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曉蕓
摘 要:情境教學法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寓于直觀的事物與生動的場景之中,將無形的情與有形的境結合起來,使得整個數學教學更加富有趣味性,更能激起學生積極的情感,確立學生在探究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知識的構建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情境教學;生活情境;懸念情境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5-0385-236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5.033
數學學科具有很強的抽象性與系統性,但并不是獨立于情境之外的數字與符號,而是在特定的場景與活動中所產生的,要想讓小學生更加深刻而形象地理解這些抽象而深奧的數學知識就必須要體現教學的情境性。即要改變以往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對知識本身的機械講解,而是要將這些抽象的知識寓于直觀而形象的情境之中,將無形的情與有形的境結合起來。這樣不僅可以增強教學的趣味性,使整個教學趣味盎然,激起小學生內心強烈而積極的探究欲望,引導學生展開主體探究;而且還可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性,讓學生從特定的情境之中獲取豐富而直接的感性信息,這樣才能達到學生對抽象知識的深刻理解與掌握。運用情境教學這也是小學數學新課改所提出的重要教學理念,是推動數學教學改革,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手段。現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對小學數學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具體運用淺談如下幾點體會:
一、創設生活情境
生活是數學學科的源頭活水,是存在與發展的基礎,數學學科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在教學中也要充分地體現出這一點。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善于從學生的角度來觀察生活、審視教材,在生活與教材之間找到最佳的結合點,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中來尋找豐富而直觀的數學素材,創設真實而直觀的生活情境,以此來拉近學生與數學的距離,增加學生對數學的親切感與好感,這樣自然就可以激起學生參與數學探究的主體性,引導學生展開主動探究。如在學習循環小數時,教師就可以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來創設情境,用現代信息技術向學生動態演示十字路口紅綠燈的變化,從學生所熟悉的四季變化等引導學生從中找出規律,從而使學生從熟悉的生活中獲取豐富的感性材料,引導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下展開主動學習。
二、創設懸念情境
小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這正是學生主動探索的內在動力。針對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以激起學生探究的主動性。制造懸念,創設懸念情境,這正是激發學生好奇心與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如在學習“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這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創設這樣的情境,與學生來展開對抗,彼此出示數字來讓對方判斷這個數字能否被3整除。學生發現不管他們出示幾位數,教師都可以快速而準確地判斷出來,而他們在判斷時數字位數越多所需要的計算時間越長,而且還可能因計算失誤而出現差錯。這樣幾個回合下來,學生自然就會心中產生疑問:為什么教師可以不用計算就能快而準地判斷。這其中肯定有什么奧秘。這樣學生就會帶著心中的疑問來展開主動而積極的探究。
三、創設沖突情境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由已知到未知再到已知的反復過程。為此在教學時,教師要善于將已知與未知聯系起來,能夠從學生已有的基礎知識為出發點,圍繞著未知來進行巧妙的設計,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使學生進入求知的憤悱狀態,進而展開主動而積極的探究活動。
如關于閏年的知識點,教師可以讓學生回答自己過了幾個生日,學生根據自己的周歲來回答所過生日的個數。此時教師再讓學生思考,小明今年9歲,但他只過了兩個生日,這是怎么回事呢?這樣自然就會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激起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又如,在學習圓柱體體積的計算這一內容時,可以讓學生來思考。
1.如何計算出圓柱體容器里水的體積。學生說可以將水倒入長方體容器中測出長寬高后計算得出。
2.如何計算裝滿橡皮泥的圓柱體的體積。學生說可以將圓柱體里的橡皮泥捏成長方體,或是放入長方體容器中得出。
3.如何測量禮堂圓柱體石柱的體積?
這樣幾個小問題就可以將學生步步引向深處,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讓學生認識到這些方法的局限性,進而主動地展開探究,以探究更為簡單的圓柱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四、創設故事情境
故事有著可愛的人物、生動的場景、曲折的情節,深受小學生的喜愛。創設故事情境,寓抽象的知識于生動的故事之中,可以改變以往教學的枯燥與機械,而使得整個教學更加生動活潑,自然就可以激起學生參與探究的主動性與思考的獨立性,這樣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此,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積極收集數學史上的趣事逸聞、數學典故等,還可以結合學生的特點,以學生所熟悉的影視劇、動畫片中的經典人物形象來自主他創編故事。不管何種形式都可以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可以讓整個教學變得更加活躍輕松,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如在學習圓的性質時,我們就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給學生創設森林王國的小動物們進行自行車大賽的故事,不同的動物的車輪不太一樣,有長方形的,有正方形的,有橢圓的,有圓形的,還有三角形的。這樣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動態化地展現,學生很容易為故事所吸引,將注意力集中于車輪的形狀上,再經過教師的相機誘導,自然就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來對圓展開探究。
五、創設實踐情境
數學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這決定了數學的價值不是體現在學生記住了多少知識點,而是能否用這些知識點來解決現實生活問題,達到學以致用,這才是現代教學的重要目標。為此教師要為學生創設更多的實踐情境,將學與用結合起來。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數學學科與現實生活的關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實用性,這樣才能滿足學生的榮譽感,激起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
如學習了百分數后,就可以讓學生去了解家庭日常收支明細,計算出各項支出所占的百分比。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深入地理解與運用百分數這一知識點,同時也可以在運用的過程中增強學生的榮譽感,指導學生更好地學習與生活。
參考文獻:
[1] 宋秀瑩.淺談小學習數學教學中情境教學的運用.新課程:下,2012(9).
[2] 李清水.淺析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科技創新導報,2015(3).
[3] 付福彩.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新課程學習:下,2010(7).
[4] 吳曉玲.新視域下小學數學教學中情境創設法運用探析.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0(4).
Abstract:Situational teaching contains abstract mathematics knowledge in a intuitive things with vivid scenes and combines intangible senses with tangible situations. It makes the overall mathematical education interesting and appealing. The principal status of students is established during the procedure, and they become the masters of mathematics learning and the builder of knowledge.
Key words:situational teaching; life situation; suspense situation
[ 責任編輯 金 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