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來成
摘 要:課程改革工作的逐步推進使得素質教育的重要性越發凸顯,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大組成部門,體育健康教學的重要性不容小覷。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學生個性的發展是極為符合社會多元化需求的,加強對此問題的研究極為重要,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主要對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學生個性的發展進行了分析研究,以此幫助學生在增強身體素養的同時,充分發展個性,促使身心得到良好發展。
關鍵詞:體育與健康;個性發展;主體作用;因材施教
體育教育工作開展的主要目的為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水平,為其未來良好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而現今社會的多元化發展對于學生個性的充分發展提出了相關要求,與此同時,社會發展中對于人才的不同需求要求教育工作開展中應注意加強對學生個性的培養,促使其在擅長的領域得到最佳發展。因此,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發展學生個性極為重要。
一、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
在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需充分凸顯學生主體性地位,積極引導其自主積極地去達成學習目標,促使相互之間具有差異的學生均可在學習中提升體育技能。如在上肢力量訓練中,若是指導學生做俯臥撐、引體向上練習,雖然從表面上看組織嚴密,但實際開展中,有的學生無法完成練習量,而有的學生無法確保練習動作的標準。針對此,如果依照學生體育技能水平的高低將引體向上的練習活動設定為引體向上、斜身引體向上、水平懸垂臂屈伸,那么全班學生便可在一個生動且和諧的環境中開展符合實際的練習活動,那么學生便會感受到充分的滿足感與成就感,身心雙方均可得到良好發展,學生學習積極性得以激發,其運動鍛煉能力得以提升。
二、給予學生充分的個性發展空間
為了促使學生在體育學習中自我個性得以良好發展,其基礎條件在于給予學生充分的空間。若在教學中,教師過多占用學生空間及時間,那么學生想要發展個性便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時間一長個性發展便會淪為空談。由于學生年齡及生活因素的影響,對于眾多事情具有極強的好奇心,所以,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需給予學生適當的自由空間。
三、因材施教,培養學生個性
1.充分了解學生心理、生理及身體素質,向其提出適當學習要求
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教師需注意依照各學生相互之間的個體差異,為其設定適宜的學習目標,選取適宜內容,促進學生的心理良好發展。如在籃球教學中,教師可依照學生運動技能水準的不同將其分為幾個學習小組,并制定好具有差異性的學習目標。
2.了解學生體育運動動機,增強鍛煉意識
學生在體育與健康學習中,其運動動機相互之間有所差異。針對此,在教學中,教師需注意充分掌握學生心理狀態,明確其切實需求及體育健身觀。需注意的是,針對學生切實運動需求采用適宜的激勵方式,增強學生運動鍛煉興趣。
3.明確學生優缺點,指導其揚長避短
在每個學生的個性中均存在積極及消極兩方面因素。針對此,教師需在教學中明確各學生的善、失兩面,為其安排針對化的體育活動,運用體育運動來幫助學生揚長避短,此種針對化的體育活動,可以幫助激發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發展特長。
4.靈活處理教材,促使體育教學符合學生身心特點,激發學習興趣
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不可一直被動化地應用教材教學,而是在充分領悟教材編寫者意圖、了解教材內涵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教學思想,依照學生的實際體育技能掌握狀況,對教材實施靈活且合理的處理。
四、注意改進組織教學方式
為了增強學生體育與健康學習的自主性與積極性,需注意在教學中依照實際狀況靈活選取多種組織教學方式。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引導式、協商式及啟發式教學法,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意愿,滿足其切實需求,為其體育與健康學習創設出一個優良和諧的教學氛圍,而且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興趣,凸顯其主體性,促使學生的個性、想象力及創新意識得到全面提升及發展。
現今21世紀的人才競爭形勢越發激烈,對于學生的個性發展極為重視。依照現今社會發展及當今教育改革的趨勢,在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教師需注意加強對學生個性的培養,促使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能力均可得到充分表現及培養。在個性培養中,主要應從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給予學生充分的個性發展空間;因材施教,培養學生個性;注意改進組織教學方式等方面入手,引導學生健康積極個性的發展,消除糾正其消極、落后的負面個性,促使學生的身心得到良好且健康的發展,成為真正適應社會發展的復合型人才,為社會的健康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徐興.體育與健康教學對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研究[J].大觀周刊,2012.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