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云
【摘要】現代教育技術是培養大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手段, 但也不要過于依賴現代教育技術, 在高等教育過程中, 教師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鑒于此,本文對現代教育技術及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 學生創新思維 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1-0252-02
一、創新思維的本質與內涵
創新思維是一種高度發展的最可貴的人類思維形式, 創新思維是創造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創新只有在創新思維的意識活動中才能產生。創新思維的本質決定了創新思維的培養是創新人才培養過程的重要環節, 創新思維的本質就是功能性本質、 結構性本質和過程性本質這三個層面的統一, 從功能層面看, 創新思維的本質在于出新, 在于產生前所未有的認識、 成果; 從結構層面看, 創新思維的本質在于超越, 在于突破原有的思維結構; 從機制層面看創新思維的本質在于邏輯與非邏輯的統一, 在于實現思維素材的超邏輯組合。創新思維的哲學內涵是對傳統的辯證否定, 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批判意識是創新思維和能力形成的靈魂。創新思維是對常規思維模式的突破, 其特點是超越權威, 不迷信書本結論, 勇于創造; 跳出經驗的框子, 不循規蹈矩; 敢于標新立異, 開拓新途徑; 博采眾長, 善于綜合運用; 突發奇想, 經常變換視角。從創新思維的內涵和特點可以看出, 創新思維就是學生身上的體現就是在理論知識學習的過程中需要自己進行深入的思考、 有自己獨特的視角和看法; 在實驗實習過程中, 要理論聯系實際, 善于使用在科研活動的過程中, 對于積極探索新工藝、 新方法、新技術的勇氣和能力。
二、現代教育技術與高校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整合
1.現代教育技術為高校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提供途徑
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是教師單向傳遞知識的過程,學生的思維受到嚴重局限,創新思維沒有發揮的余地。 而新課標要求下的教育目標,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致力于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獨立思考、主動學習的能力。 現代教育技術十分符合這一目標,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的交互性,充分實現了學生在學習中的可選擇性。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 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更主動的進行學習,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發散思維、解放思想,不再受固式思維的約束,更好地實現創新思維的發展。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網絡、遠程教學已經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形式。 高校教育已經不僅僅是采用固定教室和學校的形式,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實現隨時隨地的學習。 學生的學習形式不再依賴于教科書和教師的講解,思維模式也將不再受固式教學思路的影響,能夠更加發散思維,獨立思考,實現創新能力的培養。
現代教育技術依靠于信息技術的發展,現階段信息技術使網絡變成龐大的信息庫,學生可以自主的從中獲取知識,主動學習,利用網絡資源解決問題,并了解對問題不同角度的看法和解決辦法。 現代教育技術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多種途徑,并給予了豐富的物質、技術上的支持,促進了創新教育的有效開展。
2.現代教育技術是培養高校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現代教育技術能夠將眼睛無法觀察到的宏觀和微觀現象,通過屏幕展現出來。 在高校教育中,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多媒體教學,可以為學生營造輕松快樂的學習氣氛,將所有枯燥、抽象的理論,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展現出來,刺激學生感官,激發學習興趣,引出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提高學習主動性。現代教育技術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素材,增加了學生學習上的可能性,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要求學生從復雜的信息中搜集有價值的資料,引導其進行獨立思考,并提出獨特的觀點,使學生擺脫原有的思維局限,質疑善思,明辨是非。 現代教育技術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獨創性,利用先進信息技術的交互性,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教學內容的選擇,自己安排學習時間、獨立解決問題,不斷提出獨特見解、發現新問題和新的解決辦法,在探索不同知識間關聯性、規律性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的獨創性和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衡量一個國家國際地位的重要因素,而高校是為社會輸送人才的重要場所,現階段創新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高校教育的首要工作內容。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教育技術被廣泛運用在高校教育中,教育工作者應將現代教育技術與高校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充分整合, 利用先進教育手段,促進高校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工作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常樹春,孫永軍. 現代教育技術與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J]. 黑龍江社會科學,2014,03:152-154.
[2]李禾.現代教育技術在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中的作用[J]. 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06: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