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宏遠
(貴州貴安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1)
?
“以人為本”理念的道路設計
黃宏遠
(貴州貴安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550001)
摘要:針對道路設計,結合貴安新區湖磊路實例,從道路線形設計、照明設計、橫斷面設計以及配套設施四個方面介紹“以人為本”道路設計具體內容。
關鍵詞:“以人為本”;設計理念;道路設計
1工程概況
貴安新區湖磊路位于湖潮高端制造產業園及磊莊機場以東,起點位于麥評鄉的岫家山,沿線主要經過新寨、桃子凹、馬路、車田東側、長坡東側、楊柳舊寨等地,最后接入黔中路。道路為雙向6車道城市主干路,全長11.366 km,紅線寬度44 m,設計速度50 km/h。
2“以人為本”道路設計具體內容
2.1道路線形設計
線形設計與道路使用質量息息相關,良好的設計成果不僅可以提升道路的通行能力,還可以使道路和周邊環境保持協調,具有一定景觀效益,有效消除駕駛員視覺疲勞,降低事故發生幾率,間接確保道路通行安全。從景觀與安全性的角度講,使用大半徑曲面要遠好于直線,除主干道不能使用較多轉折,其余普通道路均可使用轉折,通過曲面的合理設置,道路兩旁的既有建筑以及自然環境都會出現一定變化,進而很好的消除了長直線帶來的單一乏味之感;從“以人為本”的角度講,道路空間實質上是一個動態的構圖,存在連續且貫通的首尾,其視點更是一個持續變動的空間,著眼點為道路整體的景觀。因此,道路設計需要就規劃入手,并在“以人為本”的支持下有序進行。道路線形設計的主要內容分為兩點,分別為平面線形與立體線形,在選擇組合方式時應充分考慮以下問題:
(1) 在視覺上要具有自然引導方向和視線的能力,平曲線的起點需要設置在豎曲線頂點的前方。急轉彎與反曲線應對視覺誘導進行考慮,以免遮擋視線,引發安全事故。
(2) 為提高平面與縱斷面線形的勻稱性,需要對豎曲線的半徑進行適當的調整,將其控制在規范的限度以內,進而獲取足夠的勻稱性。
(3) 按照規范的要求,對道路橫縱坡坡度進行合理設計,強化道路排水,但要注意不能出現較大的合成坡度,通常需要將合成坡度控制在8%以內。
(4) 盡量不再同一平曲線上設置凹形曲線和凸形曲線。
(5) 凸形曲線頂端與凹形曲線底端應盡量不設置變曲點。
2.2道路照明設計
(1)路燈布置
合理布置路燈可大幅提升照明效果,確保夜間行車安全。在分析基本路況、反射能力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燈具所具有的配光特點,盡量使布局更加合理。設計過程中,燈桿設置需考慮道路寬度與隔離帶的位置,大多采取雙側對稱、雙側非對稱或中心對稱等方法。
(2)燈具的選擇
“以人為本”設計理念要求道路照明必須兼顧景觀效益,需在切實滿足技術要求的基礎上,選擇造型美觀的燈具。在本道路照明設計過程中,大多選取拔梢鋼桿,鋼桿內外表面鍍鋅噴塑,抗彎能力突出。光源選取在綜合考慮發光效率、使用壽命以及透霧性等能力后,決定選用高壓鈉燈,燈具使用高能效產品,并兼顧防眩光等功能。
2.3橫斷面設計
對于橫斷面的設計工作,需要遵循以下幾項基本原則:第一,保證所有車輛以及道路交通絕對安全,并且交通暢通。第二,充分利用綠化帶的重要作用。第三,設計與道路特有的性質以及自身特點相互配合。第四,不破壞沿線周圍的自然環境,并與自然環境相互融合。第五,綜合比較行車道的寬窄度以及綠化遮陰等綜合因素,選擇恰當合理的設計方案。一般情況下,在中小城市,都會選擇單幅路面,這樣能夠發揮路面最大的使用價值。
隨著城市交通不斷的發展變化,設計建設人行道不僅只是為了行人通過或者成為專用通道,而是對整個城市內部的環境改造、空間利用、設計依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完成城市道路規劃與建設需要遵循基本的人性化設計理念。
在對機動車道進行路面設計的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我國的城市道路,車道的整個寬度需要利用波良可夫模型進行計算,其中使用的具體參數需要按照車輛性能以及道路交通的實際情況決定。在模型中進一步確定的安全距離,有可能會不斷縮短。另外,隨著私家車以及各種小型轎車使用數量的不斷上升,道路交通同一時段的車型比例出現了一定的變化,這就會直接導致模型中安全距離值的算短。
2.4完善配套設施
如今,許多道路都采取分階段的方法建設。首先是城市道路建設,一般由市政部門負責;其次是道路配套設施,具體包括服務與信息設施。就目前來看,道路上常見的配套設施有:果皮箱、公廁、電話亭以及交通標志等,雖然可滿足人們的基本要求,但與“以人為本”提出的目標還存在一定差距,座椅、電子指示牌等還沒有普及。因此,還需在設計過程中進一步完善配套設施,并在人行道改造中同時進行配套設施安裝,以免造成二次開挖,浪費資源。
3結束語
綜上所述,人們的思想水平以及現實生活水平都在不斷提升,這對于城市道路交通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政道路需要將人性化的設計思想充分融入其中,以往生硬古板的道路建設需要結合現代人性化的理念,只有這樣才能更加符合當代人們的生活需求。因此,市政道路建設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重要思想,并不斷完善交通道路的使用功能,保證設計方案科學合理,讓每一個市民都能體驗到現代人性化建設的優點,實現便民服務。
參考文獻:
[1]余德毅. 基于“以人為本”理念的道路設計[J].科學之友,2011,(12):32-33.
[2]李江濤. 以人為本的市政道路設計相關問題探討[J].科技視界,2014,(18):288.
[2]周利. 以人為本的市政道路設計相關問題探討[J].科技與創新,2015,(13):33-34.
收稿日期:2016-01-21
作者簡介:黃宏遠(1976-),男,貴州安龍人,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道路、房建、公園等市政工程建設管理研究。
中圖分類號:U41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8-3383(2016)06-00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