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濤(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哈爾濱150025)
?
“互聯網+”時代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模式研究
李濤
(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哈爾濱150025)
摘要:現今社會是一個信息發達、互聯網高速發展的高科技時代,隨著計算機軟硬件更新換代的速度不斷加快,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時代發展和學生的需求。結合當前高校計算機教學的實際情況,針對當前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法,并對互聯網+時代計算機基礎教學方案進行研究。
關鍵詞:教學模式;計算機基礎;分層教學
以某大學學生為例,該學校的學生來自不同地域,學生自身的計算機知識與應用能力高低差異較大。再者,對于不同專業的學生,尤其是以文科見長的學生,缺乏一定的計算思維,他們很少用到計算思維,對該方面的接受能力較差;而一些理科生對計算機數據的分析和處理的學習中就較為得心應手,在專業學習中也可能會用到這些內容。因此,計算機的基礎教學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恰當適宜的教學內容,若對所有學生都講授一樣的內容,就會造成部分學生對知識學習的厭倦,而對另一部分學生來說,又學得較為吃力,對計算機的學習產生抵觸情緒。
2.1開展分層教學
從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課程來看,可以將計算機教學分為學習內容和選修內容兩部分,我國大部分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內容為:計算機系統組成基礎知識、辦公自動化軟件基本操作、操作系統使用介紹。這部分內容是所有學生入學必學的計算機基礎內容;另一部分則為選修內容,就是按照不同專業的需求開展相應的課程教學,不同專業的學生只有修完這些課程才能獲得相應的學分。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和需要選擇學習內容。
2.2搭設良好的網絡教學平臺
利用互聯網教學優勢,開展計算機教學內容分層,搭設良好的計算機網絡教學平臺。簡而言之,就是建立一個網絡教學頁面,構建網絡教學數據庫和系統程序,為師生提供一個網上教學互動平臺。網絡教學平臺至少要有教師教學、學生學習以及賬戶管理三個模塊。構建網絡教學平臺的目的就是要利用網絡教學優勢,將教學內容做成教學視頻,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計算機知識和應用,了解其學習內容。該平臺的構建打破了傳統的、固定的課堂教學模式,它實現了學生在家、在寢室和機房等不同地域的計算機知識學習。學生可以通過網絡與教師進行溝通,接收教師發布的作業,更好的完成不同等級測試,交上良好的測試成績。但這項功能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在學生登陸電腦網頁的時候才能完成,而在其他時候就不能使用了。管理平臺采取嚴格的賬號管理和網絡活動跟蹤,這也是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加強教師教學管理。例如,學生首先要進行計算機系統組成基礎知識學習之后,方可順利通過測試,進入到下一章節內容的學習,掌握基礎知識和操作方法后才能進入到辦公自動化軟件的專業學習當中,只有真正掌握了操作系統的知識和內容之后,才能通過測試完成課程考試,計算機基礎知識教學也能夠順利完成。這樣,學生不僅能夠通過網絡課程學習并掌握想要學習和應會的知識、能力,教師也完成了相關專業的教學工作任務,取得良好的教學和學習成果。通過網絡教學平臺的設立,教師可以將課堂講義、課件和作業等教學內容、資料發布給學生,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對某一部分知識或內容反復學習、了解,更好的掌握相關計算機知識,這一平臺的設立,幫助學生培養了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目的。由于該網絡平臺的設立,改變了以往教學情境的短時化,使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加靈活,學生可以反復、自主的進行教學視頻的學習,滿足了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要求,幫助其順利通過基礎知識測試。對于那些理解能力較強、基礎知識完全掌握的學生,則可以通過測試拿到課程學分進入到其他內容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分層教學的意義。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利用剩余時間選學其他課程,幫助成績優越的學生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改善了傳統教學中反復教學對這部分學生造成的膩煩心理,滿足其對新知識的渴望。而計算機基礎知識薄弱的學生,又可以通過這一平臺不斷再現教學情境,通過多次的觀看和練習,對課程內容達到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并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這樣就可更好的滿足不同程度的學生對知識學習的要求,給每名學生營造一個充實的學習空間,充分發揮現代化網絡教學的優勢,這樣才能更好的體現現代化教學的本質和意義。
2.3開放式教學模式
應當加強機房管理、提高教師對課程教學的要求,提高其教學質量,落實網絡教學平臺建設的根本思想,完成網絡課程教學的目標。這種網絡平臺教學模式對于機房管理和教學素質要求也較高。第一,教師需要做好機房門禁管理,建立嚴格的門禁管理系統,學生要刷卡進入機房學習;第二,做好機房內各種設備的維護和維修;第三,保證網絡教學環境的健康安全。網絡教學平臺的設立,相應的減輕了教師在課程內容講解方面的壓力,需要教師主導、講解的教學內容相對減少很多,教師要做的就是對學生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教學內容更加具體化、細致化,使每個學生的問題得到解決,是一種能夠幫助學生解決切身學習難題的教學方法。筆者建議機房課程安排不應按照班級進行教學時間和教室的安排,應當根據具體課程和內容來合理安排教室和時間,并根據課程內容安排機房工作老師。這樣做的目的就是保證不論什么時間、什么內容,機房內都要有老師上課,而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程度進行不同時間、不同機房的選擇,這才是真正的分層教學,而不是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原班不動的全盤安裝到網絡教學當中,那樣就難以發揮網絡教學平臺的作用,是形式主義和不切實際的,是對學生學習中實際情況的一種忽視,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教學方式。作為現代化信息時代的優秀計算機教師,我們必須要不斷更新自身教學觀念,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要求,不斷完善網絡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做好網絡教學問題的分析和研究,充分發揮現代化網絡教學優勢,構建一個良好的“互聯網+”時代計算機教學環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做好計算機基礎教學工作。
計算機基礎課程具有極強的基礎性、實踐性和設計性,任課教師要結合自身教學實際,進行深入的教學改革與研究,不斷加強實踐教學,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積極加入到課程的學習中,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提高教育教學目標,利用“互聯網+”教學優勢,不斷提升教學質量,滿足教學和學習需求。
參考文獻:
[1]陳麗萍,張勇,李小榮,等.統一建模語言UML可視化建模教學研究與實踐[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02):77-78.
[2]吳亞明.新形勢下的地方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的調查研究——以綏化學院為例[J].世紀橋,2012,(15):46-48.
Research on University's Computer Basic Teaching Mode under "Internet +" Era
LI Tao
(Harbin Far East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25, China)
Abstract:This is a hi-tech era of advanced information and rapid developmental Internet.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cannot meet the times and the needs of students with the replacement rate of computer hardware and software continues to accelerate.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current university computer teaching, this paper proposed solutions for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computer teaching, and researched on computer basic teaching program under the era of the Internet +.
Key words:Teachingmode; Computer basic; Stratified teaching
作者簡介:李濤(1979-),女,黑龍江哈爾濱人,副教授,碩士,從事計算機教學工作。
收稿日期:2015-12-25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8646(2016)02-00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