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自立
【摘 要】分析目前高中體育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高中體育教學的改進方法與途徑:設計三維目標,奠定有效教學基礎;優化課堂導入,誘發體育學習興趣;豐富教學方式,提升體育教學效果;展開科學評價,真實反映學習表現;豐富體育活動,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關鍵詞】高中 體育教學 現狀 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1B-0160-02
在提倡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今天,體育教學的重要性顯得更加突出。雖然體育科目得到了重視,但是其教學中仍存在不少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教學目標不夠清晰,難以起到“導航”作用;教學方式非常單一,學生難以提起參與的興趣;教學評價不合理,難以真實反映學生的表現,評價的作用沒有發揮出來;體育活動偏少,只注重有限的一節課時間,學生的體育需求得不到滿足,等等。基于此,本文從當前體育現實角度出發,探索更加符合高中體育教學的方法與途徑,從而全面提高教學效果。
一、設計三維目標,奠定有效教學基礎
新課標下,教學目標的設計尤為重要。縱觀以往的高中體育教學,由于得不到重視,以及教師和學生對其“副科”認識的偏差,因而教師很少注重體育教學,只是教授學生一些體育知識,甚至是讓學生整節課都自由活動。這樣的教學顯然沒有目的性,更不會達到有效性。即使有部分教師認識到體育教學對于高中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并依據內容設計教學目標,但也經常出現“空”、“泛”等特點,或者是僅僅側重于學生的體育知識和技能方面,忽略了其中至關重要的情感方面的發展。面對如此現狀,教師必須全面做出調整,結合新課標提倡的三維目標,重新優化設計,以奠定有效教學基礎。
例如,在學習高中體育籃球中的“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這一內容時,教師設計三維目標如下:
1.認知目標:通過學習,認識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并能了解其與行進間單手高手投籃的區別,并初步掌握其技術。
2.技能目標:通過學習,全面掌握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的技術,并能夠將這項技術運用到籃球實踐中。
3.情感目標:通過學習,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果斷的優良品質。
以上目標的設計符合新課標的目標設計要求,也避免了以往的目標設計出現的弊端。此時,體育教師還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實現目標。由于上節課學生已經學習了行進間單手高手投籃,教師要考慮如何“以舊引新”,如何讓學生在學習舊知中得到啟發,從而感知二者的區別,更好地掌握新技術。
二、優化課堂導入,誘發體育學習興趣
導入對于一節課的影響深遠。良好的課堂導入能夠起到吸引注意力、調動學習興趣的目的。但在以往的高中體育教學中,由于學科受重視度不夠,因而教師往往忽略課堂導入。有時,教師在帶領學生熱身運動后,直接以講解方式引出新的學習內容。這樣的導入猶如不存在,學生也很難有多大的激情參與其中。為此,針對時下體育教學導入現狀,教師必須從學生角度優化設計,以新穎的方式導入新課學習,從而真正帶動起學生積極的學習情緒。
例如,在高中體育“足球”的教學中,教師以學生喜愛的方式導入新課,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提起足球,學生往往會想到貝克漢姆,他是世界著名的足球明星。為此,在教授足球這一內容時,教師首先利用室內的多媒體輔助教學,利用貝克漢姆以往踢足球的經典視頻吸引學生,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果然,學生被明星的精彩球技所吸引。緊接著,教師利用圖文講解的方式向學生介紹足球的起源、發展、規則等知識,以奠定學習的基礎。最后,教師帶領學生一起走到足球場,與學生互動學習。老師問:“相信大家對足球并不陌生。你知道的足球技術有哪些?哪位先分享一下呢?”很快,有個別活躍的男生主動分享自己所知道的技術,如傳球技術、踢球技術、運球技術、射門技術等,體育課堂開始活躍起來。案例中,教師真正做到從學生的興趣、需求角度出發,優化導入設計,引進了視頻、互動等方式,全面提升導入效果。
三、豐富教學方式,提升體育教學效果
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式對于整體的教學效果具有重要影響。以往的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多采用單一化的教學方式,很難達到好的教學效果。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教師只有不斷地基于教學和學生發展需要,豐富體育教學方式,才能帶動學生更強的參與意識,從而全面提升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體驗式學習方式、情境式學習方式、討論式學習,等等。教師需要依據體育教學內容的變化而采用最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并交叉使用,從而提升效果。
例如,在學習高中體育“排球”這一內容時,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和討論方式進行學習,取得很好的教學教學效果。本節課教師主要引導學生學習排球中的移動墊球。首先,教師簡單講解和示范移動墊球,包括兩人拋球,徒手并移動,并步移動一拋一接,徒手交叉步移動等。其次,教師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引導學生合作練習移動墊球,掌握全套技術。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需要合作練習,還需要相互指出其中的易犯錯的內容,并共同督促改正。練習時,學生是合作的關系,因為小組最后要整體展現練習成果。教師在檢驗時,也會適當提問其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小組如何討論解決等。通過采用以生為本的教學方式,學生能夠真正發揮主觀能動性,因而學習效果更好。
四、展開科學評價,真實反映學習表現
評價要起到其應有的作用,就必須做到全面客觀。以往的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多以自身的評價為主,并且主要以學生的練習結果作為評價依據,忽略其中至關重要的學習過程,因而評價并沒有真正地反映學生的學習表現。基于此評價現狀,教師必須以新課改為指導,全面優化課堂教學評價,并將學生列入評價主體,從而提高評價效果。
例如,在對高中體育“排球”這一內容進行評價時,教師采取了師評和組內評的方式,取得很好的評價效果。本節課教師采用了多種教學方式,突出了學生主體,學生也能通過相互練習,探索移動墊球的技術知識。為此,在學生學習完后,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展開小組內互評的方式,讓學生更加清晰地明白自己的學習表現。如小組內學生可以從組內成員相互練習的積極性、是否及時指出易犯錯誤動作、是否相互幫助、是否學會合作討論等方面評價組內成員,從而挖掘出組內成員的長處,并點出其中的不足,促進其改進。其次,教師結合每一組的練習成果、匯報成果等進行綜合評價。在評價時,教師不能以結果論英雄,而應側重挖掘學生相互練習、合作討論時的亮點,如組內成員是否互幫互助,幫助對方掌握移動墊球的技術要點等。通過優化評價,能夠真正推動體育教學進步與發展。
五、豐富體育活動,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課堂教學中,學生需求的不僅僅是體育知識和技能,他們也渴望有平臺展示自己的體育潛能,也渴望有更多的體育活動調和自己的課程學習,并且促進自我健康發展。而以往的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結束一節課的教學便算完事,根本不考慮學生的興趣需求以及發展需要,因而也沒能催生出更大的學習動力。基于此,作為體育教師,要在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的前提下,組織開展一定的體育活動,利用豐富的活動方式,讓學生享受到體育學習的樂趣,并且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例如,在比較系統地學習了“籃球”的內容后,教師便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開展不同的籃球體育活動。如可以開展班級內的籃球比賽,教師將學生均衡地分為兩大小組,男女分開進行,按照籃球規則,進行一次激烈的籃球比賽活動。此外,教師還可以舉辦三人籃球對抗賽,滿足男同學的需求,讓學生在不同的活動中可以將課堂所學習的籃球技術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教師也可以舉辦男女混合比賽籃球賽,讓男女相互合作,共同為比賽而奮斗。不同的體育活動,能夠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促進學生全方面發展。
總之,時下體育現狀令人擔憂,但只要體育教師積極面對現狀,找出與之相對應的解決對策,并結合高中生的學習特點進行優化教學,體育教學效果一定會得到提高。
(責編 江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