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珠
摘 要:在中職體育課堂教學中,應用建構性學習理念,有助于活躍課堂教學氣氛,促進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從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立足于中職體育課堂教學現狀,主要分析了“建構性學習”與中職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策略。
關鍵詞:“建構性學習;中職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應用
“建構主義”是由以下四個要素組成的:(1)情境;(2)對話;(3)協作;(4)意義構建。在中職體育課堂上,教師要巧用“建構性學習”,做好教學評價,營造高效的體育課堂。
一、積極創設情境,實現情景再現
在中職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征,又要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征,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體育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加工以前所學過的知識,慢慢培養學生體育能力。
比如,講解“跨欄跑”這一教學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來給學生播放2004年劉翔在雅典奧運會上贏得勝利的精彩視頻,通過觀看視頻,學生的注意力被吸引過來。在學生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充當體育評論員,以此來讓學生掌握跨欄項目的特點、跨欄項目的技巧。在體育課堂上,教師通過創設與生活實例密切聯系的情境,學生可以快速融入教學活動中,并且此時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也是非常高的。
二、創新教學方法,開展協作與會話
在以前的教學過程中,中職體育教師一直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嚴重影響到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為此,中職體育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根據教學內容將自主探究法、小組合作法、游戲教學法、任務驅動法等運用到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這些教學方法的作用,提高體育課堂的效率。
比如,講解“足球運動”這一教學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法,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然后教師為小組內的每位成員安排不同的角色,如,有的學生充當邊后衛,有的學生充當突前中衛,有的學生充當自由中衛,有的學生充當前衛,有的學生充當突前前鋒,有的學生充當邊鋒,有的學生充當守門員。由于每位學生的角色不同,因此他們的職責也不同。如,邊后衛,他的職責是防守邊翼,并且按照球的實際位置和教練員所決定的防守戰術去行動。通過為學生安排不同的角色,他們能夠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所起的作用,從而掌握了與足球相關的知識。在劃分完小組,安排完角色之后,教師讓小組與小組之間進行比賽,看看哪個小組進的球最多,通過比賽增強小組間的凝聚力,也讓學生掌握了與足球運動相關的技術。這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全部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能大大提高體育課堂的效率。
三、拓寬體育鍛煉平臺,促進學生“意義構建”
新課程標準針對體育這門學科曾明確指出: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教學的實際情況來適當拓展體育資源,以此來增強體育這門學科的彈性。為了讓學生對自身所積累的知識和能力進行“意義構建”,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師就要拓寬體育鍛煉平臺,貫徹落實“快樂體育”的觀念,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體育教學活動中。
比如,講解“籃球運動的基本戰術”這一教學內容的時候,由于籃球這項運動受到了很多學生的歡迎,為此教師要拓寬籃球運動的平臺,讓學生更準確地掌握籃球運動的技術和戰術。籃球這項運動既可以增強學生的體質,又可以在比賽中增強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近幾年來,受到科比等籃球明星的影響,學生的欲望已經被激發出來,但是教師如何將學生的欲望轉化為行動,加深學生對籃球戰術的了解呢?為此,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師要借助網絡這一平臺,鼓勵學生從中搜集與籃球戰術相關的信息,并且給學生留下足夠多的練習空間,不斷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在籃球運動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一味地給學生講解相關的理論知識,而要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落實到實戰中,讓學生在實戰中不斷進步。
四、重視教學評價,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情感體驗
在以前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較為單一,這種評價方法嚴重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此,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師要構建科學的、合理的評價方法,注重過程評價,將學生學習體育的情感激發出來。在整個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學評價也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日常表現、期末考試成績來客觀評價每位學生,激發每位學生內在的潛能。另外,教師要實施多元化的評價,將學生自評、學生互評、老師評價這三種方式有機結合起來,了解每位學生的優勢,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在體育課堂上,有的學生表現得很積極,他們聽從老師的安排,認真完成老師所安排的教學任務,針對這部分學生教師要及時鼓勵他們,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體育教師在確定學生最終的成績時,既要參照學生的平時成績,還要參照學生的考試成績,以此來得出最客觀的分數。另外,教師要給學生留出足夠多的時間去評價自身,在自我評價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然后尋找辦法克服自身的不足,不斷完善自我。作為一名體育教師,要認識到教學評價的重要性。
新課程標準對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中職院校體育教師要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提高體育課堂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明.新課改下中職體育有效性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1.
[2]陳財德.如何提高中學生體育課程學習的興趣[J].中國教師,2009(S1).
[3]張曉峰.淺議課外體育活動在學校體育中的地位[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三卷)[C],2012.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