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瑞芹
摘 要:提前預習的習慣、認真聽課的習慣、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及時復習的習慣、總結的習慣是高中化學學習的五個重要環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應從這五個環節入手,反復強化訓練,直至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化學學習;學習習慣;預習;聽課;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421;G633.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6-0037-01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認為,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行為能夠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對于我們高中生來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為重要。從初中到高中,無論是知識的難度還是密度,都與初中不可同日而語。在新形勢下,課時減少,課程緊張,幾乎節節上新課,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將很難提高自己的能力,取得優異的成績。提前預習、認真聽課、獨立完成作業、及時復習鞏固是高中化學學習的四個重要環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就要從這四個環節入手,反復強化訓練,直至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課前預習的習慣
教師要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高一新生大多數沒有養成預習的習慣,也不知道預習什么、怎么去預習。這就需要教師首先要教會學生預習。課前對新知識要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看什么?看課本上將要學習的課題,包括講了哪些內容,重點在哪里,難點是什么;然后再看這部分內容和原有知識的聯系,溫故而知新。新教材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實驗分為演示實驗——觀察思考、探究實驗——活動探究……欄目眾多,內容較少,學生僅憑一本課本,很難將預習進行下去。對于高一的學生來說,化學預習的難點在于探究實驗的設計,學生往往感到無從下手。這就需要教師提前做好準備,事先設計好預習學案,將學生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難點和疑點問題采用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入手,層層引導深入的方法一一呈現思維過程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做什么?預習學案還要設計針對性的練習,有些知識看著簡單,是不是真正看懂了,練一練就明白了。學生看完了課本,再做一做練習,不僅能起到檢查的效果,還能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加深理解。哪些是真會了,哪些還沒有真正理解。不會做的和看不懂的地方就是聽課的重點,這樣還能提高聽課效率。想什么?預習學到的知識和做題對知識的理解有哪些不同?對于這個知識點出題者還會從哪個角度去考查?
二、認真聽課的習慣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認真聽課是學生獲取知識是重要途徑。能不能上好課,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生要明確自己上了課要聽什么,記什么,干什么。通過預習學生已經明確了課上老師所要講授的知識,對自己的預習情況有了初步的了解,十分清楚自己聽課的重點在哪里。通過聽課將知識進一步系統化,自己看不懂的問題重點聽。上了課還要記好筆記。筆記記什么?記重點、記難點、記老師補充的內容。上了課還干什么?老師講了還不會的內容做好標記,下了課問老師,問同學,一定要將問題徹底解決。都會了干什么?還要做好規劃。與這部分內容相對應的習題要抓緊做,多做多練才能得到鞏固提高。在課堂上學生要養成重視聽講、專心聽講、緊跟老師的思路,抓住學習的重點,積極回答問題的習慣;要養成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會觀察、會思考,敢于提問、敢于質疑的習慣。
三、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學完新課,教師都會布置作業。學生要養成按時、獨立、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做作業給每個人提供了獨立思考的機會,對學過的知識不僅起到了復習鞏固的作用,還能加深理解,達到融會貫通。教師批改作業后,要能及時進行反饋糾正,錯誤的要做好錯題整理,分析錯誤原因,理清解題思路。
四、及時復習的習慣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告訴我們,人們接受了新的事物遺忘規律是先快后慢。復習是一種鞏固性、深入性、發展性的學習,是學習的重要環節。高效的復習是提高學習成績的主要途徑之一。復習要做到及時、系統、有計劃、反復。記憶的最重要方式就是對信息的反復加工。對于這一習慣的培養,我采用課下及時鞏固練習和課上檢查相結合的模式。每節上課前5分鐘用于檢查,采用教師批改和學生批改相結合的方式,將上節所學的內容先檢查復習再上新課。
五、總結的習慣
總結和反思是升華自我的重要環節。有些同學一道題目做了很多遍,錯了還錯,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歸納總結。記得有位美國教授問一個中國學生:“你上午在做什么?”學生回答:“做實驗。”教授再問:“下午做什么?”學生答:“做實驗。”晚上,教授看到學生還是在做實驗,就感嘆:“親愛的同學,你一直都在做實驗,那什么時候思考和總結呢?”真的很發人深省。
六、結束語
對于高中生來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日之功,良好的學習習慣會使學生終身受益。高一新生要想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不僅需要有正確的學習態度,更重要的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課前預習習慣、認真聽課的習慣、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及時復習的習慣、總結的習慣,讓好習慣伴隨學生的一生。
參考文獻:
[1]陳躍生,陳毅輝.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J].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9).
[2]何亞娟.高中化學課堂中情境教學的實踐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
[3]竺麗英.新課程高中生化學學習習慣差異研究[J].化學教育,2008(12).
[4]劉知新,王建成.化學教育測量與評價[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