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 娟
?
大數據時代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
俞娟
摘要: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將人類帶入了一個全新的大數據時代。大數據時代的特點為大學英語閱讀教學,包括閱讀教學資源、教師職能、閱讀目的、閱讀手段和方式帶來了多方面的變化,也為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改革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大數據時代,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應以語言應用為教學目的,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師個人信息技術能力,為改革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和改革措施。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教學改革
隨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數據來源或數據承載與處理方式的飛速發展,信息世界、物理世界、人類社會構成的人、機、物三元世界的高度融合引發了數據規模的爆炸式增長和數據模式的高度復雜化,世界已進入網絡化的大數據時代。大數據是指在信息爆炸時代無法在允許的時間里用現有的常規軟件工具提取、存儲、搜索、共享、分析和處理的海量的、復雜的數據的集合。梅德明認為,英語閱讀教學作為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大數據時代教學創新的重要內容。大數據的時代特點為大學英語閱讀教學,包括閱讀教學資源、閱讀目的、閱讀內容與組織、閱讀輔助手段與工具等帶來從觀念到行為等多方面的變化,也為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改革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英語閱讀教學是大學英語基礎教學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學生在閱讀課程中可以理解和掌握全面系統的閱讀技巧,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和延伸知識視野,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然而,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我國的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仍然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極大地阻礙了英語閱讀教學目標的實現。
傳統閱讀課堂教學往往都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單向傳授的方式向學生傳授英語知識,這種教學方式往往會造成沉悶乏味的課堂氛圍,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無法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在這種模式下,學生缺乏積極主動的思考,思維發展受到限制,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主體性、實踐性難以得到發揮。
當前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基本模式是教師過于注重講授詞匯及語法知識,側重于詞匯量的擴大和語法知識的掌握,而忽略學生對于文章的整體內容、主題思想以及作者的寫作意圖的把握。這不利于學生判斷假設、分析推理、歸納總結能力的培養,也不利于學生掌握多樣化閱讀技巧,不能有效引導學生養成積極主動閱讀文章的習慣。同時教師在講解閱讀理解時,僅圍繞教材的文章講解,不能滿足學生對于與時俱進的社會新鮮事物的認識需求,從而導致學生對于課堂學習缺乏足夠的學習興趣,難以實現預期的教學目的。
閱讀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但是這并沒有得到教師的足夠重視,從而制約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閱讀教學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和閱讀技巧,而且還可以延伸學生的知識視野,提升其語言應用能力。閱讀能力作為“聽、說、讀、寫、譯”英語語言技能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學生只有提高了閱讀能力,才能全面理解和掌握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文章的重點難點內容。只有具備了較強的閱讀理解能力,才能真正掌握語言。
《大數據時代》一書的作者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提出大數據有三個主要的特點,分別是全體、混雜和相關關系。首先是全體,即去收集和分析更多的數據。這里的數據都是涉及有關研究問題的數據,這個數據點絕對的數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多少數據點和研究的現象相關。其次是混雜,在小數據時代人們試圖收集一些非常干凈的、高質量的數據,可是在大數據時代,就不用去追求那種特別的精確性。這樣宏觀上失去了精確性,微觀上卻能獲得準確性。第三,相關關系。因為更加混雜,因果關系轉向相關關系。國際數據公司(IDC)歸納出大數據四個特征,即海量的數據規模、快速的數據流轉和動態的數據體系、多樣的數據類型、巨大的數據價值,通常可簡稱為“四V”。李國杰認為,對于大數據時代這些特點,認為從事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工作者需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閱讀教學資源
我們所說的大數據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單純以數字為主要載體的信息,大數據還包含文本、圖片、音頻和視頻等格式。大數據時代的發展,可以促進英語教學資源的共享,給英語教學帶來更多的教學資源,尤其是在當前的多媒體教學過程中,課件制作可以加入圖片、視音頻等多種模態。隨著英語教學設施建設和網絡的發展,教師的教學可以實現網絡在線教學、視頻語音教學等多種教學手段。網絡的便利以及移動設備的普及,使得大學英語學習數據得以慢慢積累成信息,而這些信息又可以為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服務。英語閱讀的學習不再僅僅體現在課堂上對課文文章的閱讀和理解,課后的學習也很重要。學生在網絡平臺學習所產生的大量系統化的教與學的數據,是統計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方式。包括每個人的注冊信息,學習時間的長短和周期,提問交流的次數和內容,測試情況等一系列數據。
2.教師職能
由于大數據信息四通八達,學生可以輕易地獲取到英語學習資源,從而教師的身份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從資源信息的提供者轉變成資源的整合者,根據學生的個性化需要,收集各種學習資源,并對這些資源信息進行深度的教學研究,通過多媒體和網絡把信息選擇性地展示給學生,全方位地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動機,有效促進教育教學的改進和發展。對于學生學習心理和動機的分析,發現學生個體真實的學習規律和習慣,有針對性地改進學習內容和教學方式,個性化定制學習過程,促進學生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的動態調整。
3.閱讀目的
