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芳
【摘 要】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部分,不僅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影響著學生其他科目學習的效果和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能力。現階段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不充沛,學習效果也并不理想,因此,還需要教師能夠加強對教學方法的改進完善,以實現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就高中語文閱讀的有效教學進行了研究分析。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教學
前言
在新課改背景下,學校愈發重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閱讀能力是學生學習生活中必備的一種能力素養,高中生面臨著高考的嚴峻考驗,更應該注重在閱讀能力的培養,因此,要求高中語文教師能夠積極尋求更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果,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一、高中語文閱讀有效教學意義
高中語文閱讀的有效教學能夠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思維是一個人智慧的反應,是大腦對客觀事物形成的核心思想。而閱讀能夠使多種不同的思想在學生大腦中碰撞、結合,從而促使其思維的發散。相關研究也表明,經常閱讀的學生往往學習成績更好,其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也與其他閱讀較少的學生相比更為優秀。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僅能夠獲得大量的新知識,也在對文章多方面的思考中對作者思想、表達情感進行了更深入的理解,潛移默化中實現了自身閱讀水平、思維能力的提升。
高中語文閱讀有效教學對學生語感的培養有重要作用。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僅會要求學生安靜閱讀文章,同時也會要求其有感情的大聲朗讀文章內容,將自己完全帶入文章情境之中,充分體會作者的情感,并在朗讀中熟悉語句的運用方法,獲得語感。
同時,高中語文閱讀的有效教學也能夠對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起到積極作用。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獲得大量的新知識,獲得充足的寫作素材,并保證語句的通順流暢,為語文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高中語文閱讀有效教學策略
(一)樹立符合課改要求的教學理念
高中語文教師應盡快更新自身教學理念,樹立符合課改要求的教學理念,將學生文化修養和正確價值觀的培養作為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在以往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為了節省課時以向學生傳授更多語文知識,通常會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有限的幾篇經典文章,要求學生學會更多的閱讀技巧,但是這種方式難以使學生養成主動閱讀的好習慣,甚至會對語文閱讀產生排斥感,不利于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因此,教師應轉變原有教學理念,注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引導學生主動閱讀更多的文章,提升其文化素養。例如在留作業時,盡量少留需要書寫的作業,鼓勵學生在課后時間讀一些文章,為學生提供充足的閱讀時間,拓展其閱讀范圍。
(二)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對語文閱讀的興趣能夠使學生更加積極的投入到閱讀學習中,因此,教師應采用一定的教學對策,對學生閱讀興趣進行培養。
例如高中生十分喜愛娛樂報道、小說、歌曲等,教師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可以充分運用學生這一興趣愛好,鼓勵學生每天閱讀一篇自己喜歡的娛樂報道、抄一首自己喜歡的中文歌曲歌詞、或是布置一部學生較為感興趣的小說,要求學生在閱讀、抄寫后,能夠對其中的語言表達方式、事物描寫手法以及蘊含情感進行深入體會,并將一些自己認為比較好的詞語、句子記錄下來,為所閱讀的小說寫一篇讀后感,使學生在完成自己十分感興趣的事情同時,能夠逐漸提升閱讀能力,并養成主動閱讀的好習慣。
再例如高中生十分容易被周圍各種因素所影響,具有一定的好奇心,教師可以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在學生閱讀前,首先為學生展現與閱讀內容有關的圖片、視頻,或是播放與其主題相關聯的音樂,激發起學生強烈的閱讀欲望,并使學生不知不覺融入到文章情境中,更加投入的進行語文閱讀學習。
(三)充分挖掘教材資源
教材是課程最主要的來源。因此,教師應充分運用教材,深入挖掘其中能夠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部分,并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實現教材的巧妙運用,在教師引導下,對學生閱讀興趣和主動性進行培養。
例如在閱讀教材課文《雷雨》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使每位學生更深入的了解文章中人物情感,同時鍛煉學生的語感和對文章的理解能力。教師也可以邀請幾位學生將教材當作劇本,向全班同學表演這一部分內容,充分滿足學生的表演欲望,親身體會文章中人物情感,更深刻的理解作者思想,提升學生閱讀興趣,使其更加主動的投入到語文閱讀學習中。
(四)延伸學生閱讀空間
僅靠課內閱讀無法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也難以達到增加學生閱讀量的要求,因此,教師應實現學生閱讀空間的延伸,引導學生在課后時間進行自主閱讀,向學生推薦比較好的閱讀刊物,并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閱讀交流平臺,使學生能夠將課外閱讀中獲得的感悟分享給其他同學,并推薦自己認為比較好的書籍、報刊,使學生在交流中獲得愉悅感和自豪感,進一步促進學生閱讀積極性的提升。同時,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關注廣告語、新聞標題等,培養其文學敏感度,養成主動閱讀的好習慣。
三、結論
語文閱讀教學對學生閱讀能力、文化素養、理解能力、思維能力等方面的培養都具有重要作用,教師應樹立符合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延伸學生閱讀空間,幫助學生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以實現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英華.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1(2):141-142
[2]程玄福.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9(2):198-199
[3]包穎.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策略研究[J].才智,2014.9(27):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