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社會對高職院校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斷變化,但高職院校開設的英語課程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通過對高職英語教學現狀的分析,提出在今后的教學中,除了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以外,還應探索行業英語+職業英語的課程教學模式,使學生具備符合社會需要的綜合型人才。
關鍵詞: 高職高專 英語教學 教學改革 教學策略
一、引言
近些年,我國高職高專在英語教學方面已經建立了初步的課程教學體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目前我國的高職英語教學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畢業生的英語語言實際運用水平不能滿足日益發展的社會需求。因此,鑒于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現狀,立足于各個行業的實際需求,著眼于學生在工作中的英語實際運用語言能力的培養,提出在今后的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我們在加強學生英語語言基礎能力培養的同時,注重行業英語+職業英語能力的培養。
二、高職英語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1.英語課程設置簡單化。目前,在高職英語教學中,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較注重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對于非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大學英語就是一門基礎課,課程設置過于簡單,很難培養出滿足社會需求的復合應用型人才。
2.英語課程內容單一。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講解課本內容,學生英語水平差異較大,教師在課堂上對于英語知識講解過于形式化,內容過于枯燥,調動不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的英語交際水平就會下降,畢業后所學的英語知識不能滿足各個行業的實際需求。
3.英語語言教學評價系統不完整。英語語言教學評價系統是根據高職英語教學目標,對英語教學的過程和結果進行的價值判斷,是教師對英語教學活動中現實或者潛在的價值做出理性的判斷。教師對英語教學活動效果進行評價,可以了解自身教學存在的問題,同時能夠發現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存在的問題。然而,在目前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發展中,英語教師的教學評價體系尚不健全,過于單一化,學校及英語教師不重視教學體系評價,不利于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提高。
三、高職高專院校英語教學的現狀
1.教師整體素質有待提高。近年來,高職高專院校隨著社會經濟的大力發展,教師數量隨之大幅增加,教師教學水平參差不齊,甚至個別教師教學水平不高,不善于更新更適合現代大學生的教學方式﹑手段及技術。因此,教師教學水平及綜合素質有待提高。教師應在上好課的同時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完善專業素質的提高,以積極應對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2.學生學習英語積極主動性不足。高職院校的學生整體素質相對不高,英語基礎薄弱,重視英語學習的程度及英語語言運用的能力相對較差,認識學習英語的重要性不足,許多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愿張口練口語,自信心不足,存在發音不準確等問題。
3.教材使用上存在著問題。目前,各個出版社出版的教材門類眾多,然而,經過反復實踐、課堂使用,尋找真正適合高職高專院校學生水平的教材需要一定的時間,以及教師和學生使用教材情況的反饋,最終才能使用最符合學生實際需求的教學用書。
4.行業英語發展的需求日益增加。多年來,高職高專院校較為注重基礎英語的教與學,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大力發展,各個行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日益完善,行業英語教學已經成為我國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動力與目標。
四、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創新化的理論依據
古德和布羅菲指出,課堂管理旨在培養學生的自控能力,而不是加強教師對學生的控制。有效的課堂管理意味著創造有利的學習條件,簡言之,課堂管理就是教師用來創造有益于學習的課堂環境所做的決策和采取的行動[2]。譚建華認為現代課堂教學管理是搞好現代課堂教學的保障,其特點是充分挖掘課堂中的心理因素,運用恰當的教育教學方法,調動師生的主觀能動性,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確立與素質教育相一致的教學原則,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創新性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3]。高職公共英語課堂教學管理就是教師為實現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目標和培養目標,按其內在的規律,遵循一定的原則,科學地決策,周密地計劃,精心地組織,及時地反饋,合理地調控,確保高職公共英語課堂系統內外部各組成要素持續﹑穩定﹑有序﹑高效地運轉,進而實現預定目標的過程[4]。這一原則體現了高職英語教師在英語的課堂教學管理中,既要有現代化的教育管理理念指導自己,又要有創新符合高職院校學生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探索出真正適合學生發展需求的教育教學方法。
五、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策略的思考
1.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符合學生實際語言運用情況的教學模式。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教師長期以來遵循固有的教學模式,隨著社會需求的不斷變化發展,教師應突破傳統的以書本為主的常規教學模式,積極探索出適合高職院校學生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英語。
2.創新行業英語+職業英語教學模式。高職院校注重培養學生英語語言實際運用的能力,教學模式應體現行業化和職業化的特征。例如我院財經學院會計專業第三學期開設《會計行業英語》課程,建工學院第三學期開設《建筑行業英語》課程,財經學院第一學期和第二學期使用《新職業英語》。行業英語+職業英語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實踐技能教學過程,使學生具備較強的職業能力和較高的專業素質。
參考文獻:
[1]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2]Lynda Fielstein & Patricia Phelps Introduction to Teaching: Rewards and Realities [M].Wadsworth Group 2001.
[3]譚建華.現代課堂教學管理的特點及其途徑 [N] .楓葉教育網.
[4]葉立群,紀信芝.職業技術教育學[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5]趙玲潔,芮穎.談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課程體系改革[J].教育與職業,2011.
[6]何廣鏗.英語教學法基礎[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3.
[7]張積家.普通心理學[M].廣州:廣州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8]胡春洞.英語教學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黃建先.高職院校英語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革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3.