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健康
【摘要】伴隨著高中地理教學要求的改革以及人才培養方式的不斷創新,高中地理教學方法也在不斷的進行創新和改革。在這一教學背景下,高中地理老師應該不斷的進行教學方法的探索以及創造,提出具有可行性、科學性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地理教學,從而為我國高中地理教學提供一份幫助。
【關鍵詞】新教學課程 高中地理 教學方法 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2-0129-02
伴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我國對于高中教學的要求也有了新的變化,從以前的應試教育到現在的素質教育,有了很大的轉變,素質教學標準,是為了提高學生自身全面素質的提高,體現了注重學生個體發展新的課程則更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一名高中地理教師應該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改變以往地理教學的不足之處。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介紹了如何提高和改變高中地理教學的方法,提高高中地理教學的質量。
一、將學生剛在課堂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個性化的培養
以往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模式已經完全不能夠滿足現代高中地理教學的要求,如果還停留在教授學生普通的地理知識的層面,那么地理教學就失去了其鎮橫的意義。然而目前,在地理教學課程中有超過一半的課堂內容都是課本知識,老師與學生的互動僅僅占到了課堂教學時間的三分之一,只有十分之一的時間是學生自發研究得出來的知識內容。因此,現在的高中地理老師應該給自己樹立一份責任感以及危機意識,不斷的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所以,運用現代技術,關注現在的熱點問題,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是地理老師教學的重要改變方法。明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不斷的培養學生個性化的特征,提高他們的思維活躍性。
二、增加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互動環節
在以往的地理教學方式中,老師與學生在課堂上的關系就是學生在臺下學習,聽講,老師在臺上講課。學生為輔老師為主。學生需要跟隨老師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節奏開展學習,然而在新的教學環境下,老師與學生應該增加彼此之間的溝通與互動環節,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以及愛好。
在高中地理教學的時候,經常會聽到同行的地理老師埋怨學生地理基礎薄弱,課上講課進度難以順利開展,學生跟不上老師的講課進度等,尤其是一些自然方面的知識,學生學起來十分的吃力。為此,老師應該與學生多溝通,就算學生的地理基礎不夠扎實也要不斷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打牢基礎。例如,在高一地理《大氣》這一單元的講解過程中。我為了提高學生在課上參與的積極性,采取了視頻演示的教學方法。首先我向大家展示了我們生活中的大氣構成,并且通過視頻向學生展示了大氣的變化情況等。通過視頻的演示,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在講到《常見的天氣系統》的時候,我向同學們播放了一段天氣預報,里面提到了冷鋒、低壓槽、熱帶氣旋等名詞。我提到:“同學們,有沒有在觀看天氣預報的時候聽到過這種類似的名詞?”學生們答道:“有。”“下面我們對這些名詞作逐一的解釋。”緊接著我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以及視頻的動態變化,向學生一邊講解,一邊演示,在講解的過程中,我會經常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這一堂課下來,學生對于常見的天氣系統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并且也十分勇于回答問題,實現了老師與學生的溝通,增進了師生關系。
三、開展活潑生動的地理教學方法
1.開展地理教學實踐
高中地理教學的我們的教育對象是高中生。他們的思維能力以及看待問題的辦法有著各自的特點,所以,開展地理教學活動的時候需要將教學活動與學生自身的特點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個性化分析能力以及學習能力,所以高中地理教學要從以往的課本知識教學轉向到實踐教學活動。例如,在高中技能篇中《怎樣進行野外觀察》的講解中,我將學生帶到了野外,進行實地觀察,學會利用指南針分辨方向,學會根據樹干的長勢情況辨別方向。觀察地形的時候,例如在平原地區讓學生根據日常學到的關于平原的知識判斷底面沉積以及河流的變化判斷式沖擊平原還是侵蝕平原。如果是山丘,觀察山丘的構成,并根據所學到的巖石方面的知識判斷巖石的種類,巖石中含有什么物質以及巖石的傾斜裝袋等。通過開展野外的觀察,讓學生們進一步的對課堂所學到的知識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并且將知識更好地運用到實踐生活中,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使用能力,培養他們對地理知識學習的興趣。
2.將高中地理考試重點放在教學過程中
當地理知識學習完成之后,就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考察,為的是檢查學生地理知識的學習情況。以往的地理教學考試往往將試卷考試作為唯一的方法。當地理教學達到了一定的程度的時候,就需要對知識進行鞏固。可是,在這種傳統的教學考試中,需要轉變以往的思路,挖掘潛在的內容。老師可以布置相應的練習作業,讓學生將考試的重點放在學習過程中。例如,在講解《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的時候,這一課題的考試重點為分析自然地理環境的地域差異特點、了解地理環境差異性的分析規律。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給我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內容對“世界陸地自然帶分布圖”進行分析,并且了解山地的垂直地獄分異規律。讓學生觀看景觀圖,進行賭徒分析和規納。并且,為了提高學生對天文只是得認識,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天文冠詞,讓學生對觀察到的行星進行識別和特點的描述,讓學生總結實際觀察到的與課本上的不同之處。于是,可引導學生根據光環、表面條紋和大紅斑、衛星等特征綜合分析,同時要努力避開干擾如大氣不穩定而使得視域中的天體有晃動感。在觀察的過程中,將考試內容融入到其中,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能力。
四、結語
高中教育在不斷的改革和發展,只有不斷的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才能夠謀求更長遠的發展,作為高中地理教師應該不斷的進行教學方法的轉變,謀求地理教學與學生實際情況相結合,老師要不斷的進行教學方法的嘗試和黃鑫,不斷的吸取新思想和理念,探索地理教學的方法,順應社會發展以及教育發展的方向,培養出更加具有創造性價值以及含有豐富地理知識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鄭剛.高中地理教育教學創新觀之我見[J].才智,2010,(3).
[2]唐金紅.新課改下高中地理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考試周刊,2010,(4).
[3]楊玉環.高中地理教學策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