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艾宣(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吉林長春130024)
?
普通高校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
□李艾宣(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吉林長春130024)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比較分析法、數理統計法等,對吉林省7所高校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進行調研,并與全國同年齡段學生進行對比,研究結果顯示:(1)吉林省高校男女大學生身體形態較好,男女大學生在體重指數BMI指標上高于全國同年齡段學生平均水平;(2)男女大學生身體機能較差,男大學生在肺活量指標上均低于全國同年齡段學生平均水平;女大學生在肺活量指標上高于全國同年齡段學生平均水平;(3)男女大學生身體素質一般,男大學生在50m跑、立定跳遠、1000m跑指標上低于全國同年齡段學生平均水平,在引體向上、坐位體前屈上高于全國同年齡段學生平均水平;女大學生在50m跑、立定跳遠、1 min仰臥起坐、800m跑上低于全國同年齡段學生水平,在坐位體前屈上略高于全國同年齡段學生平均水平。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體質健康調查
近年來,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深受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關注,并已相繼頒布了多項文件遏制大學生體質逐年下降的趨勢。1979至2010年,我國對學生體質健康狀況進行了6次大規模的調研,調研結果顯示:19-22歲學生在身體機能、身體素質、身體形態等多方面處于逐年下降的趨勢。為了審視與剖析當代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遏制與緩解高校大學生體質健康逐年下滑的趨勢,找尋導致體質健康狀況只降不升的主要因素,對吉林省7所高校非體育專業大學生進行調查研究,皆在通過對不同學科、不同性別大學生在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指標上進行統計分析,并與全國同年齡段學生進行對比,以期為有效遏制與提升吉林省高校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提供參考依據。
1.1、研究對象
本研究主要以吉林省7所高校非體育專業19-22歲城市漢族大學生的身體形態、身體素質、身體機能作為主要測試指標。
1.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CNKI數據庫以“體質健康”和“大學生”為主題詞檢索了相關期刊文獻10余篇,碩博學位論文7篇,會議文獻6篇,通過圖書館查閱了與學生體質健康、體質監測評價、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等相關的學術著作和書籍,并查閱了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衛生部頒布的相關政策法規與文件。
(2)數理統計法。
本研究將大學生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相關測試數據通過Excel 2013軟件進行描述性統計與分析,以期通過更加直觀、準確的數值為本研究提供相關參考依據。
(3)對比分析法。
本研究將吉林省7所高校2015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大一至大四年級測試數據的5382個樣本與全國同年齡段學生的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指標進行對比,以期測查吉林省高校大學生體質健康在全國的水平。
2.1、吉林省高校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分析
(1)身體形態指標。
身體形態是學生體質健康監檢的重要內容之一,與身體外在的結構、機能具有密切的關系。評價身體形態主要采用體重指數BMI指標。結果顯示:吉林省高校男大學生平均BMI指數為22.12 kg/m2,略高于全國高校男大學生平均BMI指數(21.47 kg/m2)0.65 kg/m2,但無顯著差異(P>0.05);女大學生平均BMI指數為20.60 kg/m2,略高于全國高校女大學生平均BMI指數(20.11 kg/m2)0.49 kg/m2,但無顯著差異(P>0.05)。
(2)身體機能指標。
身體機能是反映人體生理、心理機能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相關要求,應采用肺活量來評價高校大學生身體機能狀況。肺活量能夠反映人體呼吸過程中的最大通氣量,是評價人體呼吸系統的重要指標。結果顯示:吉林省高校男大學生平均肺活量為3911.84ml,低于全國高校男大學生平均肺活量(3926.23ml)14.39ml,且差異顯著(P<0.05);女大學生平均肺活量為2611.87ml,高于全國高校女大學生平均身高(2 590.59ml)21.28ml,且差異顯著(P<0.05)。
