淺談對初中英語新課導入方法的探索.校園英語,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