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輝
[摘 要] 當前,中小企業在融資方面存在融資成本較高、融資渠道單一、融資風險大等問題。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小企業資信狀況較低,導致融資成本居高不下;規模受限,導致很難進入證券市場;抗風險能力較低,導致融資風險大等方面。政府相關部門應制定相應政策,完善行業擔保制度,設置企業風險基金,引導中小企業更好的解決融資問題;中小企業自身方面也應改善內部管理,提升企業資信,以此為企業的融資帶來便利。
[關鍵詞] 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原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 F470 [文獻標識碼] B
一、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一)融資成本較高
目前對于中小企業最重要的融資方式就是銀行貸款。然而銀行作為自負盈虧的企業,為了降低銀行面臨的風險,減少壞賬損失的發生,因此更加青睞于向大中型企業發放貸款。大中型企業由于資本雄厚,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和發展能力都較強,因此相比于中小企業有著更好的信用,比中小型企業能夠更好的按期還本付息。鑒于此,中小企業相對于大中型企業本身就很難獲得銀行和類似金融機構的貸款。
此外,盡管有些中小型企業能夠通過銀行的審核,得到銀行發放的貸款,但是,銀行為了對風險進行補償,往往會設定比大中型企業更為苛刻的貸款條件。比如還款期限較短、貸款利率較高、限制貸款用途等很多更為嚴格的條件。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不難看出,只有較好的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高的問題,才能真正意義上的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大問題,成本高的問題不可小覷。
(二)融資渠道單一
企業在進行融資的過程中,主要包括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從資金的來源的角度進行分類)。由于中小企業的經營規模較小,資本積累不足,內源融資往往不能滿足企業經營管理的需要,因此,常常是通過外源融資的方式進行融資。
而對于中小企業來講,中小企業受到到資本金、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等諸多方面的限制,導致首次上市募集資金(IPO)、配股和增發等股權融資的方式往往較難實現。盡管,目前中小板和創業版都針對與中小企業進行開放,但是對于處于初創期的中小企業來講,仍然很難滿足上市的條件。因此,中小企業往往只能通過銀行貸款等債務性融資的渠道進行融資。這就極大的限制了企業的融資規模,使得企業無法更多的從社會中籌措的閑散資金來進行經營管理、擴大經營范圍。面對這樣的問題,很容易造成中小企業就算有較好的投資機會卻沒有資金支持的現象的發生。從而極大的限制了企業未來的發展。
(三)融資風險大
中小企業融資風險較大主要體現在由于中小企業的生產技術較為落后,企業相關人員的專業能力較低以及企業的經營范圍的限制。這些問題導致中小企業的經營年限往往較短,常常經營三到五年的時間后就出現大量倒閉的現象。因此,銀行處于穩健型的角度進行考慮也會對中小企業的貸款進行諸多限制,從而規避中小企業融資風險大的問題。
二、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原因探討
(一)中小企業資信狀況較低,導致融資成本居高不下
毋庸置疑,中小企業的資信狀況確實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從而導致中小企業很難籌措到資金。由于銀行等金融機構在評定是否給企業發放貸款時,首先會對企業的資信情況進行評級,然后再判斷是否對企業進行貸款。然而中小企業由于自身內部管理不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礎建設還很不健全,銀行處于謹慎性的角度進行衡量,在對中小企業進行評級時,往往很容易被剔除。
(二)中小企業規模受限,導致很難進入證券市場
企業上市通過資本市場進行募集資金,在資本金、凈利潤、現金流量等方面都需要達到相應的標準,然而由于中小企業自身規模較小、出資人財力的限制、經營范圍較窄等各方面條件的欠缺,對于很多指標都無法達到上市的要求。因此,很難通過資本市場募集資金。從而導致了中小企業被拒之門外的現象發生。
(三)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較低,導致融資風險大
中小企業的抗風險能力較弱主要體現在,中小企業的資本不足。特別是當宏觀經濟環境,或者產業經濟環境發生變化,就有可能給中小企業的生存帶來致命的打擊。甚至于當中小企業的上下游企業發生了變化、技術條件的變化,都會對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帶來較大的影響。然而對于大中型的企業來講,環境的變化會對企業造成影響,但是大中型企業憑借相對殷實的資本,較大的市場份額,以及其他方面的支持,會使得大中型企業在面對環境危機帶來的影響時,有較大的空間可以回旋,使得企業能夠順利的度過危機。一旦環境逐漸轉好時,大中型企業往往又能得到新的發展的機會和空間,使得企業的規模進一步的得到發展壯大。
三、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對策分析
(一)改善內部管理,提升企業資信
企業的內部管理的情況往往會對企業的資信產生較大的影響,內部管理完善的企業會通過系統的計劃和控制,使得企業的現金流較好的流動,從而也規避了企業不能償還到期借款的風險。這對于本身資金就很緊張的中小企業來說就顯得更加的重要。中小企業可以通過充分利用現金浮游量、縮短收款時間、延長付款時間等措施從而保證企業的現金流量能夠較好的進行流動和運轉的同時也減少了企業不能歸還銀行貸款本息的違約風險。為企業的再次融資帶來便利。
此外,企業的資信需要通過企業誠信經營進行提高。企業誠信經營,可以使其得到較好的社會影響,樹立企業正面形象。這對企業的資信水平的提高也是至關重要的。
(二)完善行業擔保制度
完善行業的擔保制度是解決中小企業籌資難的問題的重要條件。行業的擔保會極大地改善企業貸款的現狀。通過相應擔保,中小企業會更加容易的得到銀行的貸款支持,能夠更好的滿足銀行的貸款條件。然后中小企業的行業擔保制度仍不健全,許多資信好、發展前景也較好的中小企業仍然不能得到相應的擔保,進一步的無法得到貸款,為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障礙。因此,我們必須進一步的改善行業之間的擔保制度,從而有效地解決中小企業擔保難的問題。
(三)設置企業風險基金
企業風險基金的設立,可以有效地提升中小企業的抗擊風險的能力。在業績較好的時間段對剩余資金進行累積,從而可以保證中小企業在面對經營危機的時候仍然能游刃有余的進行經營管理,至少可以緩解企業的經營困境。為企業的進一步的發展帶來時間上的支持。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當企業設置風險基金時,可以更好的滿足企業進行貸款的條件,相比之下,企業可以更容易的取得借款,因此,可以說,設計企業風險基金對解決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會有很大的助益作用。
[參 考 文 獻]
[1]惠智乾.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J].知識經濟,2015(8):104-105
[2]張翼飛.中小企業融資難成因及對策分析[J].當代經濟,2015(8):19-21
[3]陳儀君.淺析中小企業融資問題[J].經濟師,2015(3):265-267
[4]鄭靈.后金融危機時代中小企業融資困境探討[J].財會通訊,2015(2):32-34
[5]施煚琿.淺析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及對策[J].財會研究,2015(1):73-75
[6]崔奇.中小企業融資策略研究[J].商業經濟,2014(24):73-75
[責任編輯:潘洪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