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文
摘 要:明代教育家王陽說過:“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心中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心中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在閱讀教學 中,應根據在閱讀教學中,應根據需要,因文而異靈活安排可以經常開展需要,因文而異靈活安排可以經常開展 需要,因文而異靈活安排可以經常開展需要,因文而異靈活安排可以經常開展需要,因文而異靈活安排可以經常開展“朗讀會”、“故事大王”、“兒歌表演評比”等朗讀比賽活動,在學生中評等朗讀比賽活動,在學生中評出“朗讀擂主”、“故事大王”、“最佳演員”,讓每一個 ,讓每一個 學生都有機會充分展現自己的讀書成績,感受歡樂提高朗讀能力。
關鍵詞:語文課;朗讀;文字表達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053-01
語文教學是一門藝術,朗讀必在其中。朗讀可以把用文字表達不出來的地方,再通過語言技巧加以彌補,把靜止在紙面上的事情、人物、情節等活躍起來。因此,朗讀并非易事,實際是藝術再創造,好像把劇本搬到舞臺上一樣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雖然說的是寫作之道,但是作者還是以讀為先,步入此道者是深有體會的。“讀書”,顧名思義,就要讀,讀又是占領先地位的。有些課文中句子所表達的感情,教者是講不出來的,而是靠學生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受到感染,并品位出來的,這就說明了“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道理。印證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之說。古人很重視這個方面。可見,朗讀的重要性。
一、朗讀是中小學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大綱》對中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明確要求。“正確”是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復、不顛三倒四,不錯讀,這是基本要求;“流利”是指通順流暢、連貫順口、不結結巴巴、不讀破字句、不重復,停頓合理、節奏適宜、語速適當地讀,這就在要求上提高了一個檔次;“有感情”是要運用普通話,發音清楚、響亮,處理好輕重快慢,抑揚頓挫,語調和語氣,這是更高層次的要求。
論及朗讀的方法要由文章的內容來決定,方法各異,形式多樣,要靈活掌握,恰當運用。根據本人在中小學從教多年的經驗積累和總結。現介紹常見的朗讀十法,僅供參考。
1、范讀:指教師在開講前的標準示范朗讀,成為學生的楷模,具有指導性,學生便于模仿。
2、領讀:指教師(或優等生)帶領學生讀,使其規范化,不至于走樣。
3、跟讀:要求學生跟著老師讀,達到一個基調。
4、自由讀:由于學生對課文不熟悉,加之朗讀能力參差不齊,所以施之此法。
5、輕聲讀:訓練眼、口、腦并用的能力,開辟發展個性,各顯其才的天地,是領會其意的有效途徑。
6、默讀:安排在提問后、答問前。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尋求答案,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7、齊讀:提高全員參與的意識,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但不宜過多,以防個別人濫竽充數。
8、分組輪(賽)讀:這是增強每個小組的競爭意識,產生一種唯恐落后之感,引導學生奮發向上。
9、指名讀:這是對個體素質的檢驗,是對個人朗讀能力的鍛煉,也是對個人的抽樣檢查。
朗讀方法當然不止這些,還有“粗讀”,就是用來初步了解課文大意;“精讀”用于各種描寫的精彩片斷;“研讀”用于重點詞、關鍵句,這里不再多舉了。
二、上面談的是朗讀方法系列,下面介紹朗讀技巧的運用
朗讀技巧主要是重音、停連、速度、語氣的妙用。
掌握重音規律,學會重音表達。要讀出語法重音,區別句子結構及句子間的關系;要讀出邏輯重音,恰當地表達語意;要讀出心理重音,把重音落在色彩鮮明、形象生動、感情強烈的詞句上。
掌握停連規律,學會各種停頓。停頓有語法停頓、邏輯停頓、生理停頓、心里停頓。四種停頓的作用不同,但他們往往互相聯系并交織在一起。朗讀時要靈活運用。還要注意停頓的協調,應明確停頓是聲音上暫時的休止,而不是感情的中斷。
要控制速度。朗讀的速度是由文章的內容決定的。一般表現緊張、興奮、熱烈、歡暢、焦急、憤怒、慌張等感情的句段,朗讀速度要偏快一些;一般表現悲痛、沉痛和平靜、莊嚴場面的句段,朗讀速度要偏慢一些。文章中表達年輕、機警人的言語的內容要讀得快些;表達年老、誠實、穩重人的言語的內容要讀得慢一些。一般來說,記敘文、說明文及景物描寫以稍慢為宜。
何謂朗讀藝術?我認為朗讀的脈搏要與原作品合拍,如果離開了對文章的正確理解,技巧就失去了靈魂。要做到“聲情并茂”,這說明“聲”離不開“情”,“情”也離不開“聲”,兩相緊密相關。“聲”是講授者說服和感染學生的重要手段。以“聲”激情,這在語言教學中尤為重要,在朗讀中自始至終運用普通話,并要恰如其分地講究音頻的高低、音量的大小、音色的清濁、音調的輕重、音韻的同異平仄。總之,要用恰當的聲音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情感,即動情時要“聲情并茂”;動怒時要“聲色俱厲”;悲痛時要“聲淚俱下”。
三、結語
萬般文章味,盡在朗讀中。讓朗讀教學扣人心弦,聽者如同享受美妙的音樂,這是語文教師的共同追求。
參考文獻:
[1] 葉 睿.淺談語文課堂中的朗讀藝術[J].都市家教月刊,2012(6):117.
[2] 楊玉鳳.讓朗讀滲透語文課堂[J].教育管理與藝術,2014(5):66.
[3] 李 旻.讓朗讀走進高中語文課堂[J].文理導航旬刊,2010(7):43-44.
[4] 薛 法根.不一般的朗讀[J].教育科學與藝術,2014(6):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