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秋姑
摘 要: 數學作為小學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在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智力水平都有待提高,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也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接受程度,往往采用的教學方式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之后,教師需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將數學中最重要的數與形進行有機結合,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更能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不斷提高學習能力。本文就小學數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應用進行研究,并提出科學、合理的建議。
關鍵詞: 小學數學 數形結合思想 應用方式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采用較直接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對這些知識進行深刻記憶,從教學實際效果來看這種教學方式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卻束縛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思維能力無法得到有效培養。將數形結合的思想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雖然也是直觀的教學方式,但是教師能夠利用數形結合思想中數與形的互相轉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學習中的難點和重點。數形結合思想的表現形式共有兩種,一為以數解形,二為以形助數,將這兩種形式與教學內容適當結合,就能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形結合思想
學習不是被動的過程,而是一個自我構建、自我學習的過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逐漸滲透數形結合思想,引導學生通過對數學實物的觀察,發現隱藏在數學知識背后的思想方法,深入理解數學的本質。例如:在北師大版三年級教材《千克、克、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日常生活,讓學生將從日常生活中了解到的物體質量概念與教學中的物體質量概念進行有機結合,幫助學生建立物體質量概念體系。如1克內的物體:乒乓球一個、花生一顆、粉筆頭一個等;10克內的物體:鉛筆一支、糖兩顆;50克內的物體:雞蛋一個、荔枝三個等;500克內的物體:牛奶兩包、字典兩本等;1千克內的物體:食用鹽兩包、蘋果5個等;1噸內的物體:小象一頭等。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只需要引導學生按照相應的數形結合方式,根據數量大小排列歸納圖形,就如之前的千克、克、噸物體質量概念單位一樣,就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思想和預估能力。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以形助數講解公式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雖然看起來教學內容十分簡單,但是其中還有很多復雜的公式需要學生背誦、記憶。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采用靈活的方式教學,使得學生認為只要牢記數學公式就能夠靈活運用,但事實并非如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特定的方式幫助學生記憶這些公式,當然最好的辦法就是數形結合思想中的以形助數方式。例如:在北師大版三年級《面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借助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1㎡、1cm、1dm正方形之間有什么不同,要求學生嘗試著畫出這三種大小的正方形,并由同學之間互相測量看看是否畫得準確;然后再引導學生對1㎡、1cm、1dm之間的關系進行推理;最后教師再進行總結。另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準備一張關系圖,比如1㎡的正方形中有100dm正方形,1dm正方形又有100個1cm的正方形,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能直接地思考單位之間的關系,對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著極大的幫助。
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借助數形理解重點
在實際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借助圖形的直觀性將數學中的重點、難點知識展現出來,使原本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形象,學生學習起來也更容易。計算問題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知識,更要理解數學算理,然而多數教師只注重數學計算方式的教學,忽視了理解算理的重要性,因此教師在數形結合思想的教學下,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設計教學環節,將教學難點和重點逐一突破,這樣就能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例如:在北師大版三年級《一天的時間》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突破計時法這一學習難點。首先應提出一些引導性的問題:“一天有多少個小時?為什么一天有24個小時?你怎么記錄這24小時的?”然后借助時鐘這一圖形,讓學生根據時鐘運行兩圈的延伸運動理解24時計時法,最后再讓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如清晨當時鐘指向8的時候自己在做什么,這樣一來學生就能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
四、結語
在小學數學數形結合思想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應逐漸將數形結合思想滲透進教學內容中,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接觸數形結合思想,然后教師再利用數形結合思想中的兩種表現形式,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最后教師可以利用數形結合思想將抽象的教學難點、重點,變得更加形象、簡單。這樣一來,學生不僅更容易理解數學知識,而且提高了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鐘國霞.數無形時少直覺形少數時難入微——談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應用[J].新課程導學,2012,06:64-65.
[2]王靜.例談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J].考試周刊,2013,11:82-83.
[3]孫似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形結合思想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4,91:77.
[4]梁秀娟,蔣建華.淺議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與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2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