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美仙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安徽合肥 230011)
?
實習護生技能競賽帶給臨床教學的反思
畢美仙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安徽合肥 230011)
關鍵詞:實習護生;技能競賽;臨床教學;教學反思
實習護生技能大賽不僅是一場融教學性、比賽性、實踐性于一體的臨床技能培訓,也是檢驗各醫院教學培訓成果的舞臺。我院作為教學醫院,組織實習生參加了各高校的技能競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也存在很多不足,從競賽中反映出來的問題給我們的臨床教學和培訓帶來反思,以利于今后在臨床教學及技能訓練中改進,為實習護生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1.1查對流于形式
查對是臨床技能操作中的重要環節,三查七對是護理操作中的基礎,現在各高校的技能競賽以案例為主線,每一個環節都有可能設置“陷阱”,包括患者腕帶信息的核對、物品的核對、藥品的核對、床頭卡的核對等。在臨床實際操作中,要求至少使用兩種核對方式進行查對,但在競賽前的技能操作訓練指導中,查對時口述多,以致在競賽過程中查對不仔細、遺漏較多,有時未發現實質性的錯誤。如有一案例是為患者做青霉素皮試,在案例設置中,患者的床頭懸掛有青霉素過敏史的標識,而少數護生在查對時未發現。
1.2綜合判斷能力不足
現代的技能競賽已不完全局限于對單項護理技術操作的考查,各高校在設置病例時應充分考慮臨床的復雜性,通過競賽提升護生的綜合判斷能力。如有一案例是醫囑給予輸液治療,但輸液使用的藥物是需要控制速度的,而有些護生只機械性地完成輸液操作,不知道該藥物的作用及特殊注意事項,未使用輸液泵,這說明護生的綜合判斷能力不足。
1.3發散性思維及臨床思維能力欠缺
高校技能競賽命題不會指明要求做何項操作,而是通過給出的案例讓選手評估患者,綜合分析后給患者實施護理措施。在臨床技能教學中,我們的培訓往往是遵醫囑給予各項護理操作,對護生自主選擇護理操作能力的培養相對不足,以致護生在技能競賽中表現為發散性思維欠缺。護理操作不是簡單的某項操作,而是整體護理的實施。如案例中給急性左心衰患者吸氧,護生在完成吸氧的操作中未關注患者的體位和心理感受及操作速度,仍然按照吸氧的操作流程完成操作,顯示出臨床思維能力不足。
1.4團隊協作能力有待提升
護生在臨床實習過程中很少獨立完成護理操作,而競賽前的強化訓練主要以模擬為主,護生缺乏真實的臨床操作體驗,導致團隊協作能力不足。
2.1強化護理技能操作訓練,將理論融入臨床技能操作中
通過分析實習護生技能大賽的案例和在競賽中反映的問題,提示在臨床教學中進行規范操作技能教學的同時,需要強化理論知識的學習。在教學方法上,變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為以教師為主導、護生為主體的教學,教師由知識、技能的傳授者向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指導者轉變,護生由知識、技能的被動接受者向知識、技能的探索者轉變,來培養護生的學習主動性[1]。改進臨床教學方法,探索靈活、多樣、開放的訓練方式,在臨床實踐過程中,融“教、學、做”為一體[2],強化護生操作技能的培養和訓練,重視開發護生智力,促進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
2.2以案例教學為主線,注重全面評估,提升護生的發散性思維和臨床思維能力
在護理技能操作比賽中,所有的護理操作都是基于選手在評估患者后實施的,評估得越全面,了解的信息也就越多。而臨床帶教偏重于操作步驟,忽視操作前的評估。提示在臨床帶教過程中,應結合臨床案例實施整體護理,將護理程序應用于操作的全過程,在強調護理操作規范性的同時,強化護理實施前的全面評估,包括環境的評估、物品的評估、患者的病情和患者對該操作認知反應的評估等。在臨床教學中注重護理評估,充分了解每一位患者的需求,制訂個性化的護理計劃,滿足其特定的需求。在競賽前的訓練中,應強化隨機變化的具體訓練,以案例教學為主線,不能只重視口頭強調,應設置多種情境強化培訓和指導,在護理操作培訓的基礎上,注重護生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
2.3改進臨床操作帶教模式,融溝通服務、健康教育為一體
護患溝通是臨床護理的一種服務手段、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已成為護理工作的一種專業技能。改善溝通環境,增加溝通機會,在臨床教學中增加交流技巧的訓練內容,采取不同的方式,根據不同的情景進行訓練。帶教教師應教會學生溝通的技巧,在每一項護理技術操作時告知操作目的、注意事項及配合要點,臨床帶教中注重對護生進行專業知識的灌輸、操作技能的訓練,并融入人文知識和健康教育內容,提高護生溝通交流和關愛患者的能力。應用情景教學法、PBL教學法、角色扮演法、演示示范法,使護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把操作貫穿于不同案例中,引導護生在不同情景中,在不違反操作原則的基礎上靈活運用所學的人文關懷、語言溝通等知識,有計劃、有組織地完成操作[3]。
2.4更新臨床教學理念,培養復合型護理人才
傳統的臨床帶教大多是教護生給患者做一項什么操作、操作怎么完成,而很少引導護生思考為什么這樣做、如何做。在臨床帶教中,改進出科考試的方式,將重點考核的操作項目融入案例中,護生通過對案例的觀察和判斷采取合適的護理措施,調動護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護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護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護生的心理應激能力和面對緊急情況的應變能力[4],以培養臨床復合型護理人才為目標。競賽前結合臨床案例強化操作練習,熟練掌握操作步驟,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求速度。
實習護生護理技能大賽不僅僅是對參賽學生技能水平和指導教師教學水平的考驗,也是各家教學醫院展示自己臨床教學水平的平臺。我們應把實習護生護理技能競賽作為新契機,不斷總結經驗與教訓,以技能培訓和考核為突破口,以案例教學為主線,更新臨床教學觀念,將理論與臨床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推動臨床教學工作。護理技能競賽不但鞏固了護生的專業技能知識,提高了護生的綜合素質,而且為培訓的護生提供了就業競聘的優勢。通過實習護生的技能競賽,發現和了解臨床技能培訓中的不足,借鑒同行中的優秀經驗,改進臨床教學方法,促進臨床教學的改革與發展。
參考文獻:
[1]董萍華.淺談護理技能競賽的指導經驗與教訓[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21):3027-3028.
[2]潘芬忠,肖娟,張惠.護理技能比賽對實踐教學改革的啟示[J].當代護士,2014(2):13-15.
[3]宋文娟,黃秋杏,涂臘根.對護理技能競賽的思考[J].全科護理,2013,27(8):766-767.
[4]何新華,周俊杰.對與臨床對接的護理技能競賽的思考[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1):77-78.■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1246(2016)12-00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