(3)身體素質指標。
大學生的身體是否強健主要源于個人的身體素質,評價身體素質的標準主要有速度、力量、耐力、靈敏、柔韌5個方面。《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版)要求測試身體素質指標主要包括:50m跑、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引體向上(男)/1min仰臥起坐(女)、1000m跑(男)/800m跑(女)共5個項目。
50m跑主要測查大學生的短時反應和加速能力。結果顯示:吉林省高校男大學生平均50m跑指標為7.94s,低于全國高校男大學生平均50m跑指標(7.68s)0.26s,且差異顯著(P<0.05);女大學生平均50m跑指標為9.91s,低于全國高校女大學生平均50m跑指標(9.70s)0.21s,且差異顯著(P<0.05)。
坐位體前屈主要測量人體在靜止狀態下軀干、腰、髖等關節可能達到的活動幅度。結果顯示:吉林省高校男大學生平均坐位體前屈指標為12.88cm,高于全國高校男大學生平均坐位體前屈指標(11.09cm)1.79cm,且差異顯著(P<0.05);女大學生平均坐位體前屈指標為13.76cm,略高于全國高校女大學生平均坐位體前屈指標(13.71cm)0.05cm,但無顯著差異(P>0.05)。
立定跳遠主要測查大學生的彈跳與跳躍能力,是身體素質比較重要的測查指標之一。結果顯示:吉林省高校男大學生平均立定跳遠指標為221.45cm,低于全國高校男大學生平均立定跳遠指標(226.80cm)5.35cm,且差異顯著(P<0.05);女大學生平均立定跳遠指標為157.36cm,低于全國高校女大學生平均立定跳遠指標(166.01cm)8.65cm,且差異顯著(P<0.05)。
引體向上主要測查男生上肢肌肉力量的發展水平,1min仰臥起坐主要測查女生腹部肌肉的發展水平,兩者均為《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的必考項目。結果顯示:吉林省高校男大學生平均引體向上指標為5.21次,高于全國高校男大學生平均引體向上指標(4.66次)0.55次,且差異顯著(P<0.05);女大學生平均1min仰臥起坐指標為27.54次,低于全國高校女大學生平均1min仰臥起坐指標(29.22次)1.68次,且差異顯著(P<0.05)。
男子1000m跑和女子800m跑主要測查大學生的耐力素質。結果顯示:吉林省高校男大學生平均1000m跑指標為275.79s,低于全國高校男大學生平均1000m跑指標(263.27s)12.52s,且差異顯著(P<0.05);女大學生平均800m跑指標為273.13s,低于全國高校女大學生平均800m跑指標(261.08s)12.05s,且差異顯著(P<0.05)。
吉林省高校男女大學生身體形態較好,男女大學生在體重指數BMI指標上高于全國同年齡段學生平均水平,且差異顯著;男女大學生身體機能較差,男大學生在肺活量指標上低于全國同年齡段學生平均水平,且差異顯著;女大學生在肺活量指標上高于全國同年齡段學生平均水平,且差異顯著;男女大學生身體素質一般,男大學生在50m跑、立定跳遠、1000m跑指標上低于全國同年齡段學生平均水平,在引體向上、坐位體前屈上高于全國同年齡段學生平均水平,且差異顯著;女大學生在50m跑、立定跳遠、1 min仰臥起坐、800m跑上低于全國同年齡段學生水平,且差異顯著;在坐位體前屈上略高于全國同年齡段學生平均水平,但無顯著差異。
參考文獻:
[1]江崇民,張一民.中國體質研究的進程與發展趨勢[J].體育科學,2008,28(9).
[2]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研究組.2010年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報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國際生命科學學會中國辦事處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聯合數據匯總分析協作組.中國成人體質指數分類的推薦意見簡介[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01,35(5).
[4]國家體育總局科研所.中國成年人體質監測報告[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5]甄志平.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指標體系結構與嬗變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8,26(3).
[6]姚大林.我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下降的社會學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9,12(1).
[7]伍鴻鷹,羅榮保,湯長發等.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7,23(6).
基金項目:(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高教科研項目,編號:JGJX2015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