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海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小學科學課堂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在課堂中應用多媒體技術能夠有效地帶動起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積極性,因為多媒體技術可以把傳統課堂中表現不出來的圖片、聲音、視頻表現出來,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科學原理,對科學這門課程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知。教師在使用多媒體課件的時候也要以學生作為課堂主體,不能出現人機交流的現象,要充分活躍課堂教學氛圍,運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提高小學科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科學課堂;多媒體技術;網絡素材;實驗操作
傳統的課堂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所以采用多媒體技術是非常有必要的,多媒體技術可以把一些抽象的科學原理清晰、直觀地表現出來,使學生對科學原理有更深一步的認識。但是目前我國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技術時還存在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針對這些問題教師要不斷地從教學中總結經驗和教訓,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小學科學本身就是一門實踐性特別強的學科,所以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節約很多課堂時間,讓教師實現高效率授課,讓學生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
一、在小學科學課堂中應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
1.能夠提高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應用多媒體技術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更好地實現課堂教學目標。在傳統的小學科學課堂中教師以板書為主,但是板書量非常大,教師需要用很長的時間完成板書,并且科學原理中很多邏輯性的原理無法用板書體現出來,因此學生對傳統教學模式存在很強的抵觸心理、排斥心理,如果使用多媒體技術就能夠把這些抽象的原理表現出來,包括運動著的和靜止的,而且能夠有效地減少寫板書的時間,在多媒體課件中一些強烈的色彩聲音能夠吸引學生,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對這門課程能夠集中注意力,學到更多的知識。
2.有利于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
利用多媒體課件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學生對科學原理能夠有更好的感知,把看到的事物應用到大腦中思考,理解科學中存在的依存關系。例如,在學習《河流對土地的作用》時,教師先用課件把河流、泥土生動形象地展現給學生,學生腦海中會出現很多的景象,并且會積極分析和思考,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3.能夠突出重點和難點
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把課本中的重點和難點總結到一起放映給學生看,這樣學生會更容易理解和歸納,從而把科學課程中的重點、難點充分把握住,加快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師不僅要在多媒體上把重點、難點體現出來,還要用實際例子表明,讓學生能夠更透徹地理解重點內容的規律和現象。
二、如何正確地在小學科學課堂中應用多媒體技術
1.正確區分場合應用
不是所有的科學課程都需要應用多媒體技術,也要正確區分場合而使用,在表明一些事物和現象特征或者一些模擬事物的演示時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因為一些事物的現象和特征很難通過板書表現出來,而使用多媒體能夠更加直觀地表現出來,如果實踐性強,需要動手操作的就不適合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授課了。
2.多媒體課件要精簡
多媒體課件的應用一定要精簡,因為多媒體課件本身色彩和聲音特別多,如果內容過多的話會嚴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色彩和圖案上,從而忽略了真正的教學目的。科學的真理在于探索,所以教師選用一些能夠簡單、直觀表現出來的視頻、圖片就可以了,沒必要太過于繁多。
3.選取合適的網絡素材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素材越來越多,所以教師一定要選擇合適的網絡素材,要選擇能夠切合實際、符合學生自身實際情況的,不能太過于浮夸,要選擇具有實用性的、對課堂有更大幫助的。教師在使用多媒體課件時還要注重和傳統教學相互結合,不能只是一味地使用多媒體,要把教學素材和多媒體素材相互結合,這樣才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和認知,如果過分依賴多媒體課件就會導致缺少重要的說明和講解,降低課堂教學的效率。
4.利用多媒體加強實驗操作的正確性
科學這門學科特別注重實踐性,所以每一個實驗都有其相應的要求,如果這些要求沒有掌握清楚,很容易導致實驗的失敗,所以教師在使用多媒體課件模擬實驗時,一定要加強實驗的正確性,讓學生學到的理念是正確的,讓學生學會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總結和歸納,加強對實驗過程、原理的記憶和理解。
總之,在小學科學課堂中應用多媒體技術能夠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把多媒體課件和傳統教學素材相互結合,發揮出最好的作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讓學生對科學這門學科有更深入的認知和理解,教師要學會正確應用多媒體技術,設定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齊洪志.小學科學多媒體教學的探索與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5(04).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