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云
摘 要: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正確處理好師生間的關系,創造寬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選擇分層教學,讓學生掌握語文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學會合作探究,重視語文學習實踐,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不斷充實專業知識,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發展。
關鍵詞: 小學語文 主導作用 主動參與
小學語文教學應致力于學生智力的發展和能力的培養,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和一定的空間,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在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生活環境和習慣性思維特點,教會學生學好語文的方法,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學會合作探究,在語文學習實踐中,感受語文的魅力,體驗語文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師還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不斷充實專業知識,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掌握現代教育技術,使課堂教學結構得到優化,有利于學生知識面的拓寬,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
一、正確處理好師生間的關系是教學成功的關鍵
小學語文教師要在課堂教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就要給學生創設寬松的課堂情境,提高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全面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生活環境,了解學生的年齡特征,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水平,加強啟發引導,適時鼓勵,使學生勇于提出不同的觀點,勇于探索未知問題,綜合提高學生的素質,這是小學教學的重要教育目標之一。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統一,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能否正確處理好師生間的關系是教學成敗的關鍵,因此,教師要多鼓勵學生把自己的想法充分表達出來,對學生的發言專心傾聽,增進師生關系。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學就是要在學生的參與下,通過師生互動,使學生掌握知識,能力得到培養。只有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才能愉快地自主地學習,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才能使創造性思維得到培養。教師和學生兩者構成的和諧關系,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有利于強化課堂教學效果,為學生的主動參與提供寬松的學習環境,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張揚,潛能得以充分開發。
二、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引發學生積極參與教學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著重培養學生書面語言的理解能力,這是學生思維訓練的方法,在書面語言的理解過程中提出見解,有效解決一些問題,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得到培養,這就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意義所在。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問題深度思考,才能發展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對問題的選擇要經過精心設置,注重問題提問的方式方法,激發學生的思維。例如在教學《別餓壞了那匹馬》這節課時,我先引導學生從重點的句子入手,思考文章中人物的形象特征。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別餓壞了那匹馬”這句話在課文中多次出現具有什么意義?殘疾青年美好的心靈表現在哪些地方?接著幫助學生理清多處出現“別餓壞了那匹馬”這句話的含義,把普通百姓的美好心靈和簡樸的語言展現出來,由言行的流露、神情的表現和內心世界的活動呈現人物的思想品質,讓學生對課文的主要內容進行講述,最后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在課題教學中,教師既要重視基礎性的問題,又要考慮到能激發學生想象的發散思維的問題。我們可以根據課堂教學內容中的情境引發學生的思考,拓展學生想象的空間,讓學生能撇開常規傳統的觀念,對事物的發展進行大膽推測,心隨課文內容情節的變化,理清文章的重點,學生在思考討論中作出判斷,得出問題解決的推進過程和形成的結果,逐步培養自主意識和創新意識。
三、教師要把教育教學覆蓋于課內課外,關注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
教師要重視課前的準備工作,認真學習教學大綱,深度解讀課本內容,找出文章的重點、難點,確立本節課的三維目標。教師要從學校學生的學習情況出發,了解學生的生活環境和各個學生的知識水平、能力水平,應用能突破重點解決難點的教學方法,也就是說教師備課時做到既備教材又備學生。首先,教師要注意教材內容之間的知識的相互關聯,從大的方向把握課堂的開展過程,在從課堂中出現的問題隨時應變加以引導,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其次,教師要及時跟蹤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布置適量的作業鞏固教學內容中的重點知識,使教學目的更加明確,把學生作業中存在的不足甚至錯誤的地方暴露出來,抓住有利的時機,利用課內和課外適時點撥輔導。引導學生再次投入思考,積極主動參與攝取新知識。再者,教師要努力尋找學生的優點、突出的表現的地方,不斷地暗示他們的閃光點,給予學生適時的鼓勵,把學生的優點、特長引導到有利于盡情發揮的方向上來,讓學生呈個性化成長。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發現學生的進步,特別是對出現的問題有豐富的想象和獨到的見解,應給予肯定與表揚,讓學生體會到自己的努力可以獲得一定的成績,樹立積極投入學習的信心。最后,教師注重課堂教學中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的同時,還要重視學生的課外活動。知識的掌握不僅僅停留在課堂,學生預習時對課的內容的理解、初步的認知感受,功課結束完成作業的思維活動,以及對所學的知識的應用,都需要在課堂外完成。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生活中增加實踐性的練習,讓學生親身體驗,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特長得到充分發揮,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
總之,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遵循學生發展的教學規律,把語文教學同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讓學生的思維活動融入生活,結合具體現實情景的理解和體驗,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由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掌握現代教育技術,選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指導學生開發學習潛能,持續地跟蹤訓練達到鞏固,真正把學生的發展作為教育教學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