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靜+石鵬
【摘 要】為了了解初中生“灑掃應對”能力發展狀況,本研究利用問卷對學生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男生在“灑掃應對”各因子的得分要低于女生,且差異顯著;獨生子女的“灑掃應對”得分均高于非獨生子女,且在“灑掃能力”因子上的差異極其顯著;學生干部的“灑掃應對”各因子得分要比其他學生高,絕大多數因子間的差異達到顯著水平;除了“應對能力”外,七年級學生的各因子得分高于八年級,且差異顯著;七年級各班間的差異不顯著,但八年級在各個因子間的差異達到了顯著性水平;學生的“灑掃應對”能力在父母親學歷間的比較均存在顯著性差異,但與父母親的學歷并沒有明顯的正比或反比的關系,父母親為“大學”學歷的學生在各個因子的得分均比其他學歷的要高。
【關鍵詞】初中生 灑掃應對 現狀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1B-0028-04
一、問題的提出
“灑掃應對”出自朱熹的《〈大學章句〉序》:“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而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文?!?/p>
“灑掃”指對學生教育要從生活的勞動教育入手,讓學生從灑掃庭院開始體驗勞動;“應對”指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禮節教育,就是讓未成年人從生活禮儀開始學會謙恭待人?!盀邞獙Α苯逃ㄉ钅芰?、勞動技能的日常生活習慣養成教育、人際交往的禮節禮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是將世界推向文明、推向幸福的重要力量。對學生進行“灑掃應對”教育不僅有利于家庭和睦、社會和諧,更有利于民族和國家的發展。同時,“灑掃應對”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保障,是學生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盀摺庇兄趯W生更好地獲取知識、提高創新實踐能力,學會自尊,增強自信、增強體質,養成節約、孝順習慣,培養責任心和感恩心……而“應對”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而且也是人際交往交流信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是個體認識自我、完善自我、實現自我的重要手段。只有學會了“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等基本的技能和禮儀,才能更好地“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
當今的中學生絕大多是獨生子女,許多家長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一些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忽視對孩子的“灑掃應對”教育,造成不少中學生自立自理能力差,唯我獨尊、目無法紀、為所欲為,不講禮貌,不懂尊重、禮讓他人,缺乏有效的溝通技巧等。可見加強對中學生進行“灑掃應對”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為了更好地設計出適合本校初中生的“灑掃應對”教育校本課程體系以及家庭教育指導等教育對策,我們通過問卷對本校初中生的“灑掃應對”能力現狀及其影響因素進行調查分析。
二、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南寧市第十四中學建政校區和瑯東校區七、八年級15個班的學生669人(共施測714人,無效問卷45份),其中男生361人,女生308人;七年級388人,八年級281人。
(二)研究工具
本次調查采用的是自行編制的《南寧十四中學生生活自理狀況及文明禮儀情況調查問卷》。該問卷共134道題(其中,4道主觀題,3道測謊題),包含6個內容量表:(1)灑掃態度;(2)灑掃能力;(3)灑掃行為;(4)應對態度;(5)應對能力;(6)應對行為。
