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琦
【摘 要】簡要分析加強物理實驗的必要性及當前中學物理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闡述改進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三種策略,即重視課堂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與總結能力;重視教材課后實驗,努力創設學生動手實驗機會;切實發揮實驗室作用,為學生提供實驗條件。
【關鍵詞】中學 物理實驗 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1B-0150-02
物理實驗是幫助學生深化理解物理知識的重要途徑,物理實驗操作性強,需要學生掌握基本方法與基本技能,對學生動手能力要求較高。但實驗有助于學生深化相關物理概念與規律的認識,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塑造優秀品格。物理實驗課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對學生的學習與成長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加強物理實驗教學的必要性
物理實驗教學注重實際操作,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物理實驗教學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大有裨益。
(一)物理實驗教學符合素質教育要求
在物理教學中合理運用物理實驗教學,不僅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學好物理知識和應用物理知識,而且有利于學生發現物理學中蘊含的物理思想。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個生動活潑的過程,物理實驗教學能夠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和思維創新的能力,給學生提供便捷的研究物理知識的途徑。物理實驗同時也帶給學生開闊的探索空間,讓他們積極探索,習得知識。逐步提高自己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物理實驗教學符合素質教育理念。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科學知識是嚴肅的,但是教學方法卻是多樣的,物理實驗教學可以提高物理教學結構的靈敏度、靈活度。中學物理的教學對象是青少年,學習興趣是他們學習入門的首要動力。物理實驗教學注重實際操作,這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驗,通過驗證此物理現象與彼物理現象之間的區別或內在聯系,可以實現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目的。物理實驗教學有助于學生自己把相關物理公式、定理等系統地連貫起來,形成知識體系。如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幾乎每一個物理定理都對應一個或多個物理實驗,通過實驗讓學生親身感受一個定理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對實驗進行總結、分析,訓練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可見,物理實驗數學為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供了一個途徑,實現素質教育目標。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學習是一種有目的使用有效方法獲得知識或技能的過程,素質教育要求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目標性、責任性是學習的主要特點,培養學生學科意識和學科思想有助于學生對物理知識形成整體的、系統的認識,加深對物理學科的了解。要想培養學生學科意識和學科思想,老師可以通過物理實驗教學來實現。教師通過與學生一起做實驗,在實驗中潛移默化地將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探究的意識傳給學生,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當前中學物理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舊的教育理念下,學校教育以培養學生應試能力,不斷提高升學率為目的,考試分數是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在這種形勢下,物理實驗教學免不了受其影響。重視向學生灌輸知識,忽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大量運用題海戰術,使學生也變為做題的“機器”。不重視實驗,無法完善地開展實驗教學,通過實驗教學對學生進行創新性的教育。在這樣教育觀念指導下,就是開展物理實驗教學,很多教師也只是刻板地按照課本照本宣科式地進行,沒有靈活處理,使物理實驗更具趣味性和探究性,使得學生在本就不多的物理實驗課上逐漸地失去做實驗的興趣。
三、改進物理實驗教學的策略
(一)重視課堂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與總結能力
形象真實、生動有趣是物理實驗的特點,通過物理實驗,還原物理場景,可以增強學生學習印象。俗語講:“百聞不如一見,百看不如一做。”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前提,物理實驗可以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學生感性認識多了,自然而然就能夠在教材的引導下總結出物理知識和規律。按照新課標的要求,重視課堂實驗,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觀察與總結能力,這就對教師教學提出了具體要求。重視課堂實驗,要求教師課前仔細研究教材,認真備課,充分利用課堂時間為學生展示出豐富多彩的物理現象。如課本上的一幅有關物理現象的圖,教師可以通過做實驗來展示。又如音調和頻率實驗,可以就地取材進行實驗,直接在物理課堂上展示,在鋼筆帽內裝入不同高度的水,然后直接用嘴吹出不同的聲音。學生通過觀察從中可以發現,當水量不同時,音調就不同。重視課堂實驗并不意味著要教師單獨進行實驗,相反,它要求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到課堂實驗中去,廣泛交流。如在《聲音的產生與傳播》這章,教師可以事先準備三個能敲出聲音的物體,如音叉、茶杯和小鼓。教師可以直接在課堂上用細棍棒敲擊三個物體,讓學生閉上眼睛,通過聲音分辨老師敲擊的為何物。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可以充分互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邊學邊做,進一步深化理解相關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
(二)重視教材課后實驗,努力創設學生動手實驗機會
在中學物理教材中,有許多課后小實驗。當前有部分教師持錯誤觀點,認為這些小實驗是課外知識,做不做不重要,并沒有重視。這恰是忽略了教材的重要性的表現。中學物理教材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理解能力編寫,其教材的課后小實驗具有簡單易做,貼近生活、直觀明了的特點。教師應當重視教材內容,讓學生課后獨立自主進行物理實驗。如進行《測定小燈泡功率》實驗后,可根據教材向學生布置實驗任務,如,僅用電壓表,不用電流表,其他儀器自選,測定標有3.8V的小燈泡的額定功率。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來完成實驗操作,并寫下實驗心得。讓學生于課下做一些小實驗,可以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寫下實驗心得體會,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總結能力,鍛煉學生動手制作能力與獨立操作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符合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
(三)切實發揮實驗室作用,為學生提供實驗條件
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一些學習能力突出的學生,往往不滿足于課上所學的知識,并且動手欲望較強。許多中學都設置有物理實驗室,因此應當切實發揮實驗室的作用,為學有余力的學生創造更多動手實驗的條件,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在實驗室大展身手,進行自己感興趣的實驗。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可以通過在實驗室里多做實驗,逐步提高自己的實驗熟練度,最終掌握相關物理知識。定期開放實驗室,或經常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另外,實驗室自由、寬松的氛圍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沃土,在實驗室內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化為主動、積極學習知識,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最終實現培養學生探究和思維能力的目的。
物理實驗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際動手能力,它是對舊有教育模式的一種革新,可以有效解決我國當前中學生動手能力不強的問題。素質教育要求培養能夠直面問題,并思考和解決問題的學生。物理實驗教學能較好地培養學生在遇到物理問題時,學會全面地、多層次地進行分析、思考和解決。總的來說,重視物理實驗教學可以增加學生對物理知識學習的喜愛,利于在教學工作中逐步培養學生自主獨立學習的習慣。要不斷加大物理實驗教學力度,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王瑩瑩,代富斌.中學物理實驗教學與素質教育的探討[J].經營管理者,2009(09)
[2]楊東祺.淺議初中物理教學中的素質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2(2)
[3]候金平.基于素質教育下的初中物理教學管理分析[J].生物技術世界,2013(12)
[4]張東泓.淺談素質教育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J].科技視界,2013(19)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