閱讀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語言基本功,拓展學生視野,增加學生閱歷,進而提高學生的各種寫作技能。學生在閱讀之前必須有一定的閱讀目的,在傳統的閱讀教學中,教師過多地重視語言形式而忽視了內容的理解,結果將課文分解成若干個單獨的句子,影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作者的思想,導致學生對于閱讀的目的或者閱讀所帶來的效果不夠重視,忽略內容的思想性。閱讀理解的程度可由淺入深分為三個層次:表層理解、深層理解和評價性理解。表層理解只是懂得文章字面的意思;深層理解則要求讀者能清楚地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評價性理解則需要讀者對作者所表達的內容說出自己的看法。很多學生往往只滿足于文章的表層理解,他們誤把表層理解看成是閱讀理解的全部。然而大學數據時代的到來,已將大學英語閱讀教學過渡到以特定語言情景為主的語言材料的實際運用,要求學生明確閱讀目的,深化閱讀理解層面。
4.閱讀手段和方式
在當今社會環境下,數據的傳播途徑越來越多,傳播過程的載體也越加小巧便捷,對于數據的獲取更加自主化,人們的閱讀方式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各種各樣的計算機軟件在詞匯和語法等方面提供了更多的幫助,其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處理語法問題,提高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而且還能夠節約時間。隨著閱讀工具的不斷變化突破了傳統閱讀教學時間與空間上的制約,提高了英語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從而推動大學的英語教學進一步發展。
1.有效激發學生閱讀學習的興趣
計算機多媒體網絡可以有效地把文字、圖片、音視頻等結合起來,使枯燥乏味的閱讀材料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出來,把抽象的學習材料轉化成直觀、具體的情景素材。教師利用大數據把握話語熱點,使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時代化。伴隨著科技和經濟的發展而出現的新詞以及衍生的新意,適時適度地擴展了學生的閱讀范圍,讓學生的英語知識在生活中發生遷移。教師在備課時,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在網上搜集相關的知識要點,包括各種話題對話,貼近主題的圖片,將內容從原本的靜態模式轉換成動態模式傳授給學生,豐富了教學內容,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學生也可以針對閱讀材料話題參與交流與互動,營造一種活躍的課堂氣氛。活躍的學習氛圍不僅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促進學生在英語閱讀上的理解。教學內容幻化的具體化、多樣化,為教學知識的傳授提供了先決條件,激發了學生閱讀學習的興趣。
2.強化學生閱讀學習的自主化
在大數據背景下,學生的學習途徑更加多樣化,英語閱讀學習中的問題不再單純依靠老師課堂上的講解,學生可以通過相關學習軟件的使用自主解決問題。利用大數據時代英語學習資源獲取的便利性,教師應該更加注重引導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為主動探索知識。大數據時代下的大學英語閱讀課堂,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體,具有自主學習性,無論是在何時何地都能夠借助網絡進行自主學習以及復習。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專業化英語網站、英文電子書刊和常用的翻譯軟件,這樣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課下自主學習能力。還可以指導學生制定個人學習計劃,傳授他們英語閱讀的策略和方法,通過博客、電郵、微信等通信平臺及時掌握學生閱讀學習的進度及完成效果,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自主學習。
3.構建閱讀教學評估系統
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學平臺應該將不同的網絡應用系統與功能結合在一起,構建閱讀教學評估系統。大數據時代可以將大學英語閱讀教學與信息技術有機結合起來,幫助教師進行技術分析,了解和掌握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并且結合學生特點以及教材內容等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大數據時代,教師不應再根據自己帶有很大主觀因素的教學經驗來確定教學內容,而應該一切讓數據說話,數據深加工可以使教師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規律,使教學模式從原先的經驗式轉換成依據數據服務模式。教師可以根據個體學生的微觀表現,分析相關數據,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方案,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
4.提高教師信息技術運用能力
大數據時代教師必須注重自我發展,通過終身學習獲得教育知識和技能,成為滿足社會發展和人才培養需要的外語教師。教師的自我發展包括自學理論知識,參加相關培訓,自主進行教學反思,更新自身知識和信息技術運用技能。在大數據時代,如何搜索、識別、篩選有效信息對學生來說還具有一定的難度,這就需要教師廣泛地搜集各種零散資料加以分析處理,轉變成大量資源整合者,然后以媒體和網絡形式有選擇地提供給學生。在當今時代,教師只有不斷提高綜合素質才能不被時代淘汰,從而正確引導學生在大數據時代進行學習,提升教學質量,推動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根據上文所述,大數據時代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對人們的交流和學習產生重要的影響。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各種變化逐步推進,多元化教學模式可能會長期并存,數據的留存和深度挖掘也將進一步深化教育信息化改革。大學英語閱讀教學要加快信息化技術與學科學習的整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加快實現學習的信息化、網絡化,讓學生在學習中實現知識在信息的海洋里提煉,訓練在大數據支持下增效,能力在開放式互動中生成。
參考文獻
[1]李國杰,程學旗.大數據研究:未來科技及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領域——大數據的研究現狀與科學思考[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2(6).
[2]梅德明.大數據時代語言生態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4(1).
[3]王守仁,王海嘯.我國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現狀調查及發展方向[J].中國外語,2011.
[4]王守仁.堅持科學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觀[J].外語界,2013.
[5]王海嘯.大數據時代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改革[J].外語教學,2014.
[6]王衛,湯九華.關于深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思考[J]安慰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
[7][英]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肯尼思·庫克耶.盛楊燕,周濤,譯.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DOI:10.16653/j.cnki.32-1034/f.2016.12.058
[基金項目:鹽城工學院2015教學改革研究規劃項目(編號:JY2015B36-02)]
作者單位:(鹽城工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