(三)測試過程
本次調查提前將問卷導入“問卷星”調查網站,以班級為單位,利用自習課在電腦室讓學生登錄網站進行測試。主試為本課題研究者,施測時主試按要求朗讀指導語,并回答學生在問卷填寫過程中所遇到的疑問。
(四)統計處理
測試的所有的數據均采用 spss17.0 進行統計處理。
三、結果與分析
(一)初中生“灑掃應對”能力的性別差異
為了了解不同性別初中生的“灑掃應對”能力差異情況,本研究使用 t 檢驗對不同性別的學生在“灑掃應對”能力的差異進行了比較,結果見表1。
(二)初中生“灑掃應對”能力在是否獨生子女間的差異
為了了解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初中生在“灑掃應對”能力的差異情況,本研究使用 t 檢驗對是否獨生子女在“灑掃應對”能力的差異進行了比較,結果見表2。
由表2可以看出,獨生子女在所有因子的平均分均高于非獨生子女,且在“灑掃能力”因子上的差異極其顯著。
(三)初中生“灑掃應對”能力在是否學生干部間的差異
為了了解是否擔任學生干部的“灑掃應對”能力差異情況,本研究使用 t 檢驗對擔任干部和不擔任干部間學生在“灑掃應對”能力的差異進行了比較,結果見表3。
由表3可以看出,擔任學生干部職務學生的“灑掃應對”各個因子的得分均比不擔任學生干部的學生要高,除了“應對能力”因子外,在其余因子和“灑掃應對”總分上的差異均達到顯著性水平,且差異極其顯著。
(四)初中生“灑掃應對”能力的年級間差異
為了了解不同年級學生的“灑掃應對”能力差異情況,本研究使用 t 檢驗對七、八年級學生在“灑掃應對”能力的差異進行了比較,結果見表4。
由表4可以看出,除了“應對能力”因子之外,七年級學生在各個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八年級學生,且在“灑掃行為”上的差異顯著,在“灑掃態度”“應對態度”“應對行為”和“灑掃應對”總分上的差異極其顯著。
(五)初中生“灑掃應對”能力在同一年級各班級間的差異
為了了解不同班別學生間的“灑掃應對”能力差異情況,本研究分別在七、八年級的班級間學生的“灑掃應對”能力進行比較分析,結果見表5。
由表5可以看出,除了“應對能力”這個因子之外,七年級各個班級在各個因子間的差異不顯著;除了“灑掃行為”和“應對行為”之外,八年級各個班在所有因子上的差異均達到了顯著性水平,且在“灑掃態度”“應對態度”和“灑掃應對總分”上的差異達到極其顯著的水平。
(六)父親學歷對初中生“灑掃應對”能力的影響
為了檢測父親的學歷對于初中生“灑掃應對”能力的影響,將父親的學歷分為“初中及以下”“高中”“大學”“研究生”四個類別,并對這四個類別學生的“灑掃應對”能力進行比較分析,結果見表6。
表6表明,從整體上看,學生的“灑掃應對”各因子的得分與父親的學歷并沒有明顯的正比或反比的關系,父親為“大學”學歷的學生在各個因子的得分均比其他學歷的要高。除了“灑掃態度”和“應對態度”之外,其余因子在父親學歷間的比較均存在顯著性差異。
(七)母親學歷對初中生“灑掃應對”能力的影響
為了檢測母親的學歷對于初中生“灑掃應對”能力的影響,將母親的學歷分為“初中及以下”“高中”“大學”“研究生”四個類別,并對這四個類別學生的“灑掃應對”能力進行比較分析,結果見表7。
表7表明,從整體上看,學生的“灑掃應對”各因子的得分與母親的學歷并沒有明顯的正比或反比的關系,母親為“大學”學歷的學生在各個因子的得分均比其他學歷的要高。除了“灑掃態度”之外,其余因子在母親學歷間的比較均存在顯著性差異。
四、討論
通過對本校學生“灑掃應對”情況的調查和分析,在本研究范圍內可以看出:
(一)男生在各個因子的得分均少于女生,除了“灑掃能力”因子外,其余因子間的比較均存在顯著性差異,且大多數存在極其顯著的差異。
在成長過程中,初中階段的男女生在生理和心理成長上具有較大的性別差異:男生天性活潑好動、思維活躍、個性張揚、叛逆心和破壞性強,他們坐不住、玩心重、注意力不夠集中。他們無法像女生那樣細心地完成一些家務活,他們不太愿意遵守規則,更易給人以丟三落四、不守規矩和不懂禮貌的感覺。相比之下,女生乖巧聽話、認真心細、有責任心,接受信息能力強,而且她們的情緒比較于男生要穩定和理性,更善于執行照做和模仿,也更傾向于接受社會規則的制約,所以更能給人以較男生更強的自理能力和乖巧懂事講禮貌的印象。
