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云
摘 要:由于種種原因,中職學生不愛學習文化基礎課,更別談什么應用文寫作了。這就要求教師提高自身教育內功,提升文化素養,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自信心,培養應用文寫作習慣。
關鍵詞:中職生;應用文寫作;方法;學習習慣
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由于社會、學生、學校等種種原因的影響,中職學生不愛學習文化基礎課,更別談什么應用文寫作了。我們的教育行動目標即“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我們的教學學生滿意嗎?學生厭學現象為何普遍而嚴重。究其原因是:職業學校的學生形象思維比較強,結果導致學生對知識體系的學習興趣或自信心下降。因此,教師要想提高自身教育內功,提升文化素養,就必須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首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自信心,培養應用文寫作學習習慣。
應用文寫作,顧名思義就是實際應用文體文章的寫作。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安排。要精講多練,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練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中應用文的寫作運用越來越廣泛。一個學生平時作文寫得很好,應用文不一定能寫好。應用文寫作的枯燥性,也加重了教學的難度,導致學生學習不感興趣。根據多年的教學工作經驗,下面對應用文教學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鉆研業務,合理安排教學環節
便條請假條,教學安排是:
(1)課前準備:每位學生寫一張請假條。
(2)以三名學生所寫的請假條為例,請其他學生討論其中的正確部分與不當之處。
(3)教師組織學生閱讀課文中有關“請假條”的部分,請學生圍繞以下問題進行歸納總結。
“請假條”這種應用文體在何種情況下應用?
完整的“請假條”應包含幾部分內容?
“請假條”正確的書寫格式。
(4)請學生拿出事先寫好的請假條,對照書中格式,找出錯誤,并按正確格式重新書寫。
(5)仿照書中例子,做請假條的寫作練習,同學之間互相檢查,教師總結。
除了課前布置任務外,課前導入,提出問題,創設情境也是很重要的。教師應及時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熱情,盡快進入角色。
二、教無定法,因材施教
通過應用文教學,培養自己的綜合素質。應用文寫作教學,不應拘泥于某種教學方法。而要考慮文章的內容,思考寫什么?明確主題,確定材料,醞釀思路,謀篇布局。像倡議書、申請書等,大部分都應采取案例教學法;像便條、單據等,采用板書,講練結合法;行政公文,則采用板書形式,明確格式要求等。
1.案例教學法
班級新來一位學生,教師讓學生干部代表全班表示歡迎:“我代表全班學生歡迎你。希望今后我們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在學生熱情、輕松的氣氛中,進入今天的“歡迎詞”寫作教學。結合課本案例,比較學生發言和課本歡迎詞案例的區別,明確歡迎詞的格式和寫法。課堂練習鞏固,再布置課后作業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
2.情境導入法
多媒體展示城市優美圖片。求職信,導語是這樣的,“同學們,再有一年,就踏入社會了。想不想有份可心的工作?想不想進入環境優雅的單位?怎樣才能獲得用人單位的青睞呢?”“假如經理給你面試的機會,你會說什么?”情境導入,激起學生學習的強烈欲望。學生討論,教師明確求職信的格式與寫法。求職信一般由標題、稱謂、正文、落款和附件五部分組成。求職信的寫作注意事項:(1)真實客觀地評價自己。(2)態度誠懇,不卑不亢。(3)語言簡練,書寫工整。
三、練習強化,多讀、多寫、多練
宋代文學家歐陽修說,學習寫作要“看多,做多”。看多,對于提高寫作能力有著重要作用。它能開闊視野,廣泛了解社會;可以增長知識,充實寫作內容。對一些佳作名篇,反復研讀,仔細揣摩,從中領悟“應該怎么寫”和“不該怎么寫”。“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這個意思。
1.多寫,就是要多進行寫作實踐
寫作是一種能力,如同繪畫、游泳一樣,光靠“聽講”和“看書”是不行的,還要靠自己去寫。著名的語文教育家葉圣陶說得好:“閱讀跟寫作不會比走路和說話容易,一要得其道,二要經常歷練,歷練成了習慣,才算有了這種能力”。例如:便條是一種具有一定格式、內容單一、書寫簡便、使用廣泛的條據類應用文,是單位或個人在處理日常事務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最簡便的書信。常用的便條一般有請假條、留言條、托人辦事條等。看似簡單的請假條,學生練習時,卻是漏洞百出。教師可以借學生的習作,講解格式、內容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2.多練,就是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進行訓練
所謂熟能生巧,就是熟練掌握某種技巧,寫作也是一樣,寫多了,練多了,就能寫起來得心應手。例如,《基礎模塊》上冊第三單元應用文寫作是單據。單據是人們在處理財務、物質或事務來往時,寫給對方作為憑據或有所說明的字據,屬于憑證性條據。日常生活中的單據主要有借條、收條等。上課伊始,我用黑板板書“我借你5元錢”。問:這樣書寫行不行?學生爭先恐后地回答:不行。錢是誰的,沒寫明白。錢數要大寫等等。借此教師講明,借條一般包括標題、正文、署名、日期等四部分。在開頭一行退兩格寫“今借到”字樣;正文部分要寫清向誰借、借什么、借多少、何時歸還等項目。本單元應用文寫作比較簡單,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安排。要精講多練,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練”的過程中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壞學生,只有壞方法。在教學中,鉆研業務,完善自己,科學安排每一節課,因材施教。語文課就不再難上,應用文教學就不再是難事兒。
參考文獻:
李悅.中職生提高應用文寫作能力的探究與實踐[J].天津師范大學,2014(03).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