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縝
摘 要:隨著我國對外交流的增多,我國對口譯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教師已開始認識到口譯教學的重要性,在大學英語教學加入口譯教學將使學生受益。本文首先介紹了口譯和口譯教學的相關知識,明確了這一領域的重要內容。接著本文主要分析提高學生口譯技能的三個階段環節:傳授口譯有關知識,訓練口譯相關技能,實踐演練口譯工作。如何有效地提高大學生英語口譯水平則值得教師進一步研究。
關鍵詞:大學英語;口譯教學;口譯知識;口譯技能
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和對外開放深入發展,我國對外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日益增強,我國同世界各國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越來越多。在這個背景下,我國需要大量的口譯人才來構筑和加固對外交往的橋梁,社會對口譯人才的需求和期待不斷攀升,口譯人才的重要性日益顯現。然而,我國口譯人才的現狀并不樂觀,口譯人才奇缺,同時缺乏專業的培訓機構,只有為數不多的高校開設口譯專業,這些遠遠不能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因此,我國大學英語口譯教學面臨新的挑戰,高等院校作為培養人才的基地,應幫助學生提高口譯的技能,增強學生的競爭實力,同時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口譯人才。
一、口譯和大學英語口譯教學
口譯是指一種在現場通過口頭表達形式,將所聽到的信息(思想和情感)準確而快速及時地由一種語言轉換成另一種語言并再現出來,進而達到傳遞與交流之目的的交際行為,是人類在跨文化、跨民族交往活動中所依賴的一種基本的語言交際工具。
口譯有其獨特的特點:即席性,限時性,個體操作性,信息廣泛性。口譯分為即席翻譯和同聲傳譯兩大類。口譯的要求是“快、準、順”。鮑川運認為有四個標準可用來評判口譯員的口譯質量,即意思準確(meaning),條理清楚(clarity),選詞恰當(diction)和表達得體(presentation)。
大學英語口譯教學是教授學生以口頭的形式把口頭或書面的講話用另一種語言準確、通順地傳達過來的活動。口譯教學是一種語言由輸入到輸出的訓練過程,使學生在打下扎實的雙語知識功底的同時,逐步獲得流利的雙語表達能力和嫻熟的轉譯能力。
口譯教學應遵循以下原則:首先,技能性原則。教師應以向學生傳授口譯技能為主要訓練原則。其次,實踐性原則。持之以恒的口譯實踐才能保證學生獲得口譯技能。再次,理論性原則。理論是實踐的指導,掌握一定的口譯理論能使學生在實踐時目的明確,方法靈活。最后,階段性原則。口譯既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訓練學生時不能速成,要循序漸進,符合科學的規律。
二、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口譯技能
大學英語口譯教學基本上還是語言教學和口譯教學相結合,兩者相輔相成,因此,教師可以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適當加入口譯教學,從而使學生的英語口譯能力得到提高。教學過程中以實踐為主,精講多練,輔之以講解一些口譯理論。一般說來,口譯教學要包含三個階段環節。
(一)傳授口譯有關知識
安排幾次口譯理論知識講座是十分必要的。在講座中向學生介紹口譯的基本概念和口譯的策略技巧。講座的內容主要包括:口譯的特點,口譯的步驟,口譯的形式,口譯的作用,口譯的標準,口譯的原則,口譯的認知過程,口譯的困難及克服方法,口譯員應具備的素質,口譯員禮儀,口譯的基本技巧,口譯前的準備,設備的使用,等等。
擴充學生的英漢的語言知識和詞匯量。教師應不斷鞏固學生英漢兩種語言的運用,通過講解大學英語教材提高學生語言能力。同時,教師針對性地講解英漢兩種語言各自的特點,比較兩種語言的用法,介紹互譯時常用的方法。口譯的過程就是靈活運用詞語的過程,教師要鼓勵學生擴大詞匯量,如:動手制作同義詞卡片,反義詞卡片,專有詞譯語卡片等增強記憶。
幫助學生涉獵口譯相關的文化知識。教師鼓勵學生熟悉我國的國情,了解黨和國家的重大方針和政策,并講授相關的英語詞匯、短語和句子的表達法。學生應時時留意學習,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多讀報刊雜志,博覽群書,內容涉及中外大事,科研成果,天文地理,熱點話題等。幫助學生養成口譯員應有的政治敏感,介紹與口譯相關的政治制度,外交禮儀,經濟等知識。
利用多媒體為學生補充與口譯有關的廣播電視資料。課上的時間和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創建多元化,多渠道,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庫,利用視聽設備,多媒體,局域網等將口譯資料提供給學生閱讀和觀看。資料內容包括:口譯市場分析,口譯人才訪談,口譯經驗談,口譯認證制度,口譯研究活動,英美人士演講搞,新聞發布會,大型國際會議有關文件,外事接待,公司談判等。多媒體教學資料形式多樣,有聲有色,圖文并茂,是課堂口譯教學極好的補充,一定會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
(二)訓練口譯相關技能
訓練學生聽力技能。口譯過程的第一關鍵環節是聽,即全神貫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聽。口譯員不僅要聽懂每一個字和信息,而且要聽懂講話者的口氣和目的。訓練學生聽的技能要注意:培養學生想聽的興趣;培養學生聽的過程保持敏銳和集中,同時思考、分析、轉換;學生聽的內容量要大,題材廣泛;安排學生聽多種口音的英語資料,如:英音,美音。教師可采用精聽和泛聽兩種方法,精聽的作用在于摸規律,泛聽的作用在于增強適應能力,熟悉題材,培養語感。