隨著社會的發展,雖然女性的社會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中國的社會主流家庭生活觀念仍然是男主外女主內。因為社會對于兩性的性別角色要求有所區別,所以在家庭教育上,對于女生的“灑掃應對”能力的要求相比于男生要高。在學校里,因為女生懂事、心細、更負責任,所以教師也更傾向于讓女生來擔任班干的職務、參加各種社會活動,這些活動讓女生有了更多的提高自己的溝通、領導、組織和“灑掃應對”的能力。
(二)獨生子女在所有因子的平均分均高于非獨生子女,且在“灑掃能力”因子上的差異極其顯著。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獨生子女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相比于非獨生女子來說會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弱點,如獨立性差、耐受挫折性差、過于以自我為中心等。但在本研究中,我們發現,獨生子女在“灑掃應對”所有因子的平均分均高于非獨生子女,而且在“灑掃能力”因子上的差異還達到了極其顯著的水平。
這也許是因為獨生子女的家長也越來越意識到孩子的“灑掃應對”能力的培養,相比于有兩個孩子的家庭來說,只有一個孩子的家長有更多的時間對孩子進行相關的教育。且不少非獨生子女家庭更多為再婚家庭或者非公務員非事業單位人員的家庭,再婚家庭的父母對孩子存在愧疚感,對于孩子更多的是不理智的溺愛;而非公務員非事業單位人員的家庭能生二孩的家庭經濟實力不錯,母親多為全職媽媽,有更多時間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反而剝奪了孩子鍛煉自理能力的機會?,F在,國家開始實行了全面二孩政策,非獨生子女的“灑掃應對”的能力培養成為了我們不得不關注的新問題。
(三)擔任學生干部職務學生的“灑掃應對”各個因子的得分均比不擔任學生干部的學生要高,除了“應對能力”因子外,在其余因子和“灑掃應對”總分上的差異均達到顯著性水平,且差異極其顯著。
在選擇學生干部時,“灑掃應對”能力強的學生更容易被教師和其他學生青睞并“委以重任”。而在擔任學生干部職務的學生也較其他學生更嚴格地要求自我,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接人待物上都盡可能地做好表率作用,而且作為學生干部也比其他學生有更多的鍛煉能力和參與社會活動的機會。所以,學生干部在“灑掃應對”各因子上的得分較其他學生要高是必然的。當然,這樣正常的現象也提醒我們在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不應將鍛煉的機會集中在少數學生干部身上,應創設更多的平臺讓更多的學生得以鍛煉自我和展示自我。
(四)除了“應對能力”因子之外,七年級學生在各個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八年級學生,且在“灑掃行為”上的差異顯著,在“灑掃態度”“應對態度”“應對行為”和“灑掃應對”總分上的差異極其顯著。
按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在各方面的能力應有所提升,可為何七年級在“灑掃應對”絕大多數因子上的得分比八年級要高,且都達到了顯著差異的的程度呢?這也許是因為剛剛進入初中,學校和家長都比較重視孩子對初中生活的適應教育,關注孩子在進入初中后的自立自理能力的培養,要求孩子能遵守學生的規章制度。而八年級學生的學業較七年級要重,無論是教師和家長都更傾向于關注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而放松了對“灑掃應對”能力的要求。而且一年的初中生活已讓八年級學生熟悉學校的生活,他們已不像剛入學時那么遵規守矩,所以相對于七年級的學生來說在文明禮貌上的表現要稍弱一些。但八年級的學生接觸的事物要比七年級的學生多,也更為成熟,所以在“應對能力”上的得分要比七年級的得分稍高。總的來說,八年級學生在“灑掃應對”各個因子上的得分要比七年級的低并非“能力”問題,而是“態度”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和家長在教育過程中不能只關注成績,還應關注孩子的“灑掃應對”方面的培養。
(五)除了“應對能力”這個因子之外,七年級各個班級在各個因子間的差異不顯著;除了“灑掃行為”和“應對行為”之外,八年級各個班在所有因子上的差異均達到了顯著性水平,且在“灑掃態度”“應對態度”和“灑掃應對總分”上的差異達到極其顯著的水平。
由于實驗學校實行平均分班的緣故,七年級各班級學生間的“灑掃應對”能力狀況是平衡的。而“灑掃應對”狀況在八年級各個班級間卻存在顯著性差異,這是由于班主任對于“灑掃應對”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和班級管理的不同所造成的。這同時也說明了學校教育對學生“灑掃應對”能力的培養的重要作用,學校應重視對學生“灑掃應對”能力的培養。
(六)學生的“灑掃應對”能力在父母親學歷間的比較均存在顯著性差異,但與父母親的學歷并沒有明顯的正比或反比的關系,父母親為“大學”學歷的學生在各個因子的得分均比其他學歷的要高。
這也許是因為初、高中學歷的父母比較于大學學歷的父母來說在家庭教育方式上沒有那么理性和科學,而且初、高中學歷的父母在生活中吃了沒有文化的苦,他們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過讀書改變目前的生活狀態,所以在教育上更偏重于子女的學習,而忽略了孩子“灑掃應對”能力的培養。而研究生學歷的父母由于高學歷讓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更為順利,所以他們也同樣更關注孩子的學習。
五、結論
通過對本校學生“灑掃應對”情況的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一)男生在各個因子的得分均少于女生,除了“灑掃能力”因子外,其余因子間的比較均存在顯著性差異,且大多數存在極其顯著的差異。
(二)獨生子女在所有因子的平均分均高于非獨生子女,且在“灑掃能力”因子上的差異極其顯著。
(三)擔任學生干部職務學生的“灑掃應對”各個因子的得分均比不擔任學生干部的學生要高,除了“應對能力”因子外,在其余因子和“灑掃應對”總分上的差異達到均達到顯著性水平,且差異極其顯著。
(四)除了“應對能力”因子之外,七年級學生在各個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八年級學生,且在“灑掃行為”上的差異顯著,在“灑掃態度”“應對態度”“應對行為”和“灑掃應對”總分上的差異極其顯著。
(五)除了“應對能力”這個因子之外,七年級各個班級在各個因子間的差異不顯著;除了“灑掃行為”和“應對行為”之外,八年級各個班在所有因子上的差異均達到了顯著性水平,且在“灑掃態度”“應對態度”和“灑掃應對總分”上的差異達到極其顯著的水平。
(六)學生的“灑掃應對”能力在父母親學歷間的比較均存在顯著性差異,但與父母親的學歷并沒有明顯的正比或反比的關系,父母親為“大學”學歷的學生在各個因子的得分均比其它學歷的要高。
【參考文獻】
[1]朱杰人.朱子全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2]王定華.關于中小學德育工作的若干任務[J].中小學德育,2011(1)
[3]李小魯.中小學德育課程改革的整體思考[J].思想政治課教學,2003(6)
[4]涂愛榮.朱熹童蒙教育思想及實踐探索[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2(1)
[5]劉欣欣.中學生生活技能量表的編制和信效度檢驗[J].教育科學,2006,(2)
[6]張曼.提升學生生活能力的綜合實踐課程開發——基于勞動技術教育視角[D].華中師范大學,2014
[7]楊德堯.初一學生生活自理能力的現狀與對策[J].教學與管理,1998(12)
[8]楊敏.中學生活德育的現狀關注及走向探究[J].教育科學論壇,2012(7)
[9]許鵬程.學生自理能力弱的成因及對策[J].職業技術教育,2000(10)
[10]崔紅.試論生活教育的意義與實踐[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11)
[11]馮艷琴.農村初中學生生活技能的調查研究[D].西南大學,2010
[12]余曉潔.初中學生生活技能現狀及干預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4
【基金項目】廣西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A類(資助經費重點)課題《中學“灑掃應對”校本課程的研究——以南寧市第十四中學為例》研究成果。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