訓練學生記憶技巧。口譯記憶指口譯員的瞬時記憶和短暫記憶。對于口譯來說,記憶是轉換之母。口譯員能即席翻譯,毫無曲解,毫無遺漏,記憶技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要訓練學生記憶的技巧,高度集中注意力聽,跟蹤思路,記住話語,記下筆記,如:日程安排多以時間為線索,參觀訪問多以地點為線索,或按時間順序、事件順序、語群順序等編程似地存放在腦海里,邊記邊轉換成目的語。教師可采取針對性的跟蹤記憶專門訓練,如:影子練習(shadowing exercise),又叫原語或單語復述練習,就是用同種語言幾乎同步地跟讀發言人的講話或事先錄制好的新聞錄音、會議資料等。該訓練的目的是培養口譯員的注意力分配和聽說同步進行的同聲傳譯技能。通過大量的訓練,學生的記憶能力才會得到提高。
訓練學生速記能力。速記是口譯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輔助手段,對于較多的口譯內容,口譯員必須通過速記補充記憶的不足。教師應傳授給學生速記的技巧,如:略記法,替換法,符號法,繪圖法等。在講授口譯員記筆記的方法時,教師要展示大量的實例,由淺入深。最終教師要鼓勵學生養成個人的速記習慣,形成適合自己的個性化的快速而有效的速記體系,盡量做到記得少而全面。
訓練學生口語表達。口譯的口語即翻譯口語,換句話說就是譯語表達。為了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大膽發言,不怕出錯。對學生的表達要從口譯的標準和方法上指導。及時糾正學生詞匯選擇,句式運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訓練學生直譯和意譯相結合。譯語要涉及到文化背景,專業知識和百科知識等,教師應時刻提醒學生口譯需符合英語和漢語的表達習慣。同時,師生積累英漢常用口譯用語,多記常說,達到譯語像自由口語一樣流利。
(三)實踐演練口譯工作
安排學生背誦口譯資料。教師應將背誦應用于口譯教學,從語言輸入的角度來看,背誦式的語言輸入可以加深學生對詞匯、句型及一些固定表達方式的理解和記憶,有助于將短時記憶轉化為長時記憶,減少母語的干擾作用。教師指導學生背誦地道而標準的口譯段落和文章,涉及面要廣,使學生體會口譯文體的特點,特別是背一些由中國人寫的介紹中國文化的英語文章。背誦可應用于課外作業,指定學生課下完成,背誦內容應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少到多,教師課上檢查學生復述或默寫即可。
營造口譯現場工作氣氛。正式場合的嚴肅氣氛會給口譯員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千變萬化的現場氣氛會影響口譯員水平的正常發揮。在教學中教師應有計劃、有針對性地營造氣氛,設計場景來訓練學生的即席發言能力和臨場發揮水平。每次口譯訓練都應從營造氣氛開始,在教室里創造一個接近真實口譯現場的小環境,事先播放實況錄像,為學生的心理打下基礎,其目的就是讓學生體驗到在真實口譯環境下將要面對的困難和挑戰以及采取的應對措施。如:在做連續傳譯訓練時,教師可以設計模擬大會翻譯,模擬領導人會見口譯,記者招待會,模擬商務會談等,這樣學生會增強適應能力,熟悉口譯工作的不同環境。
角色扮演外事口譯工作。模擬演練是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學生可以進行小組角色扮演演練來增加鍛煉的機會。教師在備課時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設計一些仿真的口譯活動,如:模擬國際大會,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中方代表,外方代表,中方譯員及外方譯員;再如:模擬記者招待會,每組里一名學生為口譯員,其余為新聞發言人,其他小組學生作為各大媒體的記者來提問和采訪。學生在角色扮演中練習各種譯文,通過這樣生動的形式,讓學生成為課堂活動的主角,積極參與課堂語言實踐活動。學生能很快消化所學的知識,糾正自身存在的問題,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了抗干擾能力和敏捷的思維能力。學生會在有趣的仿真交際活動中,積累實踐經驗,潛移默化地提高口譯能力和翻譯意識。
見縫插針安排口譯練習。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可以安排時間少的小練習來加入口譯內容。每課前指定某個學生以值日的方式向全體師生用英語報告新聞,內容和范圍不限,安排其他學生進行現場口譯,由值日生來評定分數。或者,指定某幾排學生口譯教師說的句子,訓練學生駕馭語言的能力。或者,教師說出句子后,學生以搶答的形式自愿站起來進行口譯,訓練學生的機敏性,為同聲翻譯打基礎。或者,教師在講解大學英語教材的單詞和短語時,講解課文時,講解練習時,也可有針對性地練習一下口譯,英譯漢或漢譯英。
三、結束語
口譯教學是一門年輕的、發展中的學科,口譯教學的研究在我國還不夠深入,高等院校應當承擔起研究口譯教學和培養口譯人才的重任。教師要吸收國內外先進的口譯理論和教學理念,在教學中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創新課堂設計,同時教師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勇于改革,不斷進取,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優秀的口譯人才!
參考文獻:
[1]郭琳. 大學英語口譯教學淺談[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7(2).
[2]劉和平.職業口譯新形勢與口譯教學[J].中國翻譯,2003(3).
[3]王寶童. 關于大學英語口譯教學之我見[J].上海科技翻譯,1994(3).
[4]徐敏. 對大學英語口譯教學的思考[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6(1).
[5]張犁. 大學英語口譯教學思考[J].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2009(5).
[6]張永敏. 淺談大學英語口譯課堂教學[J].新西部,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